[精选]电子政务安全管理与监控技术(ppt 46)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84047728 上传时间:2021-06-16 格式:PPTX 页数:47 大小:881.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电子政务安全管理与监控技术(ppt 46)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精选]电子政务安全管理与监控技术(ppt 46)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精选]电子政务安全管理与监控技术(ppt 46)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精选]电子政务安全管理与监控技术(ppt 46)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精选]电子政务安全管理与监控技术(ppt 46)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电子政务安全管理与监控技术(ppt 4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电子政务安全管理与监控技术(ppt 46)(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子政务安全管理与监控技术,网络安全管理,网络安全管理是传统网络管理的一项重要的扩展,将依托于传统网络管理体系结构和通信协议,以网络安全设备为管理对象,在安全管理策略指导下实现检测、防护和响应的过程,网络安全管理目标,安全管理主要是为了降低企业的财政风险和由各种情况带来的损失,如入侵、系统误操作、特权滥用、数据篡改、欺骗以及服务中断等 安全管理体系结构可以提供对所需的安全组件的管理,同其它安全元素协同工作以保护信息的机密性,并保证所有对计算机资源的访问都是授权和认证 安全管理体系结构的具体目标是提高分布式应用和信息的完整性、一致性以及机密性 安全管理体系结构能帮助指导系统和平台的选择,并保证

2、所有系统都符合一个标准的最低安全级别,网络安全管理含义,网络的安全管理:通过对网络主机或网络设备进行特殊的访问配置来控制整个计算机网络的访问点,保障整个网络设备的安全及他们之间的数据通信的安全;对涉及网络安全的访问点进行定期的检查,维护网络安全性;提供访问控制、入侵告警事件分析和安全漏洞扫描 安全的网络管理:保护网络管理系统本身的安全。对网络管理用户分组管理和访问控制,网络管理系统管理员按任务将用户分成若干组,不同的用户组有不同的权限范围,对用户的操作由访问控制检查;系统日志信息分析,安全威胁与安全服务,安全威胁包括窃听、篡改与重发、假冒、抵赖及其他恶意攻击;包括计算机病毒、计算机蠕虫和特洛伊

3、木马等 安全服务包括:认证服务、访问控制服务、保密服务、数据完整、和抗抵赖服务。主要的安全机制包括:加密机制、数字签名机制、数据完整性机制、访问控制机制、认证交换机制、通信业务流填充机制、路由选择控制机制和公正机制,网络安全管理目标,防止未授权存取:防止未授权用户访问系统资源。用户意识、良好的口令管理、登录活动记录和报告、用户和网络活动的周期检查 防止泄密:防止已授权或未授权的用户相互存取重要信息。文件系统查帐,su登录和报告,用户意识和加密都是防止泄密的关键 防止用户拒绝系统的管理:这一方面的安全应由操作系统来完成,一个系统不应被一个有意试图使用过多资源的用户损坏 防止丢失系统的完整性:周期

4、备份文件系统,系统崩溃后运行fsck检查,修复文件系统,当有新用户时,检测该用户是否能使系统崩溃,网络安全管理体系结构,安全管理要求,在物理安全上能防止因链路故障引起的通信中断,能防止因自然灾害或人为因素对数据造成的破坏 对重点网络设备通过冗余备份应能实现网络系统的容错 对于重要的主机和网络设备建立相应的访问、参观、使用和施工的制度,切实保证安全,在网络安全上能有效控制内外网之间的访问,能检测或阻断来自外部或内部的攻击(例如常见的扫描攻击、拒绝服务类攻击和缓冲区溢出攻击等) 能有效地查杀病毒,通过安全评测和进行安全增强后,利用安全扫描软件从外面扫描, 发现系统严重的安全漏洞 另一方面能及时发现

5、针对内部网的非法访问等安全问题,在内部网络中按照安全等级的高低划分子网,同时对内部网的信息进行监控,在应用上能网络各个环节的安全问题进行控制和追踪审计能保证网络的安全性 从用户管理、系统管理、网络管理和应用管理等多方面实现安全的管理,安全控制,实施物理、技术和管理三个方面的安全控制: (1)预防控制:预防控制将尝试着避免有害活动的发生,限制使用计算机,并对资源访问进行控制; (2)监测控制:在有害活动发生时,识别它。包括审计跟踪、入侵检测和校验。 威慑:主要是通过一些限制来使得非授权用户不能执行非授权活动,或使得他们很难进行非法活动,并在其作出相应的威慑措施 纠错控制:对非授权用户所修改系统进

6、行补救。例:根除病毒和备分数据 恢复控制:恢复丢失的计算机资源或能力. 灾难恢复和应急响应,行政控制,管理域的限制、操作程序、责任说明、追加的管理控制,预防行政控制,是面向个人的技术来控制人的行为来确保机密性、计算机数据和程序的有效性: (1)安全意识和技术训练; (2) 权利分配; (3)招募或辞退新的雇员的过程; (4)安全策略和过程; (5)监督; (6)灾难恢复和应急响应; (7)计算机录入的用户注册。,监测行政控制,决定安全策略和程序是否遵照设计要求,并且检测欺骗,避免雇员发起不可接受的安全攻击: (1)安全评价和审计;识别策略和过程是否令人满意,并修改不足。 (2)性能评价; (3

7、)必须的休假; (4)背景调查; (5)职责的转移,录入控制,原则 ( 1)确保录入控制能很充分地保护组织的资源; ( 2 )基于组织策略,包括责权的分离和最小的权限; ( 3)不影响日常工作,不对管理者、审计者或授权用户设置很多障碍。 实现 (1)对资源分类; (2)强制的或任意的录入控制; (3)实体创建; (4)降低数据分类等级; (5)设置标签,资源分类,通过策略建立敏感性等级(绝密、机密、秘密、不保密)并通过标签标记;用户只能访问它相应的或敏感等级相对较低的资源 录入控制策略将基于资源划分。并根据访问类型进行区分,强制控制,对于管理者:只有管理者能决定如何对策略进行操作,改变资源的种

8、类,其他人将不能在录入控制策略禁止的情况下保证访问权限。 对于程序: (1)只能是应用编程者访问应用程序; (2)只能是系统编程者访问系统程序; (3)只能是数据库管理员访问应用数据库; (4)只能通过应用数据库程序访问活动的数据,录入控制的管理,包括创建和维护录入控制法则; 有效的管理主要包括: (1)经济有效地描述法则; (2)对不相关的事情不要考虑太多; (3)减少可管理权限所覆盖的范围; 通过组机构和管理接口来维护管理 (1) 组实体和组主体 通过资源分类来表征组实体,并且还可以通过命名的方式来标志用户。一个说明一个用户可以有所有的访问类型或每个访问有不同的判断的单一的法则。其他的实体

9、将通过设备、目录和数据库来组成组。 当主体组和资源分类组匹配,在一个单一的法则中,使得用户能访问资源并选择特定的内容访问。 (2)一致的接口 接口和管理上下文相关。如果管理者处理一个下层系统,它将向管理者提供一个管理接口;如果要处理多个子系统,他们将向管理者提供一个接口来管理数据。,对每个对象,实现多目标参考监视来决定是否确保或拒绝对资源的访问。它必须收集、存储和使用管理者所确定的录入原则。它将包括访问的类型、数据的有效存储和函数值 法则必须简洁、通用 访问控制信息可以看为是一个矩阵,给出实体和主体之间的关系 访问控制的列表存储 定义一个实体和能访问它的类型,网络安全管理体系结构,目前,存在多

10、种网络管理软件,针对计算机网络设备有SNMP协议 针对电信网络设备有TMN和CMIP管理协议;针对桌面系统存在DMI管理协议 另外还有一些其他针对应用的管理协议。这些协议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管理信息模型也各不相同 如果要将使用不同管理协议的网络管理组织在一起几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情,CIM 指明用户在可访问的范围内可以使用的协议、服务; 防火墙系统对违反规则网络行为的响应动作;,入侵检测系统的管理,入侵检测可以作为网络管理的一项功能 网络安全管理平台和入侵检测设备一起主动监视和审计网络异常情况。提供详细的日志信息,并在攻击发生时实时报警 同时,网络安全管理平台能够通过集中统一的界面对入侵检测系统进

11、行策略配置、日志查询、系统告警等操作,并保证入侵检测设备不被恶意用户攻击,安全审计管理,安全审计定义为系统中发生安全事件的记录和分析处理过程。记录系统被访问的过程及系统保护机制的运行,利用收集的信息分析安全事件,分析系统上的安全证据是否与前面记录的事故迹象相一致 网络安全管理员可以通过进程记账、系统检查命令、察看历史文件、找出宿主为root且带有s位的程序、找出隐藏文件等手段发现安全隐患。最终安全响应人员应能分析出入侵者利用了什么办法入侵系统以及尽可能查出入侵的源头,风险评估 脆弱性测试 自评估 性能审计,应急响应及管理,组建事故响应小组 跟踪最新的事故和入侵迹象,将事故通知给其他人 估计事故

12、损失并应付事故;从事故中恢复系统,防病毒系统管理,根据公安部发布的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办法和标准GA2432000 :计算机病毒防治产品评级准则,对所有病毒的可能入侵点加以控制 计算机病毒防治系统应当具备定期扫描功能和实时检测功能 应当优先选用能够自动网上升级的病毒防治系统,安全管理的制度,安全管理机构的设立 安全管理原则 : 多人原则 ; 任期有限原则 ; 职责分离原则 ; 网络安全管理员制度 口令管理制度 ; 授权访问管理制度 ; 网络系统监控制度 ; 安全事件响应制度; 审计管理制度 ; 系统运行期间的定期检测和升级制度,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的考核,考核依据: 根据互联网维护规程和互联网省际骨

13、干网运行维护管理办法(暂行),对各级安全组织的安全策略执行情况实施考核 考核目的: 建立安全系统的考核奖惩规定。通过实施考核管理使各级组织能有效保证安全运行。坚持考核与奖励、处罚挂钩,奖励先进、处罚落后的原则 考核范围: 考核范围包括相关的省级安全组织、人员、安全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具体安全措施等,考核内容 : 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情况; 根据相应安全管理制度,建立的具体安全措施的执行到位情况; 安全事件出现情况,包括本网范围内安全事件影响程度和出现次数; 处理安全事件的能力,包括出现安全事件的处理情况和处理时间; 各级相关的安全组织的建立和人员配备的落实情况; 各项安全管理技术手段的落实和配备情况;相应人员遵循工作流程操作的情况;应急计划的制定和执行的到位情况,谢谢各位领导 专家!,演讲完毕,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