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4章水的运动 学案(知识点汇总及配套习题)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84045651 上传时间:2021-06-16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5.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4章水的运动 学案(知识点汇总及配套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4章水的运动 学案(知识点汇总及配套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4章水的运动 学案(知识点汇总及配套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4章水的运动 学案(知识点汇总及配套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4章水的运动 学案(知识点汇总及配套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4章水的运动 学案(知识点汇总及配套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4章水的运动 学案(知识点汇总及配套习题)(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水的运动第一节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1 -第二节洋流- 15 -第三节海气相互作用- 29 -章末总结- 41 -第一节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课程标准素养目标任务设定绘制示意图,解释各类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1.结合材料,说出陆地上的主要水体类型及特点。(综合思维)2.观察身边的水体,分析水体水源的补给方式。(地理实践力)3.绘制河流补给方式示意图,分析其补给特点及影响。(综合思维)1.陆地水体主要包括哪些类型?其主要作用是什么?2.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主要表现是什么?3.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有哪些?主要补给特点是什么?一、陆地水体1主要类型:包括河流、湖泊、冰川、沼泽、地下水等。2特

2、点水量虽然只占全球水储量的3.47%,但是在自然环境中的作用非常巨大。3与自然环境关系(1)受自然环境制约:陆地水体的类型、水量、分布。(2)关系自然环境陆地水体特征气候湿润地区河网密度大,水量丰富气候寒冷的高海拔、高纬度地区冰川发育地势较低地区易形成湖泊或沼泽断陷凹地可形成较大湖泊4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对自然环境的重要影响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河流、湖泊、沼泽对周边气候具有调节作用;冰川、河流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动力提供人类活动所必需的淡水资源;具有航运、发电、水产养殖、生态服务等价值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地球上有丰富的水,是地球不同于其他行星的主要特征之一。()(2)陆地水体只有水量

3、受自然环境的制约。()(3)地球上的水体包括大气水、海洋水和陆地水。()特别提醒地球水圈中淡水占比很小,只有2.53%,且绝大多数淡水存在于高纬、高海拔地区的冰川,因此可供人类所开发利用的淡水资源非常少,应切实保护水资源。案例探究贝加尔湖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泊(1)形成原因:地壳断陷形成。(2)地质状况:所在区域构造运动活跃、多地震温泉、目前仍在不断加深。(3)水文状况:冬季封冻期长、蒸发量小、湖泊最深水体交换周期长。二、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1实质:陆地水体之间存在水的交换和转化。2河流是连接其他水体的纽带(1)河流与湖泊河流中下游的湖泊调节河流径流。山地的湖泊可成为河流源头。内流区的许多河流最终

4、注入湖泊。(2)河流与地下水(3)河流与冰川、积雪微思考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都在夏季。这种说法对吗?提示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不一定都在夏季,如地中海气候区冬季降水丰富,河流汛期在冬季。易错提醒(1)有些河流水与地下水之间并不一定存在互补关系,如黄河下游和长江的荆江河段都为“地上河”,只存在河流水补给地下水的情况。(2)湖泊水与河流水之间的补给关系,取决于湖泊的位置。位于河流源头的湖泊,全年都是湖泊水补给河流水;而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区的湖泊,对河流水起调蓄作用,洪水期河流水补给湖泊水,枯水期湖泊水补给河流水,人造湖泊(水库)的防洪作用就体现了这一原理。相互联系的陆地水体水是维系生命与健

5、康的基本需求,地球虽然有71%的面积被水所覆盖,但淡水资源极其有限,可被人类利用的水资源更少,仅占水体总量的十万分之七。下图为陆地上的水体及其相互关系图。陆地上的水体及其相互关系问题1(综合思维)图中的哪一种补给是单向的?提示:冰川水与河流水之间的补给是单向的。问题2(综合思维)图中湖泊水的主要来源有哪些?提示:河湖水、大气降水、冰雪融水、地下水等。问题3(地理实践力)河水与湖泊水之间是怎样互相补给的?画出示意图。河流丰水期河流枯水期提示:当河水水位高于湖泊水位时,河水补给湖泊水;当河水水位低于湖泊水位时,湖泊水补给河水。河流丰水期河流枯水期1陆地水体概况项目概况概念分布在陆地上(包括地表以上

6、和地下)的各种水体的总称组成河流水、湖泊水、沼泽水、土壤水、地下水、冰川水、生物水等储量约占全球水储量的3.47%意义在自然环境中的作用巨大;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淡水来源主体冰川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1/10,水量约占淡水总量的2/3;利用不多2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补给方式陆地上各种水体之间能够相互转化,具有相互补给的关系。(1)从陆地水体的水源补给来看,大气降水是河流水和陆地其他水体的最主要的补给。(2)冰川对河流及其他陆地水体的补给,主要是单向补给,即冰川融水补给河流及其他水体。(3)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之间,依据水位、流量的动态变化,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如下列各图)。(4)陆地水体之间水源

7、的相互补给关系。(见下图)1读不同水体之间相互补给关系示意图,回答(1)(3)题。(1)在下列月份中,箭头a代表的补给主要发生在()A12月B34月C67月 D1112月(2)甲代表的水体类型是()A冰川水、地下水 B雨水、地下水C雨水、海洋水 D海洋水、冰川水(3)如果在洞庭湖区进行大规模退耕还湖,可导致()A长江丰水期a变小,长江枯水期b变大B长江丰水期a变小,长江枯水期b变小C长江丰水期a变大,长江枯水期b变小D长江丰水期a变大,长江枯水期b变大(1)C(2)B(3)D第(1)题,洞庭湖是长江流域的湖泊,能够对长江径流起到调节作用。丰水期长江水补给洞庭湖水,可降低长江水位;枯水期洞庭湖水

8、补给长江水,可提高长江水位。箭头a表示长江水补给洞庭湖水,长江处于丰水期。67月长江流域处于梅雨季节,降水量大,为长江丰水期。第(2)题,由图可知,甲水体和长江水、洞庭湖水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补给的关系。地下水与长江水、洞庭湖水之间存在相互补给的关系;冰川水可以补给长江水,但是长江水不能补给冰川水;长江水可以补给海洋水,但是海洋水不能补给长江水;雨水可以补给长江水和洞庭湖水,长江水和洞庭湖水也都可以通过蒸发补给雨水。第(3)题,洞庭湖对长江具有“削峰补枯”的作用。如果在洞庭湖区进行大规模退耕还湖,洞庭湖的面积会增大,蓄水调洪能力会增强,则丰水期a和枯水期b都会增大。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分析长江从雪山

9、走来,源头有高山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长江向东海奔去,中游有湖泊的调节作用;长江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雨水是主要补给;我们赞美长江,它有无穷的源泉,整条河流都有地下水补给。下面是我国几条典型河流的径流季节变化示意图。问题1(综合思维)河流A以哪种补给形式为主,其径流变化特点是什么?提示:河流A以雨水补给为主,径流量随降水量变化而变化。问题2(区域认知)河流B 35月的春汛主要是哪种补给形式形成的?该类河流主要分布在我国什么地区?提示:河流B 35月的春汛主要是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形式形成的。该类河流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问题3(区域认知)河流C以哪种补给形式为主,其径流变化特点是什么?在我

10、国主要分布在哪个地区?提示:河流C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其径流量随气温变化而变化。该类河流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北地区。问题4(综合思维)河流D以地下水补给为主,说明地下水和湖泊水补给河流的特点。提示:地下水补给是稳定而可靠的,湖泊水对河流径流具有调节作用。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河流因其流经地区的气候、地形和地质等条件存在差异,其补给类型和特点亦存在差异。具体比较如下:补给类型补给季节主要影响因素径流量的季节变化雨水补给多雨季节降水量的多少、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春季气温高低、积雪多少、地形状况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主要在夏季太阳辐射;气温变化;积雪和冰川储量湖泊水补给全年湖泊水位与河流

11、水位的高低关系地下水补给全年地下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关系判断河流的补给类型“三看法”一看图例、坐标轴。图例中和坐标轴上往往标注有温度、降水量等字样,尤其要注意降水绝对数量的大小,不能只看高低趋势。二看是否有断流。冬季有断流,汛期在夏季的河流,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三看流量高峰期。汛期在春季,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汛期在夏季且冬季未断流,以雨水补给为主。全年流量稳定但流量较小,以地下水或湖泊水补给为主。2(2021北京海淀区高二期末)下图是我国某地区一条受三种不同水体补给的河流的全年流量曲线图。读图,完成(1)(2)题。(1)下列关于河流补给水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是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B

12、受气温影响大 C水量变化大D地下水补给是主要的补给方式(2)由统计资料可知()A该河流位于华北地区B河流含沙量小,有结冰期C河流有两次汛期且都与气温有关D曲线a是表示修坝前的径流量年变化(1)A(2)B第(1)题,在4、5月份补给量最大,即春季补给量大,应是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补给量大,且主要在夏季,应是雨水补给,它受降水影响大;补给较稳定,应是地下水补给;从补给量上来看,地下水补给不是该河流的主要补给方式。第(2)题,在我国河流春季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夏季有雨水补给的地区是东北地区;东北地区植被覆盖率较高,河流含沙量小,冬季气温低,有结冰期;该河流第一次汛期是因为春季气温回升,季节性积雪融

13、水量大,第二次汛期是因为夏季降水多;曲线a反映流量季节变化减小,应表示建坝后的径流量年变化。3下面为某流域水系分布图(a图)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图(b图)。读图,完成(1)(2)题。 a图b图(1)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a图中的()A地 B地C地 D地(2)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A河道淤积 B河谷变宽C湖泊分流 D湖泊水补给量减小(1)D(2)C第(1)题,由流量变化曲线图可以看出,该地在暴雨过后,甲水文站洪峰流量大于乙水文站,且最高水位与最低水位差值大,结合河流流向可判断暴雨出现在甲水文站的上游地区,D正确。第

14、(2)题,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由于甲、乙水文站之间的湖泊具有调蓄洪水的作用,使乙水文站的流量减小,C正确。人地协调观积极行动,拯救月牙泉“山泉共处,沙水共生”的月牙泉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位于甘肃敦煌西南5千米的鸣沙山北麓,一湾泉水呈现出月牙的形状,所以我们叫它月牙泉。鸣沙山、月牙泉与莫高窟艺术景观融为一体,被称为世界沙漠景观中的三大奇迹。月牙泉和鸣沙山二者惺惺相惜,相互照应,形成“泉映月而无尘”“亘古沙不填泉,泉不涸竭”的奇观,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去敦煌游览。月牙泉从20世纪中期开始,由于当地农民的垦荒造田,抽水灌溉,再加上乱砍滥伐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使得敦煌的地下水位急剧下降,而月牙泉也面临着枯竭的危险。为了全力拯救“沙海明珠”月牙泉,敦煌市也推行了禁止开荒、打井、移民的政策,实施了“关井压田”和补水、节水、引水等措施,有计划地为月牙泉“输液”,尽全力保护这一世界级文化遗产。拯救月牙泉的资金投入累计19亿元,已经初见成效,月牙泉水位上升了0.6米,并且出现了泉水外溢的壮美景观。月牙泉位于我国甘肃省敦煌市(下图),四周被高大的鸣沙山环绕,但千百年来“山泉共处,沙水共生”,泉水清澈见底。20世纪70年代之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