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总复习-电学学习及应试技巧建议

上传人:卡****v 文档编号:184045648 上传时间:2021-06-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总复习-电学学习及应试技巧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中物理总复习-电学学习及应试技巧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中物理总复习-电学学习及应试技巧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初中物理总复习-电学学习及应试技巧建议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初中物理总复习-电学学习及应试技巧建议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总复习-电学学习及应试技巧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总复习-电学学习及应试技巧建议(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物理总复习-电学学习及应试技巧建议进入初三电学部分学习时,有很多同学不能很快适应,往往有以下这些疑惑:怎么初二时的死记硬背没有用了?为什么上课时一不留神往下就听不懂了?为什么按照自己的理解总是做错,而老师一分析又懂了?为什么那些不复习的同学也能取得好成绩?带着种种疑惑,有的同学在坚持和不断摸索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他的物理成绩在不断提高,一般到期中考试就能考出好成绩,而且觉得学得越来越轻松,越来越带劲:也会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对概念、规律一直不能深刻理解,以致于“一听就懂,一做就错”,考不出理想的成绩,从而灰心丧气,所以到初三班级中物理成绩两极分化现象极其严重。初三电学在近几年的中考中占

2、有近40的比例,而且相比于初二物理一个明显的不同点是:初二物理各章相对独立些,所以某部分没学好,其它章节还能迎头赶上。而到初三,大部分时间都在接触电学,电学的学习就像爬楼梯一样,一开始如果就很累的话,那么越学到后面越吃力,到后来就根本爬不动,不可收拾,有的同学要补课还不知从何补起。所以,可以这样说,学好了电学就是学好了初三物理。初三电学是由初二物理的现象学习逐步过渡到理论学习的,对于这些理论性强的概念、规律,靠死记硬背很难取得理想成绩。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帮助初三同学提高物理成绩提出几点拙见:一对于“全新”的电学来说,教师和学生都要有一个适应过程,教师要起好“引领

3、”作用。首先教师自己要适应,初二物理有大量实验,学生主要观察现象,这些实验大部分可以由教师演示来完成。而初三电学大部分实验都是学生自己来完成,自己测数据,自己得规律,从而教师引导他们上升到对理论的理解,这无疑对学生掌握知识点是有帮助的。也就是说,在实验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适应尽量多的放手让学生去做,不用过于担心他们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仔细想想这些错误正是日后学生在试卷上反映出来的错误。其次,教师要帮助学生适应,几乎所有学生对电学都是陌生的,如果再用初二学习物理的方法来学初三的电学,未必能取得好成绩。所以从心理上要多鼓励,帮助他们树立学好电学的信心,尤其对于那些初二学得较差的学生,

4、更要多鼓励。事实上,在今后的电学学习中,部分初二的“差生”变成了初三的“优秀生”。所以刚开始接触电学时,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要有一个适应过程,这个过程能顺利度过,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二学习电学过程中,要注重学习方法的转变。刚开始学习由于内容比较简单而且又密切联系实际,同学们都觉得电学确实与初二内容一点关系都没有,简单好学。但逐渐发现问题来了,尤其到故障类型的分析,对于欧姆定律的理解和应用,经常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来解题,往往出错。所以要转变学习思维方法。区别于初二,第一,电学要重视画图和识图的思维方法,学习物理离不开图形,复杂电路设计,都是主要依靠“图形语言”来表述的。画图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

5、维,更精确地掌握物理过程。有了图就能作状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明确欧姆定律应用于某一电阻还是整个电路;另外还必须根据现成的图形学会识图,要学会在复杂的图形中看出基本图形。例如,在计算有关电路的习题时,已给出的电路图往往很难分析出来是串联或是并联,如果能熟练地将所给出的电路图画成等效电路图,就会很容易地看出电路的连接特点,使有关问题迎刃而解。第二,要重视电学实验的探究,不再是依赖老师的演示实验,而是同学们依靠自己与同伴的协作,连接电路图、测出实验数据、发现规律、得出结论。所以用实验探究的学习方法也是较初二电学中有几个重要的定律,贯穿在整个电学中。同学们在认真完成课内规定实验的基础上,还可以自己设计实

6、验,来判断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在实践中是否可行,因为大量的物理规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例如,可以设计在缺少电流表或缺少电压表的条件下测量未知电阻的实验。这些都需要学生自己独立思考、探索,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判断、发散思维等能力,使自己对电学知识的理解更深刻,分析、解决问题更全面。三尤其要注重上课效率,上课时专心听讲,是学好电学的主要途径。课堂中的例题分析,只有真正听懂、理解了、消化了,课后是不需要死记硬背的。对于教师而言,学生实验自己做了,结论自己得出了,规律也会找了,但后面紧跟着的是大量的练习,来巩固对理论的理解。所以必须要有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上课认真听讲。有时连续几节课都是

7、讲、练习题,必然会有些枯燥,这时教师除了运用多媒体手段教学,还可以进行学生编题比赛、学生纠错等多种教学手段,有时教师还可以故意设下陷进,让学生去犯错,然后让他们自己去“钻”出来,学生必定有一种释然的感觉。种种方式或手段目的都是为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让枯燥的习题课上得生动有趣。另一方面,由于学生学得好坏有差异,所以整堂课的例题选择要顾及到绝大多数学生。四学习电学要善于总结与归类。在学习完欧姆定律后,有大量的习题,很多题目都有重复性,但很多同学就是不停地犯错。因为不善于总结、思考,所以成绩一直不理想。总结中不难发现,在整个电学知识体系中,欧姆定律是精髓,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电热以及电功率的计算

8、,都要在对欧姆定律深刻的理解基础上才能解答得熟练而准确。所以,对一阶段的学习及时做一下总结,既是承上做一个复习又是启下的一个预习。对于归类而言,其实把问题分一下类,就不难发现后面计算题的电路图与刚开始电路分析的电路图相差无几,只是多了条件,多了要求。而计算的熟练与否是来自于前面扎实的电路分析。比如开关类型的题目可以归为一类,刚开始学习时,主要是分析开关断开或闭合时,有哪些用电器工作并属于什么连接方式,或者要求用电器串联或并联,开关应如何动作,在分析电路时,短路现象的分析是难点;在学习了欧姆定律后,就出现了大量的计算题。有了前面会分析电路的基础,结合公式I=U/R以及两个变形公式,解题时注意短路现象和欧姆定律针对的是同一部分电路,经过一定量的练习,那么考试时计算题基本是得分题。比如还有加入滑动变阻器的电路的静态、动态的电路分析以及计算也可归为一类;故障分析的可以归为一类。只要做个有心人,把后面与前面所学的知识点互相联系起来,则整个电学就会逐渐在头脑中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任何题目隐藏的就是这张网中的一个或多个知识点的结合。在学习电学的过程中只要勤思考、善思考、多归纳、多总结,那么一定会取得理想的成绩,由此而激发出学习物理的兴趣,在总复习中,带着这股学习的劲头带动整个初中阶段的物理总复习,相信一定会在中考中考出好成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