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上传人:知进****失 文档编号:184042496 上传时间:2021-06-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8.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贵州省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贵州省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贵州省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贵州省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贵州省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贵州省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摘要:贵州位于中国西南部,除了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外,以少数民族独特的饮食、服饰、建筑等为代表的文化景观也同样让人流连忘返。在这种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双重加持下贵州省已经成为最具吸引力的旅游省份之一。但由于贵州自身经济总量小、旅游产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缺乏旅游产业人才。加之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环境的优势难以维持,贵州要实现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还存在较大阻力。故此找到贵州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对贵州旅游产业达到可持续发展目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键词:可持续发展;贵州省;旅游产业STUDY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

2、F TOURISM INDUSTRY IN GUIZHOU PROVINCEABSTRACT:Guizhou is located in the southwest of China. In addition to its rich natural landscape, the cultural landscape represented by the unique diet, clothing and architecture of ethnic minorities is also fascinating. Under the double blessings of this natura

3、l environment and humanistic environment, Guizhou Province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attractive tourist provinces. However, due to Guizhous own small economic aggregate, weak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and lack of tourism industry talents. In addition, the ecological envir

4、onment is fragile, and the advantages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re difficult to maintain. Guizhou still has great resistance to achiev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Therefore, to find potential problems in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of Guizhou Province, and to put forward targ

5、eted suggestions plays a vital role in achiev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of Guizhou tourism industry.KEY WORD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Guizhou Province; Tourism11 绪论自从中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以来,贵州省的经济发展迈向了新的阶段,这极大的促进了该省旅游产业的发展,但随着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旅游产业要想经久不衰,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必不可少的。在明确这一研究

6、意义的前提下,加之国内外前辈研究成果的启发后,我们才能在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上找准落脚点,对症下药。最终提出针对贵州旅游产业,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有效建议。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 研究背景我国西南地区拥有多样的旅游资源。该地区无论是地貌还是江河、湖泊的分布以及气候条件各地之间都有着自己的特色,并且植物种类非常丰富。最近,为了支持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国家颁布并实施了一系列区域计划及发展战略,相关的政府决策和旅游产业发展政策也相续出台,这为西南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支持。旅游产业正呈现出高速化的发展态势,并且形成了以旅游镇、特色镇和少数民族聚居地为中心的旅游产业聚集区。

7、西南部的许多省份中,贵州省的自然旅游资源数量一直名列前茅,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十二五”之后贵州省的旅游产业更是得到了快速发展,规模显著扩张,旅游品牌效应得到提升。“十三五”期间,旅游产业的发展给贵州的经济创造了新的发展优势。但其中面临的各种挑战也随之而来。1.1.2 研究意义贵州省在自然旅游资源丰富的基础上,兼具了特色的民族文化,为其旅游产业带来了优秀的发展前景。但这些资源很多时候尚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就遭受到了破坏。论文通过研究贵州旅游产业如何做可到持续发展,找到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与之对应的建议,从而促进贵州省旅游产业的发展。这些分析结果和建议对于提高

8、贵州省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引导作用。有利于扎实的推进并实现旅游产业的健康成长,推进旅游产业的政企合作。1.2 国内外研究动态旅游产业要想做到经久不衰,研究如何可持续发展化是其发展路程中不可避免的一环。国外学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比国内学者要早,整个旅游产业和单个旅游企业都曾作为他们研究的对象。国内对于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并没有国外那么早,但研究对象精准到单个城市群和单个景区的研究视角也是值得借鉴的。杨桂华、李鹏(2012)在从生态足迹看旅游产业中认为旅游生态足迹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它们分别为:生态消耗性、主体确定性、标准统一性、时空有限性。郇庆治(2000)在欧洲绿党研究一书中表明资本主义制度中

9、某些无法得到解决的技术与消费问题是产生生态危机的最大原因。并且在通过对中国旅游产业发展的效率进行系统性分析后计算后得出:中国区域旅游产业的效率呈现出中部低,西部、东部、东北部地区高的分布趋势,同时交通的便捷度,开放化的程度,人才素质程度都对旅游产业的发展起到较大的影响。若这些因素都得到改善,那么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也会跟着得到提高。张大鹏、李莺莉(2011)在研究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旅游产业效率时,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向对24个符合条件的城市进行了分析,发现该类城市旅游产业的水平和旅游产业的效率都整体偏低。旅游产业如果在发展过程中过度透支旅游资源,那么当其消耗殆尽时旅游产业就会受到毁灭性的打

10、击。如何可持续性的发展,是旅游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生物学家莱切尔卡逊(1962)在其著作寂静的春天中描绘了一幅因人类滥用农药而使自然界遭受严重污染的恐怖画面,告诉了人们美好事物是极易消失的,引发了世界各国对于发展观念的探讨。25年后,联合国世界与环境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其中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并以此为主题就如何长久稳定的发展问题进行了全面论述,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组织的赞赏。Christian M Rogeison 在在乡镇发展旅游业的小公司一文中指出:旅游产业或旅游公司想要得到稳定的成长是离不开可持续发展观的运用的。他在书中通过列举实际案例来验证了旅游产业的发

11、展对经济的影响并非是单纯的利大于弊,同时也存某些无法忽视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理念,即旅游产业的发展是无法脱离可持续发展观的。Butnaru和Haler在使用和收敛的方法来对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时,发现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旅游产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旅游产业会带动当地诸如交通、餐饮等其他产业的发展从而使得总体经济得到提升。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1.3.1 研究方法1、文献调查法:通过查阅图书馆相关的在线文档和书籍,认真地分析了贵州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现有文献和研究成果,寻求与此主题相关的信息。2、比较分析法:对贵州省旅游产业历年发展状况信息进行比较,尽量提高文本的可靠性

12、。3、定性分析法:通过对贵州省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的资料的分析与整理,有针对性的发现其中的问题以及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1.3.2 创新点在贵州自然旅游资源和特色民族文化的条件下,结合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核心思想,从资源、管理、其他三个方面对贵州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对应的发展建议。2 贵州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通过分析贵州省旅游产业现状,在了解贵州省旅游资源情况和贵州省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发现贵州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1 贵州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现状2.1.1 贵州省旅游资源概述就算是在幅员辽阔、地大物博的中国,5A级景区也是最

13、为优秀的一批景区。贵州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于2019年1月对贵州省内6家5A级景区进行了更新,它们分别是: 华溪青岩古镇、安顺龙宫、黄果树瀑布、毕节百里杜鹃、铜仁梵净山、黔南州荔波张江。4a级景区更是多达111个,主要有贵阳的千灵山公园景区、修文野生动物园、遵义的红花岗遵义会议现场景区、赤水瀑布景区、六盘水钟山区的莲菜坪景区、黔东南的镇远古城旅游景区、黔南的中国天眼风景区、兴义市的万丰森林风景区、马陵河峡谷旅游景区等。可以看出,贵州省的旅游资源不仅有像黄果树瀑布、梵净山这样由大自然馈赠的自然风光,还有像西江千户苗寨这样具有特色的民族风情,以及像遵义会议会址这样的令人难忘的红色旅游地,和像青岩古镇这

14、样的历史文化阵地,更有像中国天眼景区这样的现代化科技景区。形成了黔中、黔南、黔北、黔东南等多条较成熟旅游路线。2.1.2 贵州省旅游产业现状概述最近几年以来贵州省旅游产业发展迅速。根据表1可知,贵州省旅游总收入2012年为的1860亿元,在短短6年时间里这个数字翻了五倍有余。截止到2018年贵州省旅游总收入已达到9471.03亿元,占到了全国国内旅游收入的15.5%。同时根据表2可知,贵州省旅游人数也是均逐年增长的,2012年贵州旅游人数为2.14亿人次。在6年时间内增长4.528倍,2018年已达到9.69亿人次。表1 2012年至2018年贵州省旅游产业总收入表年份201220132014

15、2015201620172018总收入(亿元)186023702882.6635125027.547116.849471.03数据来源:贵州年鉴2019表2 2012年至2018年贵州省旅游人数表年份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旅游人数(亿人次)2.142.63.493.765.37.449.69数据来源:贵州年鉴20192.2 贵州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2.2.1 环境破坏严重,文化资源脆弱贵州旅游产业的发展已进入成长期,但自然资源损耗和特色文化流失的问题日益严重。贵州省的自然旅游资源得到开发以来,因为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问题层出不穷。不文明游客对景区植被的随

16、意破坏、乱丢垃圾等问题一直得不到改善,开发商在进行人工改造、建设旅游基础设施时丢弃的建筑废料长期无人清理,这些问题都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同时,少数民族的文化虽然充满特色但也是极其脆弱的。随着贵州少数民族旅游地的不断开放,少数民族的文化正与主流文化逐渐贴近。使得其文化特色受到了冲击,面临着衰落的威胁。由于当地的管理者缺乏经验,无法进行有效的管理,一些较早开发的景点发展,在游客的涌入,甚至是低素质的游客的涌入后,很快就被人工化、商业化。使其失去了原本的真实性,其传统文化的朴素正在逐渐失去吸引力,如此下去旅游产业带来的这颗“摇钱树”不会为经济的发展带来美好的前景。却会给自然带来了许多令人遗憾的破坏。另外在旅游产业的发展中,主流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