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项模拟训练卷—— 区域生态环境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184041862 上传时间:2021-06-1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项模拟训练卷—— 区域生态环境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项模拟训练卷—— 区域生态环境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项模拟训练卷—— 区域生态环境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项模拟训练卷—— 区域生态环境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项模拟训练卷—— 区域生态环境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项模拟训练卷—— 区域生态环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项模拟训练卷—— 区域生态环境(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项模拟训练卷区域生态环境1、 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我国黄河流城某区城多年平均降水量变化不大,下图是该区域19982010年间各类土地利用结构及变化情况(km2)据此完成1-3题。1推测该区域最有可能位于黄河的( )A河源河段B上游河段C中游河段D下游河段2造成该区域19982010年间各类土地面积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气候变化B调整种植结构C退耕还林(草)D退耕还湿3该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带来的影响是( )A植被覆盖增加,地面辐射量减弱B建设用地增多,城镇建设推进快C林地面积上升,木材产量潜力大D草地破坏严重,畜牧业发展受困“土地利用转

2、移矩阵”常用来描述某个区域内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能够反映出研究期初各类型土地的流失去向,以及研究期末各类型土地的来源构成。下表为F流域2001-2016年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单位:hm2)o据此,完成4-6题。土地利用类型建设用地耕地林地/草地未利用地2016年总计建设用地43.4747.4628.140119.07耕地21.47395.279.530.11496.31林地/草地39.41515.03740.362.451297.25未利用地0.050.07.1.930.072.122001年总计104.4957.76849.962.631914.75(数据说明:以建设用地为例,

3、2001-2016年期间,43.47hm2的建设用地未发生转移,21.47hm2的建设用地转为耕地,47.46hm2的耕地转为建设用地。)42001-2016年期间,F流域( )A建设用地转出面积大于转入面积B耕地面积增长最多C因退耕增长的林地/草地面积为515.03hm2D未利用地的开发速度最快52001-2016年期间,F流域内林地/草地面积的变化能够( )A减少流域内河流含沙量B增大流域内气温年较差C加大流域内河流径流量D减小流域内的降水频率6推测F流域土地利用方式调整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后备土地资源B提高区域内粮食产量C减小水土流失速度D扩大畜牧业发展规模等高活篱笆是指在坡面上大致

4、沿等高线种植的窄条状植物带。篱笆之间的土地常用来种植作物,作物与篱笆构成一种特殊的土地利用方式,称篱笆间作,是农林复合业的一种形式。某研究所在三峡库区开展了等高活篱笆的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左图示意活篱笆试验地与坡耕地地表径流速度对比,右图示意活篱笆试验地与坡耕地含沙量的对比。据此完成7-8题。7该农林复合系统中,等高活篱笆的最理想植被是( )A草本B草灌结合C灌木D乔木8若干年后,该农林复合系统能影响篱间地的( )A土壤类型B地形类型C坡度大小D气候变化下图为我国某区域2000年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及2000-2012年的变化率示意图。据图完成9-10题。9该区域所在的省份最可能是( )A黑龙

5、江省B云南省C甘肃省D河北省10区域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可能造成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石漠化B沙漠化C黑土退化D水土流失研究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特征对农业生产、植被恢复和土地的合理利用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下图为黄土高原某沟壑区不同坡度和坡向的土壤水分含量剖面分布图。据此完成11-12题。11图甲表明,随着坡度的增加()A土壤剖面相同深度含水量增加B土壤总的储水能力提高十分显著C地表径流下渗补给的能力降低D降水后形成地表径流减少明显12从土壤水分条件看,黄土高原沟壑区植被生长条件较好的是()A阳坡缓坡B阳坡陡坡C阴坡陡坡D阴坡缓坡位于科尔泌沙地的布日敦景区的沙湖,由两条小型河流汇集而成,无河流

6、流出。湖水盐度较低,湖泊周边多颗粒缝隙较大的沙地。完成13-14题。13沙湖湖水盐度低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干旱,蒸发旺盛B河流注入,淡水稀释C湖水下渗,盐分流失D降水较多,湖水外泄14科尔沁沙地土地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总量较少B城市化发展快C矿产资源开发D土地利用不当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明确了国家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全面实施精准扶贫方略。下图为我国扶贫攻坚主战场分布示意图。回答15-16题。15扶贫攻坚主战场主要分布在( )A地势第三阶梯B东部季风区C内流区D东部经济地带16有关精准扶贫措施合理的是( )A大兴安岭南麓山区打造商品粮基地 B罗霄山区防治土地

7、盐渍化C西藏自治区发展灌溉农业 D六盘山可实施生态移民在覆盖层较厚、坡度较大的坡地,沿等高线修筑水平沟,可以拦截坡地上部降雨径流,防治水土流失。水平沟的设计和修筑需依据坡面坡度、土层厚度、土质和雨量而定。下图为某地水平沟景观。据此完成17-19题。17最适宜大规模修筑水平沟的地形区是A东南丘陵B云贵高原C东北平原D黄土高原18在陡坡、雨量大的坡地修筑水平沟时,应使A沟距大、沟深而窄B沟距小、沟深而窄C沟距大、沟宽而浅D沟距小、沟宽而浅19在每一条水平沟内,每隔510米,会留一道高度为沟深1/21/3的土挡,其主要目的是A减少沟内水的流动B增加沟埂的稳定性C减少修筑的工程量D方便沟谷上下通行游牧

8、是蒙古族牧民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一种生产生活方式,不同季节需要按照相应的原则选择放牧地。由于游牧与定居的冲突,内蒙古草原上游牧文明日渐式微。下图示意我国内蒙古自治区一处草原景观。读图,完成20-21题。20图中马群越过的残留物应是A古河道遗迹B风力沉积物C冰川堆积物D古长城遗址21内蒙古草原春季牧场宜选择的地形及原因正确的是A阳坡一光照充足,风沙少B高山一温度回升慢,蚊蝇少C洼地一融雪早,水源充足D迎风坡一降水充足,凉爽透风下图为我国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南、北侧河流分布简图。完成22题。22甲河段A流量季节变化较小B河流含沙量较小C有较短的冰期D水力资源丰富研究不同植被群落下土壤特性的差异,某科研

9、团队在贵州一喀斯特实验样地(样地内降水、温度等气候因素大致相当)进行了生态实验研究。下图为不同植被群落下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抗蚀指数的实验结果。据此完成下23-25题。23实验结果表明( )A阔叶林土层有机质含量随深度增加下降最显著B灌丛土层有机质含量随深度增加变化幅度最大C针叶林士层抗蚀能力随深度增加变化幅度最大D三种植被土层抗蚀能力随深度增加均有所增强2410-20cm土层中针叶林有机质含量最高的原因可能是( )A针叶林士层降水量小,有机质淋失少B针叶林士层温度高,有机质分解快C针叶林生物量流动最大,下部土层枯落物分解转化多D针吐林士层表层土质疏松,有机质淋溶向下淀积量大25在喀斯特地区,

10、如果以防治土壤侵蚀为目的,应考虑种植的树种为( )A灌丛B针叶林C阔叶林D混交林风蚀坑是在地表富含沙源沉积物且具有植被覆盖的地区,以风为动力,并受人类活动等作用影响形成的地貌。下图为青海省某县风蚀坑形状示意图。据此完成26-28题。26该风蚀坑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风力强盛B植被破坏严重C粉沙表土深厚D坡度较陡27甲处物质A可延缓风蚀坑扩展速度B加速古风成沙出露地表C逐渐堆积,变得越来越厚D来源于背风坡的粉沙土28推测图示风蚀坑可能发生的变化是A风蚀坑不断加深B风蚀坑积水成湖C风蚀坑坡度逐渐增大D风蚀坑内出现流动沙丘漠治理是干旱区的重要课题。传统工程治沙主要是利用人工设置沙障(如草方格)来阻止沙子

11、移动。近年来,某研究团队发明了一种化学黏合剂,可增强沙粒间的约束力,从而逐步使沙漠土壤化在治理后的沙地上,西瓜、西红柿等长势喜人。读图完成29题。29草方格沙障可以A黏合沙粒B吸取地下水C拦截水分D减少下渗土壤盐渍化是指土壤底层的盐分随水分上升到地表,并在土壤表层积累的现象或过程。利用地理信息技术手段,将新疆南部某河流域1985年土壤普查图与1998、2008年的土地盐渍化分布影像进行叠加和统计,获得“1985-2008年盐渍化耕地面积变化图”(如图)。据图完成30-31题。30获取该图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ARS与GISBRS与GPSCGIS与GPSDRS与数字化地球31造成该流域土地盐渍化

12、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A开垦流域荒地扩大灌区面积B全球气候变暖蒸发蒸腾加强C退耕还草还牧恢复自然植被D完善排灌系统降低地下水位下图示为天山北坡三工河流域森林草甸草原带(FMG)生态系统地上净初级生产力(ANPP)对气候变化及放牧的响应。读图,完成32-33题。32导致该流域森林草甸草原带(FMG)生态系统地上净初级生产力变化趋势的根本因素是( )A全球变暖B水热条件恶化C过度砍伐D过度放牧33该流域森林草甸草原(FMG)生态环境变化产生的影响有( )A水热增加,区域小气候条件优化B环境承载力提高,生物多样性增加C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下降D促进当地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石羊河流域位于甘肃省河西走

13、廊东部、祁连山北麓(左图)石羊河流域中下游绿洲(除金昌外)主要以农业为经济主体,右图为1980-2000年石羊河流域中下游凉州区和民勤绿洲地下水位下降图,据此完成34-35题。34导致石羊河流域中下游地下水位下降的直接原因是( )A绿洲面积扩大B地下水资源丰富C过度放牧D降水季节变化大35减缓石羊河流域中下游地下水位下降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是( )A推广地膜覆盖B加强人工降雨C严控电机井用水管理D大力兴修水利工程黄河内蒙古段南部有十大支流,被称为“十大孔兑”(下图)。支流上游地区,沟谷纵横,植被稀疏;下游河流蜿蜒,农田遍布。汛期洪水汇入黄河形成沙坝,多数支流3月径流量与9月的相近,但输沙量却小

14、得多。据此完成36-38题。36“十大孔兑”3月输沙量比9月小得多的原因是( )A径流速度慢B植被覆盖度高C农耕活动少D冻土未融化37“十大孔兑”洪水汇入黄河,会( )A改善干流航运.B利于两岸灌溉C抬高干流河床D加强千流泄洪38为改善“十大孔兑”中上游地区的主要生态问题,重点是( )A合理灌溉B节约用水C平整土地D加强绿化2020年国庆节期间,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上映后广受好评。其中,讲述陕西榆林治理毛乌素沙漠的片段“回乡之路”赚足了观众的眼泪。毛乌素沙漠位于陕西省榆林市长城一线以北,年降水量约250400mm,这里曾是畜牧业比较发达的地区。经历荒漠化后,毛乌素沙漠多流动沙地。19952013年监测数据表示,流动沙地逐步转变为固定和半固定沙丘。2020年4月,陕西省林业局公布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意味着毛乌素沙漠即将从陕西版图“消失”。如图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