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师中心稿)

上传人:1779****392 文档编号:184041168 上传时间:2021-06-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师中心稿)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师中心稿)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师中心稿)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师中心稿)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师中心稿)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师中心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师中心稿)(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海纳百川页码:第6页共6页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师中心稿)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师中心稿) 教学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能读会写课文中的生字词,体会有关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涵义;2、能通过分析人物的言行,感受人物的思想感情,激发爱国主义激情;3、能根据文章中心选取材料,分清主次,.写作中做到详略得当;4、能根据文意,使用正确的标点符号修改作文,养成自己修改作文的好习惯;5、能就本单元感兴趣的问题确立主题进行专题探究,展示探究成果;6、能因地制宜,开展访问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活动,从中汲取爱国主义养分。二、教学课时安排:l单元整体学习l枣核l最后一课l始终眷恋着自己的

2、祖国l古诗四首l晏子使楚l诵读欣赏l.写作l综合实践活动l单元专题.总结三、教学设想:本单元的主题是“爱国情怀”。本单元课文中的人物,既有风烛残年的老人;又有贪玩幼稚的孩子;还有巧舌如簧的古人。对于他们,同学们有的不是很了解或感兴趣。我们教师要竭力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阅读认识、熟悉、接受这些人物,从而理解这些人物的爱国精神和品格。更重要的,学习本单元,决不能仅仅局限在分析人物上,更要学会从人物身上感受到爱国的情怀,激发学生爱国的激情,并能将自己的思想言行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上。四、教学过程:第1课时:单元整体学习学习目标:1、了解单元大概内容;2、确定单元学习目标;3、制定单元专题探究活动方案。

3、课前学习:翻看本单元课文,选出最感兴趣的一篇。第一块:了解单元大概内容,确定单元学习目标。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1导入:谈谈自己印象最深的课文。畅谈2情境1:浏览单元内容,以“亲爱的同学们,当你学完本单元,你将会”为开头,为本单元写一段结束语,让同学们感受到学完单元后的收获。巡视。浏览单元内容,写一段结束语。教学反思第二块:制定单元专题探究活动方案。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1自由组合,选择感兴趣的问题确立单元探究专题,制定探究活动方案。巡视,参与讨论。自由组合,讨论制定方案。教学反思第2课时:枣核学习目标:1、了解海外华人对故土的依恋之情;2、理解用枣核设置悬念的方法;3、体味包含深

4、情的语言。课前学习:欣赏歌曲我的中国心。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设置悬念的方法。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1导入:欣赏歌曲我的中国心,由“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引出“枣核”。欣赏歌曲,哼唱歌曲,思考。2情境1:枣核与“长江长城黄山黄河”比真是微乎其微,为什么以“枣核”为题呢?组织交流评价。思考,交流。教学反思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1情境2:枣核长成枣树需要许多时间,友人试种枣核的想法是一时的心血来潮吗?组织交流评价。阅读,勾画。交流。教学反思第三块:语文活动:寻找寄托思乡爱国之情的其他方法。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1情境3:除了文中提及的

5、通过布置家乡味道的环境来寄托爱国思乡之情外,海外游子还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寄托爱国思乡之情呢?组织,参与活动。讨论交流。教学反思课后学习:给文中的“友人”写封信,告诉她除枣核之外第3课时:最后一课学习目标:能复述课文故事,感受人物的爱国之情。课前学习:查找有关最后一课的背景资料;回忆自己曾上过的“最后一课”,准备讲给同学听。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1导入:小学升入初中;升年级换老师,你有没有印象最深的最后一课呢?讲给同学和老师听听。思考后交流。2情境1:课文最后一课与同学们的有什么不同呢?组织交流评价。讨论交流。教学反思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6、1情境2:你能找出文中的最后一课与平日上课的不同吗?比一比,谁找得多!巡视,参与讨论,组织交流评价。阅读勾画,讨论交流。教学反思课后学习:把最后一课的故事复述给家长听,让亲人们也说说他们所经历的“最后一课”。第4课时:最后一课学习目标:通过分析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感受人物的爱国之情。课前学习:把听来的亲人们的“最后一课”的故事讲给小组同学听。第一块:回忆上课内容。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1导入:你对我应,回忆课文内容。分两大组一组说出最后一课的表现,一组回答平日上课的表现。组织竞赛。回忆。一问一答。教学反思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1情境1:我当导演:小弗郎士

7、、韩麦尔先生角色分析。组织讨论,参与交流。小组讨论,集体评议。教学反思第三块:语文活动:最后一课表演秀。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1情境2:最后一课现场再现。组织交流,参与演出。全班参与,讨论,表演。教学反思课后学习:合理想像,给最后一课续个尾。第5课时:始终眷恋着自己的祖国学习目标:能大致说出钱学森的事迹,了解钱学森爱国报国的深情。课前学习:收集有关钱学森的图片、文字等资料。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1导入:学生介绍钱学森情况。介绍收集的资料。2情境1:结合课文,填写钱学森个人简历表。巡视,参与讨论交流。阅读,勾画,填表。小组讨论交流。教学反思第二块:语文活动:我也

8、出国留学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1情境2:讨论交流:钱学森在美国成就大、生活好、待遇高,可他为了报效祖国,克服重重困难,毅然回国了。如果将来你也出国留学了,你会怎样呢?组织交流评价。讨论交流。教学反思课后学习:上网查阅其他海外学子归来报效祖国的资料,讲给同学和家长听。第6课时:古诗四首学习目标:1、能有感情的朗读四首诗;2、感受到诗人的爱国激情。课前学习:借助工具书扫清阅读障碍;查找四首诗的.写作背景;选出最喜欢的诗熟读成诵。第一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有感情的朗读。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1情境1: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开展诗歌朗诵比赛,推荐最佳选手进入班级诗歌朗诵比赛。巡视,指导。小组诗歌朗诵比赛,推荐最佳选手。2班级诗歌朗诵比赛。组织评价。参与,听读,评价。教学反思第二块:感知诗的内容和艺术形式。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1情境2:辩论:结合诗的内容和http:/ws/Indehttp:/http:/ws/Inde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