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人物素材——奋斗青春路党徽更闪耀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184035302 上传时间:2021-06-1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作文人物素材——奋斗青春路党徽更闪耀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考作文人物素材——奋斗青春路党徽更闪耀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考作文人物素材——奋斗青春路党徽更闪耀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考作文人物素材——奋斗青春路党徽更闪耀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考作文人物素材——奋斗青春路党徽更闪耀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作文人物素材——奋斗青春路党徽更闪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作文人物素材——奋斗青春路党徽更闪耀(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高考作文最新人物素材-奋斗青春路 党徽更闪耀目录:01大山里的医生(遇见02奋斗青春路 党徽更闪耀(倾听特别策划)03杨业功:心系事业 忠于使命04 王伟:海空卫士 不畏强敌05初心坚如磐 精神永传承01大山里的医生(遇见)周小霞 人民日报 ( 2021年06月14日 第08 版)清晨的湄江湖村山雾迷蒙。雍元书像往常一样,早早起了床,收拾好药箱。今天,他要去给村里的几位患者做定期检查。十余斤重的药箱,已成为几十年来陪他行走村中的老伙计。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北部偏远山巅的湄江湖村,因山脚有清澈的湄江湖而得名。然而,今天这个如诗如画的村庄,几十年前却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由于交通不便,村

2、民的日常生活基本靠肩挑、背扛、马拉。遇到病痛了,因为离医院远,多数时候只有靠硬撑。1948年出生的雍元书,小时候曾目睹村里几个小伙伴因患麻疹而死亡。其实村民们得的病,如果能得到及时救治,都不会有生命危险。“湄江湖村需要一位医生。”年少的雍元书对此感受太深太深。1968年,各地开办“半农半医”医疗基础培训,每个生产大队选派有一定文化基础的青年参加学习。雍元书毅然报名,成为了大山里一名年轻的卫生员。1970年,二十二岁的雍元书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那面鲜红的党旗下,他举起右手,庄严宣誓。二“背上药箱,我就是医生;放下药箱,我就是农民。”雍元书说。因为不是专业医生,所以谋生活还得靠自己生产劳动。

3、有时,雍元书双脚还在水田里,就听见村民喊。他顾不上洗掉脚上的泥,背起药箱就走。三十多年前,村民田景贤的左臂不明原因地肿大起来,乡镇医院诊断为左臂肌肉组织坏死,必须截肢。不想被截肢的田景贤找到了雍元书。情况确实十分糟糕,但为了让田景贤减轻思想负担,雍元书仍然坚定地说能够恢复。那段日子,他不停地查阅医药书籍,又跑到城里找大夫和老师们请教。反复斟酌拟好药方后,雍元书一头钻进山里挖草药,一去就是好些天。多年后,田景贤仍然记得从雍元书手里接过第一包草药时的情形。雍元书的衣服和裤腿上沾满了泥巴,但他丝毫没有在意这些,只是一遍遍地交代田景贤草药该如何使用,并叮嘱一定要坚持治疗。随后,雍元书不断地进山寻找草药

4、,时间长达一年。随着一包包新鲜的草药接连送到田景贤家中,那只原本已行将坏死的左臂,竟然渐渐消肿,继而伸展自如了。雍元书的家离村卫生室只有三里多路,但他几乎每天都是天亮就出门,天黑才回家。碰到有患者输液到深夜,他就住在村卫生室。栽秧的日子到了,他在卫生室忙,妻子只好请人帮忙犁田,自己下田栽秧;辣椒下树了,他在卫生室忙,妻子只好自己顶着烈日,将辣椒一篓一篓摘回来;妻子的手被农具轧伤,他在卫生室忙,“等忙完了就回去。”对于家人,雍元书说:“我挺亏欠他们的。”以前,村民家里不宽裕。有的人病看了,说:“雍医生,我先打个欠条,等赶场那天拿点东西去卖了还你。”不管人们给不给钱,雍元书永远是一脸和气。后来,有

5、的患者还上了医药费,但是有些不仅没还上,下一次来看病仍然欠着。雍元书也从来不计较,依旧给开药。行医这些年,村民们到底欠了他多少医药费,雍元书自己也记不清了。三脱贫攻坚的号角吹响时,雍元书已经两鬓斑白。他背着沉沉的药箱又出发了。他和扶贫干部一起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走访了六百多户村民,签订了一份份“家庭医生责任书”,定期去给老人、慢特病患者做检查。村民们笑着说:“以前没有签这个责任书,你还不是一直都是我们大家的家庭医生?”雍元书也笑了:“不一样的,签了这个责任书,说明我还是脱贫攻坚战场上的一个战士。”2020年初,年过古稀的雍元书不顾家人劝阻,又一次背起药箱,走到了村里疫情防控的第一线。他说:“我是

6、医生,防疫我懂。何况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不上一线,谁上一线?”只要了解到有村民返乡,不论刮风还是下雨,雍元书都要亲自上门去了解排查。每次排查时,他都要给村民讲解疫情防控知识,叮嘱村民不要外出、聚集。2020年3月的一天,他像往常一样,出门给一名外出务工返乡人员测量体温。由于路滑,返回途中不小心摔了一跤,造成撕裂性骨折。在家里刚躺了三周,雍元书就执意要回卫生室去。因为休息不好,病拖了大半年才痊愈。几十年间,有的乡村医生离开了深山,或进入乡镇、县城医院工作。而雍元书为了湄江湖村三千多名村民,放弃了一次次离开的机会,选择了坚守。如今,大多数村民都搬到了县城的移民社区,雍元书才跟着一起搬出了大山。乡亲

7、们的生活和出行都比在老家时方便多了。雍元书是时候该歇歇了。可是,他仍然背着药箱奔走在社区,只要乡亲们一个电话,他就会及时出现。不管是在山上还是城里,雍元书始终停不下来。他说:“乡亲们在哪里,我和我的药箱就在哪里。”他就这样继续着他的坚守,继续着五十年前他在党旗下作出的为人民服务的庄严承诺。制图:赵偲汝02奋斗青春路 党徽更闪耀(倾听特别策划) 人民日报 ( 2021年06月14日 第04 版)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新时代中国青年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勇立时代潮头

8、、勇担时代责任,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在乡村振兴一线,青年干部埋头实干、助农增收;在科技创新前沿,青年科研工作者自强自立、矢志攻关;在世界技能大赛现场,青年工人匠心独运、为国增光在庆祝建党100周年的重大时刻,本报“倾听”栏目联合人民网移动中心推出特别策划,讲述青春激扬故事,书写青年报国之志,看青年力量在信仰火炬的照耀下,迸发更加璀璨的光芒。编者“黄继光英雄连”装甲技师汪文博:扎根军营扛好英雄旗“我有一个光荣的身份第3629名黄继光英雄传人!”在介绍自己时,“黄继光英雄连”装甲技师汪文博骄傲地说。汪文博2010年入伍,2014年入党。刚入伍时,他总听老

9、兵们说,“只有很优秀的兵才能分到黄继光连”。黄继光激动人心的故事,也一直激励着他。刚到连队时,他的身体素质并不好,训练时还曾受过伤。平时和大家一起训练,对他来说已经是超负荷运转了,但他依然坚持每天早起半个小时跑步,每晚再加练一个小时,逐步提高自己的成绩。去年,汪文博所在营列装某新型步兵战车,他被选拔为第一批装甲骨干参加了战车集训,归队后担任连队装甲技师,在新岗位上继续奋勇争先。“身为党员,就应该以身作则,到最需要的地方去。我要扛好英雄旗,把黄继光英雄精神传承下去!”汪文博说。(李龙伊靳淞)文昌航天发射场工程师张维星:脚踏实地逐梦航天事业2021年5月29日20时55分,长征七号遥三运载火箭搭载

10、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成功。第二天一早,文昌航天发射场箭体动力室工程师张维星身着蓝色航天工装,多次上下塔架内钢铁搭建的陡峭楼梯,与同事们一起进行天舟二号射后修复工作。“整个塔架上有近千根供气管路和电缆需要进行详细的技能测试,还有上万颗大大小小的螺钉需要做定期的人工检查。”张维星说,“颗颗螺钉连着航天事业。”1990年出生的张维星,2009年入党,2015年进入文昌航天发射场工作,至今已参加航天发射任务15次。作为第二代连接器系统指挥员,张维星多次在发射任务中处置系统故障,最难忘的一次是天问一号发射,他在关键环节的精准判断,为此次“探火任务”顺利进行作出贡献。和张维星一样,火箭动

11、力系统团队的每一名成员,都是一颗勇担重任的螺钉。在平凡的岗位上,他们用脚踏实地的工作,推动着航天事业不断发展。(本报记者王欣悦)北医三院危重医学科护师张佳男:永不忘却火线入党的初心见到张佳男时,她刚刚上完一个“小夜班”,从下午5点上到深夜2点。这位29岁的北医三院危重医学科护师,只要一说起去年在武汉抗疫,说起用36个小时紧急建起重症病房,说起听到患者一声声轻轻道谢,说起火线入党的紧张与庄严,眼中总是噙满了泪水。去年春节,张佳男难得没有值班,回了趟山西老家。大年初一晚上,她接到了第二天上午在武汉集结的通知。到了武汉,建立病房、收治病人,时间用秒计算。“前辈老党员和我们一起战斗,他们的拼搏精神一直

12、感召着我。”在医护人员驻地,会议室里挂上了鲜红的党旗,她完成了简单又神圣的火线入党宣誓仪式。“入党之后,身份有了变化,精神状态也不一样了,干劲更足了。服务患者,克服困难,是我作为党员应做的表率,我会带着这份初心一直努力下去。”张佳男说。(本报记者白真智)四川省昭觉县三河村第一书记李凯:大凉山里留下扶贫的脚印组织村民管护冬桃,为参观者讲述村子脱贫攻坚的历程,和浙江宁波余姚市横坎头村联系结对帮扶工作在四川省昭觉县三河村,驻村第一书记李凯每天有忙不完的活计。驻村前,李凯是西南石油大学的一名辅导员。跨越数百公里来到大凉山,他走上了另一个工作岗位。“在村里,就是要扑下身子,帮助老百姓增收致富。”经过不懈

13、努力,李凯带着村干部们顺利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接下来,我们要继续发展好村里的产业,搞好乡村振兴。”李凯说。无论驻村工作有多辛苦,李凯从未退缩。“我是一名党员,我要踏踏实实为乡亲们做一些事”,李凯说,青年人只有把青春梦融入中国梦,青春才最闪亮。“等以后回忆起来,驻村的这段日子肯定会是我一辈子的荣耀。”(本报记者王永战)中国石油第一建设公司电焊技师裴先峰:当工人就要当最优秀的一名普通的90后电焊工,让中国技术工人的名字载入职业技能界“奥林匹克”赛事史册。他叫裴先峰,中国石油第一建设公司第三工程处313工程队电焊技师。2011年,21岁的裴先峰来到英国伦敦,在第四十一届世界技能大赛上摘得焊接项目银

14、牌,实现了这一赛事中国代表队奖牌零的突破。练就这身焊接技术,有何秘笈?裴先峰答:“没有秘笈,就是用心学、刻苦练。当工人,就要当最优秀的!”这些年来,裴先峰兢兢业业奋斗在不同岗位,2016年4月转入焊接研究培训中心,负责技术培训指导、工艺技术攻关、外服技术支持等。“只要公司项目需要,再远的地方我都去。”裴先峰说,他在家的时间不多,常常走南闯北,吃住在工地。裴先峰说:“我是菜农的孩子,读的是技校,希望通过自己的经历,给更多职业院校同学带去信念:不管你做什么职业,只要有梦想、肯努力,就不会被辜负。”(本报记者朱佩娴)三星堆遗址祭祀区考古队队员许丹阳:见证灿烂的中华文明位于四川省广汉市城区以西7千米处

15、的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正在紧张进行中。见到许丹阳的时候,他正穿着医用防护服,趴在悬空式的工作平台上清理坑内文物,动作进行得很轻、很慢,但额头上却一直冒着细汗。作为三星堆一号考古舱的负责人,他现在主要负责四号坑的发掘清理。去年从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以后,许丹阳就来到了三星堆,开始了田野考古之旅。“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时刻,古蜀文明神秘的面纱正在逐步被揭开,深厚的文化内涵逐渐丰富、生动的历史场景依稀可见,我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四号坑发掘已经连续开展了8个月,许丹阳每天在平台上“趴”五六个小时,往往一个多月才能休息一天。“作为一名青年党员,我能做的,就是用实际行动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许丹阳说。(本报记者王明峰)边防战士鲁周扬:无悔哨所里的11年青春高原上,一处边防连队的哨所静静矗立,90后战士鲁周扬在这里度过了11年的青春。2010年,鲁周扬入伍来到连队。有时候,营地上有一些工事需要建设,他就和战友们到山上取石头,一锹一镐地把建筑修葺好。营地方圆二三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