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之为“圣道”-体会《庄子&amp#183;天道》篇

上传人:lis****666 文档编号:184004527 上传时间:2021-06-1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道”之为“圣道”-体会《庄子&amp#183;天道》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天道”之为“圣道”-体会《庄子&amp#183;天道》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天道”之为“圣道”-体会《庄子&amp#183;天道》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天道”之为“圣道”-体会《庄子&amp#183;天道》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天道”之为“圣道”-体会《庄子&amp#183;天道》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道”之为“圣道”-体会《庄子&amp#183;天道》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道”之为“圣道”-体会《庄子&amp#183;天道》篇(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道之为“圣道-体会?庄子天道?篇?天道?篇名的“天道二字,其所蕴含的意思,可以作为整个道家思想的概括。因此,也可以说,整个?庄子?都是在阐发“天道。按儒家的观点是,“天道酬勤以“有为。按道家的观点那么是,“道法自然或天道“无为。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儒、道两家面对现实时,其思想态度和思想方法具有原那么的区别,但是在进入思想的最高层面时,两家是很接近的。例如,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和“尽心知性知天的思想,与庄子“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可以说,都属于从不同方面切入“天人合一这种动态整体观的思想。?天道?篇中,有的段落,自清代王夫之等人疑心其为别派思想杂入以来,就争论不休。例如,陈鼓

2、应先生根据王夫之等人的看法,在其?庄子今注今译?中,干脆将其剔除1。而在钟泰先生的?庄子发微?中,由于持庄子思想根源于儒家的观点,那么视为最合庄子本意之文2。在学术界,根据文字语词、文体在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文采和风格,认为不仅外杂篇有不同学派文字渗入,而且即使是公认为庄子所作的内篇,也有不同学派文字杂入,甚至因此要将其剔除。这种考据,有其合理性。但是,不能绝对化。如果成认?庄子?一书为庄子及其学派的著作聚集,那么上述争论,似乎还可以得到另一种合理的解释。既然庄子有其传人,那么这些传人在传承庄子思想时,由于处于不同时代或者还受到庄子以外别家思想的影响,而有不同的表现,这并不奇怪。所以,庄子的传人

3、在将庄子思想作为主导的情况下,还融入别家思想,不仅不奇怪,而且是一种学术顺时开展的必然。我们在论述?天地?篇时就指出,其中已经有融合儒家思想的内容存在。那种把?庄子?一书纯化的作法,看不到庄子及其学派思想的变化和开展,不能不说是对庄子及其学派思想的僵化。一道家所谓的“圣道与“帝王之德?天道?篇头两节文章,都是从天道出发,阐述“圣道或“帝王之德,也就是今天所说的最高统治者的战略思想。其文,首先就提出天道为“圣道或“帝王之德。道家的这种道,不是什么不动的规那么或法那么,而是具有原发创生的动态之思。也就是这里所说的“天道运。如说:“天道运而无所积,故万物成;帝道运而无所积,故天下归;圣道运而无所积,

4、故海内服。“天道运描述道的动态,自不待言。这里描述道的另一关键词语是“无所积,其意蕴深邃。对于使整个宇宙生成和变化,天道本身“无所积,这从天地赋予土壤、施阳光、雨露使万物生长,而“无所积,是显而易见的。那么,进入人间世,对于最高统治者施以“圣道而治天下,其“无所积,乃是这里需要领会的关键。怎样领会这里的“无所积呢?儒家通过?易传?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来喻指君子和帝王之追求事功。道家也是以天为喻指,如说“明于天,通于圣,六通四辟于帝王之德者,其自为也,昧然无不静者矣。这里,首要的是提倡“明于天的境界。道家这种“明于天所明的,就是使统治者能象天那样,对于自身“无所积或无所取的奉献,例如,象

5、春雨润地无声那样的奉献。对于最高统治者来说,道家认为,这种“明于天乃是他们应当具有的境界。接下来所描述的“心静、“无为、“人和、“天和,可以说都是对于“明于天这种高境界的具体展开。为天下做事而“心静,就是能象天那样“虚静恬淡和“寂寞无为,也即“无为而无不为。能有这样境界的最高统治者,不仅能“天下归、“海内服,而且统治者自身也能“忧患不能处,年寿长矣。应当说,?天道?篇这种思想,是对内篇?应帝王?篇思想的具体发挥和开展,也是使道家“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更加具体化。在这里,所谓“虚静恬淡和“寂寞无为,其所描绘的,乃是体道而得道的表现,从而能在政治统治上到达圣治,如同被传说和史书所称道的尧舜那样的圣明

6、之治。如说:“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也,又说:“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万物之本也。明此以南乡,尧之为君也;明此以北面,舜之为臣也。也许人们会问:“虚静恬淡寂漠无为,怎么会有如此统治效果?这里,显然需要领会“虚静恬淡寂漠无为的本真含义,超越常识理解的含义。常识的理解,似乎就是乐得安静和什么也不作。有些把道家看作消极退隐的学者,实质上对道家的认识,也没有超乎常识的认识。但是,在本真的意义上,道家的“虚静,乃是求“致虚极而动,是“道通为一之动,即非虚妄之动,所以能成大业。如说:“虚那么静,静那么动,动那么得矣。静那么无为,无为也,那么任事者责矣。这种静而动,以至于能到达天下无争的美

7、好境界。如说:“静而圣,动而王,无为也而尊,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这种“道通为一的静而动,其所以能有如此成效,就在于能与天和,所以能与和。就是说,道家的静而动,是在天、地、人中寻求和谐。或者说,这种战略上的大和谐,也只有得“天之德即站在“道通为一的高度,才能作到。如说:“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者也。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乐。我们所说的“战略上的大和谐,就是这里所说的以“大宗大本即道“均调天下,也就是以道使天和人和,以到达天乐人乐的圣世统治境界。这里所引?大宗师?篇庄子疾呼:“吾师乎,吾师乎,其所呼的师,不是别的,就是这里所说的作为“大

8、宗大本的道。正因为能体道而得道,所以能“均调天下,从正面上看能天和人和而得天乐人乐,从反面上看,那么能“无天怨,无人非,无物累,无鬼责。可以说,这就是庄子学派所构筑的政治理想。“均调天下的思想在两千多年前提出,联系今天的世界,其意义已经超越了一国的界限,而成为世界一体化的“地球村所应当思考的“大战略。当下的世界,实在是太不“均太不“和谐了。无论一国一地区,还是全球,都是如此。所以,寻求世界和谐之道,乃是当今世界诸领导人的重要使命。就此而言,似乎可以从道家“均调天下的思想中寻求某些借鉴。二援儒入道下面一大段,就是争论是否属于庄子学派的文章。其所以引起争论,在于这段文章中表达了“尊卑先后这种等级和

9、次序的思想。显然,这种思想正是儒家所坚持和强调的思想,而往往为道家特别是庄子所批判。那么,应当如何看待出现在这里的表达呢?这种表达的立场是作者倒向儒家还是使之融入道家?从文中引庄子的话为论据,可以看到,这是庄子后学的作品。就文章的整体而言,看不出作者倒向儒家,相反其主导倾向仍然非常明显地表现为道家。如开头就明言:“夫帝王之德,以天地为宗,以道德为主,以无为为常。这里以之为“宗、“主、“常的“天地、“德、“无为,都说明作者的出发点,是道家的“天道。正因为有这个出发点,对于王天下的帝王之德才描述为:“故古之王天下者,知虽落天地,不自虑也;辩虽雕万物,不自说也;能虽穷海内,不自为也。天不产而万物化,

10、地不长而万物育,帝王无为而天下功。这段话所描述的,可以说,完全是得道之君王的形象。所谓“知虽落天地,不自虑也;辩虽雕万物,不自说也;能虽穷海内,不自为也,不过是说,作为得道的君王,虽然具有知辩天地万物的智慧,却不“自虑、“自说、“自为,即不对下面作“有为的强制,而是行无为而治或顺其自然。并且,这种思想正是以前述“明于天为前提,即这里所说的“天不产而万物化,地不长而万物育,帝王无为而天下功。必须看到,这段文章是衔接前面“均调天下的大战略所阐发的思想,是继续讲帝王之德。就是说,对于当时社会等级次序的格局,道家也不能不面对。这在老子那里,已经区分出德人的不同层次,如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

11、德,是以无德?老子?三十八章,又说:“上士闻道,勤能行之。中士闻道,假设存假设忘。下士闻道,大笑之?老子?第四十章。所以,这段文章就是从这种区分出发,进而将其融入天道的。如说:“本在于上,末在于下;要在于主,详在于臣。就是说,在社会现实中,道家并不否认帝王与臣子、百姓在地位、思想境界上的不同。对于王天下的君王应当具有的大战略思想,在道家看来,并不需要也不可能为臣子、百姓所具有。相反,这种无为而治的大战略,只属于君王。臣子、百姓不仅不是无为,而且只能是“君王无为而无不为的“有为者。所以要在这个问题上,区分本末、主祥。所谓“本、“主,就“均调天下的帝王,或得道的君王。但“均调天下的落实,还必须由臣

12、子和百姓实地去做。这种做法就是实行对外用兵卫国,对内实行“尊卑先后等差次序的伦理,和惩治犯罪的“刑名等“礼乐之制度。但是,这一切都属于在“大宗大本之下的“末和“祥即细节。如说:“三军五兵运,德之末也;赏罚利害,五刑之辟,教之末也;礼法度数,刑名比详,治之末也;钟鼓之音,羽旄之容,乐之末也;哭泣衰绖,隆杀之服,哀之末也。又说:“末学者,古人有之,而非所以先也。君先而臣从,父先而子从,兄先而弟从,长先而少从,男先而女从,夫先而妇从。但是必须看到,文章作者并不是无条件认可儒家这种“礼乐的伦理和法制思想,更不是以这种“礼乐制度为出发点和归宿,不是象儒家那样“非礼勿视,非礼勿听,而是力图将其与“大宗大本

13、之道调和起来。在作者看来,人世间这种“尊卑先后并不是儒家认为的血缘亲族形成的天命,而是作为天地之道的一种延伸,即人道与天道一体相通。如说:“夫天地至神矣,而有尊卑先后之序,而况人道乎!宗庙尚亲,朝廷尚尊,乡党尚齿,行事尚贤,大道之序也。语道而非其序者,非其道也。语道而非其道者,安取道哉从外表上看,这似乎与宋明理学吸收道家思想,将儒家天理形上学化而变成最高理念相仿佛。但是,实质上两者不同,如前所述,出发点和归宿点不同。特别是,“刑名、“赏罚的实行,都是从道出发,而不是相反。在这点上,文中的观点非常明。如说:“古之语大道者,五变而形名可举,九变而赏罚可言也。骤而语形名,不知其本也;骤而语赏罚,不知

14、其始也。倒道而言,迕道而说者,人之所治也,安能治人!骤而语形名赏罚,此有知治之具,非知治之道。可用于天下,缺乏以用天下。此之谓辩士,一曲之人也。就是说,不从道出发和不归于道的“刑名“赏罚,不过是“倒道而言,迕道而说,不过是“此有知治之具,非知治之道。这就说明,这位庄子后学在社会政治思想上,在这里是力图援儒入道,或化儒为道。从而把道家更拉近社会治理的现实层面。过去,只说儒家援道入儒,而不晓道家也有援儒入道之举。从中国学术开展的历史过程看,这种不同学派的相互影响、相互吸收融合,实际上是一直在进行的事情。三有关儒家仁义论的批判下面三那么寓言:尧与舜的对话、孔子到西周与老聃的对话、士成绮拜访老聃的对话

15、,其讨论的核心问题都是人性问题,出发点是“明于天的天道,批判的锋芒直指儒家仁义的人性观。这也说明,?天道?篇在前面援儒入道,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接受,而是包括这里的批判扬弃。首先看尧与舜对话的寓言。值得注意的是,与?齐物论?描述尧与舜的对话相比,可以看到,庄子学派似乎都把舜的视野描述得比尧宽阔而高远。当舜问尧:“天王之用心何如?尧的答复是:“吾不敖无告,不废穷民,苦死者,嘉孺子而哀妇人,此吾所以用心已。在这里,可以看到,尧的“用心和所关注如何,那么能表现出他的视野和境界。尧说自己不骄傲,关爱穷人、孺子和妇女,为死者悲苦。这些,都是值得赞许的品质。但是,作为帝王,单有这样的品质,在视野和境界上,还是

16、很不够的。所以,尧与舜又有如下对话:舜曰:“美那么美矣,而未大也。尧曰:“然那么何如?舜曰:“天德而出宁,日月照而四时行,假设昼夜之有经,云行而雨施矣尧曰:“胶胶扰扰乎!子,天之合也;我,人之合也。舜肯定了尧的这些优秀品质,称其为“美。但同时指出其“未大,即视野和境界“未大,也就是还未“明于天,还缺乏帝王必须具有的大战略眼光和象天那样无为而无不为的胸怀。舜所说的四句话,头一句是纲。所谓“天德而出宁,就是前面所说的天道“虚静或无为,后面三句,那么是描述天道“静而动,即天德施于世界的恩惠。“日月照而四时行、“云行而雨施,就象昼夜交替那样自然。经过舜这样启发,尧醒悟了。所谓“子,天之合也;我,人之合也,就是认识到自己视野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