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第18课 从西晋统一到南北对峙【课件】 (共17张PPT)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83999784 上传时间:2021-06-16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4.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第18课 从西晋统一到南北对峙【课件】 (共17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第18课 从西晋统一到南北对峙【课件】 (共17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第18课 从西晋统一到南北对峙【课件】 (共17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第18课 从西晋统一到南北对峙【课件】 (共17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第18课 从西晋统一到南北对峙【课件】 (共17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第18课 从西晋统一到南北对峙【课件】 (共17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川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第18课 从西晋统一到南北对峙【课件】 (共17张PPT)(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乐不思蜀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风声鹤映 草木皆兵 投鞭断流 闻鸡起舞,你知道这些成语背后的故事吗?,蜀,1.魏灭蜀,禀报陛下:诸葛瞻父子为国捐躯了,邓艾兵临成都,263年,魏国进攻蜀国,后主刘禅投降,蜀国灭亡。,一、西晋的统一,2.西晋建立,265年,司马炎建立晋朝,都城洛阳,史称西晋,司马炎就是晋武帝。,3.西晋灭吴,280年,西晋军队攻占建业,吴国灭亡,中国结束分裂,走向统一。 三国尽归司马氏,3.西晋的发展,材料一:据史书记载“吴平之后,帝诏天下罢军役,示海内大安。” 材料二:“是时,天下无事,赋税平均,人咸要其业而乐其事。”晋书。食货志,重新统一全国之后,西晋呈现出一派生机,社会稳定,

2、农业生产很快发展起来,出现了繁荣景象。 然而西晋建立短短50年后,5.西晋灭亡,316年,西晋灭亡,中国短暂的统一后,再次走向分裂。,二、北方人口大迁移,从东汉末年以来,中国西部和北部周边的各少数民族开始不断地向内地迁徒。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汉王朝的军事征服以及他们为弥补中原兵力和劳力不足而对各少数民族的招诱。与此同时,周边各少数民族势力的消长变化也引起一些民族迁徒。加之北方气候变冷,对完全依赖自然条件的游牧民族威胁很大,游牧民族为生活所迫,逐渐向内地迁徒。魏晋之际,在北方汉族人口锐减的情况下,胡族内迁形成高潮。 在这一过程中,内迁的民族主要包括句奴、羯、鲜卑、氐、羌等,历史上泛称为

3、“五胡”。在汉族的影响下,这些内迁的外族逐渐由游枚转向农业定居,胡汉文化相互影响渗透。但在交融的同时,胡汉亦存在一定的矛盾,例如并州的匈奴人成了汉人的奴婢,而不少汉人也相继沦为胡人奴婢。而各族上层人物亦往往利用本族人民,实行割据。 摘编自白翠琴论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的迁徒与融合,少数民族内迁的背景资料:,“五胡”内迁,鲜 卑,匈 奴,羯,羌,氐,鲜卑,西,晋,西晋内迁各族分布图,方向:,民族:,时间:,从北部和西北部迁往中原,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匈奴、鲜卑、羯、氐、羌,请简要指出少数民族内迁的原因。 请大家根据资料概括少数民族内迁带来的影响。,汉王朝的军事征服;对各少数民族的招诱;周边各少数民

4、族势力的消长变化;加之北方气候变冷。,少数民族的内迁,促进了胡汉文化相互影响、渗透、交融。,三、十六国与东晋,各族统治者在我国北方和西南地区先后建立起16个政权,史称十六国。,北方人口南迁,原因:,时间:,方向:,从中原迁往江南。,为躲避战乱、灾荒和饥馑。,从西晋后期起,意义:,促进了南方的开发。,北方民族迁往中原,中原民族迁往江南,北方人口大迁移的影响,材料一:东晋、南朝时期,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大片的荒地被开垦为农田。稻田里开始使用绿肥,牛耕和粪肥也得到推广,水稻产量提高。除了主要种植水稻外,还普遍实行麦稻兼种江南地区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江淮和江南地区日渐富庶和繁华,最终在南北朝时期取代中原而成为全国的经济文化中心。 材料二:北方取得了政权的胡族,在文化上被逐渐汉化,胡族和汉族的隔阂逐渐消融。这一时期,是华夏各民族大融合的时期,作为在中原具有绝对文化统治地位的汉族同样吸取了其他各民族的文化精髓,为隋唐时期的高度繁荣,注入了文化基因。 节选自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水,淮,沘,水,芍,陂,水,淝,洛,涧,水,颖,颖口,洛口,383年,寿阳,寿县,硖石,凤台西南,八公山,前秦军进攻路线,前秦军溃逃路线,东晋军进攻路线,布防线,前,秦,东,晋,四、淝 水 之 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