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灵与这片土地读后感

上传人:Wo****C 文档编号:183999747 上传时间:2021-06-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神灵与这片土地读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神灵与这片土地读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神灵与这片土地读后感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神灵与这片土地读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灵与这片土地读后感(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神灵与这片土地读后感2篇神灵与这片土地读后感2篇神灵与这片土地读后感1根性写作诗歌文本的探险意识1、诗歌写作中探索意义大于内在的文本价值我一直坚持认为一个开创性具备创造力的诗人他必然带有某种反叛的因子他一出生就带有一种神秘的力量这种力量冥冥之中指引着他去翻越一些人为的栅栏或打破再建立新的诗歌秩序。诗歌写作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或换句话说我们诗歌写作的目的是什么?相信每个诗歌写作者心中都有一个答案大部分诗歌写作或就是纯粹的爱好打发时间养心怡情而另有一小撮用诗歌助其仕途功成以上两者皆于诗无关所以这是根性写作所要摒弃的那什么是根性写作所要追求的?以前说过根性写作不反对任何形式的诗歌写作他不打倒某某他也不

2、革新什么?他不制造噱头也不搞无意义的诗歌新闻或就是一种无我无他之境说明:这种无我无他之境并非和佛家的一切皆空虚无缥缈之类同意词要区别开来根性写作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存在立根写作他追求的是一种诗歌澄明之境探险意识这是根性写作的一种存在方式就是一种永无止境必要时让自己的诗思陷入绝境之地而后无禁区立根存在诗写这就要求写作者永不重复自己重复他人也就是一种探险意识2、表现新在何处语体之新:一种保持母文化再吸纳外部技术手段的新诗歌语体视野:以整个人类视野看待个人或民族思想之新:不再是作古文学大师思想的复制粘贴者搬运工3、最大特征:打破(颠覆)构建打破(颠覆)4、金字塔式的写作:根性写作就像一位从上古而来的祭司

3、有点崇高感宿命论所谓高处不胜寒但你始终是要站在荒野里站在刀锋上起舞的5、精英化写作:诗歌写作永远都是一件精英化的事情超越精神维度诗歌和感情没关系6、存在:诗写即感觉感觉即存在2篇神灵与这片土地读后感2神灵与这片土地是发星老师最近完成的一首长诗今早重读意义重大不管是对于其个体写作生涯或地域诗歌写作群体都具有总结性意义当然限篇幅此短文暂不谈群体写作就谈谈这首长诗在诗人写作生涯中重要诗学意义。本体让位于经验诗歌从个体经验中获得解放诗人一改以前的写作风格直接从本体切入(个体经验直觉)只是在用词上有意无意的选用了一些具有地域符号的意象使大凉山在文字中流动了起来。从泛文体写作到单一写作的成型据我所知诗人是

4、国内最先进行泛文体写作者之一其长诗大西南九十九个经词就是代表而且非常成功“泛”有探索之意是诗人为突破某种可能的写作策略可以这样说。而单一则走向成熟成型之意长诗神灵与这片土地就是这样一首作品不管是在技巧的运用上还是诗人的哲思上都表现出老辣之劲读后让人回味无穷。3地域诗歌写作。作为地域诗歌写作的提出者与倡导者诗人的诗写自然离不开诗歌的地域纬度其实我们每个人的诗歌写作都离不开地域性。我们先思考一个问题地域是用意象来限制的吗?比如彝区的毕摩、索玛等藏区的青稞酥油等?肯定不是也不仅仅如此比如花园、地铁站、机场、广场、阳光诗歌写作我们更多的是用瞬间的超经验表现所以可以这样说诗歌中只要出现了具体的意象实词就出现了地域性这是由汉语言这种文字本身所决定的我们还是回到本诗诗人以神灵与土地为题二者更多的是相互夙愿的关系使内部达成了某种契合在精神中形成某种地域诗写品质而不是停留在泛泛的实物描写上。诗人对时间是敏感的尤其大诗人或称为时间的焦虑更合适在这首长诗中诗人对形而上时间存在的追思是非常明显的这种追思并非漫无目的的而是实实在在的根性诗想。当遇到时间焦虑部分诗人会选择頹荡苦脸相对而诗人没有因为他的诗歌根性让他具备了一种博爱精神所以此长诗中诗人很容易直接用爱消解掉了物的原型把大凉山当做了一个真正的情人爱人倾诉进行时间的追问.第 3 页 共 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