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三年级上第5单元《搭船的鸟 》教学设计

上传人:Wo****D 文档编号:183838717 上传时间:2021-06-1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_三年级上第5单元《搭船的鸟 》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_三年级上第5单元《搭船的鸟 》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_三年级上第5单元《搭船的鸟 》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_三年级上第5单元《搭船的鸟 》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_三年级上第5单元《搭船的鸟 》教学设计(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_三年级上第5单元搭船的鸟 教学设计第(五)单元教学计划 单 元 内 容 15.搭船的鸟 2课时 16.金色的草地 3课时 语文园地二 2课时 计划课时 7节 教 学 内 容 分 析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留心观察”。学生学习留心观察,目的是积累生活素材,有内容可写,不断提高习作能力。教材力图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观察周围的人、事、景、物,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体会细致观察的好处逐步养成观察的习惯。搭船的鸟记录了“我”旅途中的观察所得,既观察了旅途中听到的雨声,也观察了翠鸟的外貌和捕鱼时的动作。金色的草地主要呈现了“我”长时间观察到的草地的变化情况,及其变化的原因。两篇精读课文的课后题,重

2、在引导学生体会观察的细致和好处,增强留心观察的意识。 教 学 目 标 1.认识10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26个字,会写29个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优美的语句。 2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3能和同学交流自己观察到的动物、植物或场景及其变化情况。 4、能尝试写一写自己的观察所的。 教 学 重 难 点 1.认识翠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 2.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3.展开适当的想象,感受人与动物会写共处的美好境界。 4.体会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懂得只有信心观察,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才能发现事物的美。 教 学 措 施 1、引导

3、学生,留心周围事物,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 2、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有近及远,从上到下,有外到内,有整体到局部等。 3、加强小练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练笔资料,引导学生写小片段。有效利用生活中的练笔机会,引导学生走进生活。 15.搭船的鸟教学设计 【教材简说】 本文以一个孩子的口吻写了他在大自然中认识翠鸟的过程,字里行间充满了童心和对自然的爱,突出了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 【教学课时】2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 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新词。 2.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 重点 1.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新词。 教学 难点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 准备 多

4、媒体课件 第 二 课 时 教学 目标 1.精读课文,体会“我”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2.想象翠鸟捕鱼的情景。 教学 重点 学习翠鸟外形的描写方法,学习翠鸟捕鱼的动作描写。 教学 难点 增强观察自然、认识自然的意识。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质疑激趣,导入新课 导入:同学们,鸟会搭船,奇不奇怪?今天我们来学习搭船的鸟,是什么鸟呢?(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圈出生字,注意读准字音。 2.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 .注意“蓬、翠、嘴”的读音。 .用换偏旁的方法记住“搭、舱、漂、悄”。 三、再读课文,初步感知 1.搭船

5、的是什么鸟?你喜欢吗? 展示收集的翠鸟的照片,交流翠鸟的资料。 2.从文中找出写鸟的句子读一读。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老师引导、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课堂小结,指导书写 1.教学小结。 2.指导书写: .“翠”字,上面不是“羽”字,下面“十”不能往上写得太长。 .看清字形,认真书写。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深入品味,理解课文 1.(课件出示文中插图)齐读第2自然段。 2.引导学生读好第3自然段的三个问句,体会“我”天真好奇的童心。 .把描写翠鸟外形的句子画上线,读一读。 .学生自读第3自然段。 2.如果你看到一只鸟立在船头,你会产生什么想法?

6、 3、课件出示翠鸟图,引导学生背诵第三自然段。 4.齐读第4自然段,把写翠鸟动作快的词作上记号。 5.从“冲、飞”和“一下子、没一会儿”体现了翠鸟的动作快,和作者好奇欢快的心理。 二、交流拓展,深化情感 1.你收集的翠鸟的资料中有关于翠鸟捕鱼的内容吗? 学生交流翠鸟捕鱼的资料。 2.小作者那么喜欢翠鸟,你喜欢吗?画出你喜欢的翠鸟吧! 学生画出喜爱的翠鸟,并在旁边配上几句话。 三、课堂小结 1.结合课文及生活实际,想想你还认识什么鸟,有什么特点? 2.检查学生生字掌握情况。 3.在田字格上书写本课生字。 四、积累与拓展 1、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2、把自己了解到的有关翠鸟的

7、知识介绍给周围的。 五、布置作业。 16.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 【教材简说】 本文通过描写兄弟俩经常在草地上玩耍。后来,作者偶然发现了草地颜色的变化以及变化的原因,展现出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课时】3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 目标 1.1.认识6个生字,掌握13个生字,正确读写“一本正经、引人注目、玩耍”等词语。 2.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 重点 认识并会写本课生字。 教学 难点 概括解课文内容。 教学 准备 1.1.收集蒲公英图片及资料,了解蒲公英的特点。(师生) 2.自学生字、词,预习课文。(学生) 第 二 课 时 教学 目标 1.读懂课

8、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以及它带给我们的乐趣。 2.体会文中一些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 教学 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和有趣,增加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教学 难点 抓住蒲公英在一天之内不同时间的变化,体会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懂得只有细心的观察,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 教学 准备 教学多媒体课件。(教师) 第 三 课 时 教学 目标 1.深入体会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场景。 2.引导学生留意身边的事物,交流留意过的事物的变化。 教学 重点 深入体会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场景。 教学 难点 引导学生留意身边的事物,交流留意过的事物的变化。 教学 准备 1.课件

9、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1.教师鼓励引导学生说说自己享受过大自然的哪些快乐? 2.板书课题,质疑,引导学生思考: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 二、学习字词,整体感知 1.指导学生熟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2.轻声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圈起来,借助工具书识字,读不通的句子多读几遍。 3.师生交流生字、新词,重点指导“蒲、耍、察”的字形。 4.学生分段朗读,整体感知。 5.检查朗读情况。 三、总结回顾,拓展延伸 1.教师概括本课学习内容。 2.学生在教师总结的基础上畅谈本课收获。 3.布置课后学习延伸。 4.交流收集的蒲公英的图片和资料。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回顾内容,问题

10、引导 1.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 2.引导学生明确学习任务。(感受金色的草地带给“我”和弟弟的快乐以及草地的神奇) 二、品词析句,体验快乐 1.引导学生理解“金色”的由来。 2.读课文,结合收集的蒲公英图片、理解草地变金色的原因。 3.研读描写兄弟俩玩耍的句子,感受蒲公英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交流: “一本正经”“假装”是什么意思?这两个词语用在这里有什么好处? 1.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三、读悟结合,感受神奇 1.引导思考:作者发现草地有什么秘密? 2.朗读第3自然段,思考:“我”先发现了什么?接着又发现了什么?一边读一边画出相关语句。 3.组织交流:你注意到颜色变化和什么

11、有关? 通过理解重点词:“起得早、中午回家、傍晚的时候”等词了解草地变化的原因。 根据对课文的理解,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 (1)早晨: 草地的颜色( ) ,花瓣形态( ) (2)中午: 草地的颜色( ) ,花瓣形态( ) (3)傍晚: 草地的颜色( ) ,花瓣形态( ) 4.两次发现有什么不同?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4.指导朗读。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你能体会到获得这种发现的心情吗?读一读相关句子。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蒲公英和我们“一起睡觉,一起起床”? 引导学生理解“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3.你最喜欢的花是什么?它给你带来什么乐趣? 五、布置作业 第三课时 1.

12、复习 1.听写词语。同桌互批。 2.分男女生按自然段朗读课文。回忆课文主要内容。 3.一遍读一遍想象课文描写的场景。 二、思考交流 1大自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穷的乐趣。除了有趣的清公英,你还了解其他有趣的植物吗? (指名说,师适当补充) 含差草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一碰它它就会合拢它的叶子。 猪笼草捕食昆虫做食物。 向目托盘的背面害怕阳光,因此它总是把它的笑脸迎向太阳,这也是“向日要“名字的由来。 睡莲花瓣白天张开,夜晚合拢,被誉为“花中睡美人”。 2、说说自己如何观察喜受的花草。引导学生明白普于观察是一个很好的习惯。 3、大自然中有许多好玩有趣的现象,只有细心观察的小朋友才能知道。 三、课外

13、延伸 1、仔细观察自己喜爱的事物,注意观察它的变化,并写一写,记一记。 2、交流写好的片段。 四、布置作业。 交流平台、初试身手教学设计 【教材简说】 “交流平台”由两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回顾了两篇课文的作者观察的收获,并得出结论一一“留心观察”非常重要。第二部分列举了两篇课文的作者对事物的外貌、变化原因等所做的观察,并得出结论一一“细致观察”是对事物深入了解的重要途径。这是对留心观察好处的总结,意在说明留心观察的重要意义。 “初试身手”让学生试写观察实践的所得,旨在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并为单元习作做好铺垫。第一个样例描写了买菜路上看到的过马路的蜗牛,提示学生:再平常的事物,只

14、要留心观察也会有新的发现。第二个样例记来了对芒果的观察,进一步提示学生:为了对事物有更多更深的了解,可以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等。 “交流平台”与“初试身手”这两个板块有着紧密联系。“交流平台”回顾学习重点,激发学生“初试身手”的兴趣,为“初试身手”莫定基础;“初试身手”是“交流平台”的拓展延仲,让学生在试写中充分感受“交流平台”中提出的留心观察的好处,并进步提示学生除了看一看,还可以摸一模、闻一闻、尝一尝等。 【教学课时】2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 目标 1.能结合课文内容,进一步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梳理总结留心观察的好处。 2初步了解可以调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 教学 重点 梳理总结留心观察的好处。 教学 难点 初步了解可以调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 二 课 教学 目标 1.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 2.能尝试写一写自己的观察所得。 时 教学 重点 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 教学 难点 能尝试写一写自己的观察所得。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交流平台) 1、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