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13、诗词三首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83799758 上传时间:2021-06-16 格式:PPT 页数:8 大小:1.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秋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13、诗词三首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8年秋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13、诗词三首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8年秋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13、诗词三首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8年秋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13、诗词三首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8年秋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13、诗词三首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秋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13、诗词三首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秋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13、诗词三首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整体感知,1、自由诵读,2、教师配乐朗读,学生听。,3、学生同桌间互听互读。,读懂词意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选择你喜欢的词句进行朗诵并说说你的理解或你喜欢的原因。,1.思考:这首词由几个部分组成?,明确:三个部分:小序、上阕、下阕。,2.思考: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词的上、下阕的内容。,明确:上阕,望月;下阕,怀人。,3.齐读小序,看小序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明确:写作的时间,写作时的状态,抒情的对象。,读懂词情,那么在这首词中作者又抒写了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呢?,写作背景介绍,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这一时期,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展转

2、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这一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转眼已七年未得团聚了。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梳理作者的思想情感变化:,明确:苦闷矛盾豁达乐观,假设你就是苏轼,在万家团圆的中秋佳节,面对一轮皓月,“你想对明月说”或“你想对弟弟说”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来表述当时作者的思想情感。,作者在词中有情有理,做到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后人评价苏轼的这首词,说:“中秋词,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现在就让我们来读出这首词的美吧!,读出词美,明月松间照,清

3、泉石上流。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万丈生白毫。 以月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旷达的情怀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以月渲染凄清的气氛,烘托孤苦的情怀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积累“月”诗词,请以“东坡大师,我想对您说”展示,来表达你对他的崇敬和感激之情。,课堂小结,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