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互联网+时代:一封信和一些思考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83795644 上传时间:2021-06-15 格式:PPTX 页数:39 大小:3.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互联网+时代:一封信和一些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精选]互联网+时代:一封信和一些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精选]互联网+时代:一封信和一些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精选]互联网+时代:一封信和一些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精选]互联网+时代:一封信和一些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互联网+时代:一封信和一些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互联网+时代:一封信和一些思考(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互联网+时代: 一封信和一些思考 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 马旭飞 2015年6月7日 杭州,1,给EMBA学生的一封”潮”信,香港中文大学EMBA中文班12届(凤凰社)小伙伴们, 很想给同学写封信, 和亲们探讨股市的行情。最近的那些微信,还有我的心情。 有人说,战略管理的理论,已经开始被新的所谓的互联网思维颠覆。 我说,绝!无!可!能!人艰不拆,但原因有“二”: 1. 战略管理是应用学科,根本没有纯粹自己的理论,你去颠覆一个虚空,岂不是零做分母? No Zuo No Die 啊! 2. 战略管理的发展是基于诸多基础学科众筹的结果,你去颠覆一个无限,莫不是夜郎自大?Bigger than Bigg

2、er 啊! 话虽这样说,作为战略学者和实践者的你我,你不做我不做,谁来保卫咱战略谁来保卫TA?,2,在这一年,我只做了两件事:Unlearning R=G,2008年,普教授在即将“七十而从心所欲”、战略学术研究已达到炉火纯青之时,写成了他的最后一部书创新的新纪元,这是他对“共创”这一概念研究到极致的成果。 在书中,他给出了两个简单的公式:N=1 以及R=G。 N=1代表以个人体验为核心,任何企业的产品、服务、管理机制都在为个人量身打造完全个人差异化的体验,个人就是一个市场,而个人也可以形成一个组织。 R=G代表企业应该让其经济活动所需的资源(Resources)不再受地域限制,能够取之于全球

3、(Global)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企业, 构建一个生态系统。 他尤其强调创新是互动的、迭代的,并认为其战略观是来自于对“商业民主化”的笃信。,29,普世战略观:理论与实践,当中国的企业家们正在谈论所谓的互联网思维时,国外主流的战略管理学界其实已经依稀形成了一个全新的普世战略观。 普拉哈拉德教授是一位发展和“死磕”普世战略观的战略学者,不仅仅因为他姓“普”,更是因为他有着普世情怀。 当今世界以及中国最顶尖的企业,苹果、谷歌、华为、海尔,以及TABLE,难道不都是践行着N=1和R=G这两个简单而普世的战略公式?,30,波特与互联网+,都说波特的战略学说过时了,而实际上他是最与时俱进的战略学者。 没

4、有之一! 有着千万粉丝的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教授。 他是一位与时俱进的战略学者,有种不甘人后的军人气质,这也许与其父是行伍出身不无关系。 而自己是橄榄球、棒球、高尔夫球职业级水平的运动高手。 波特当年是哈佛商学院历史上最年轻的终身教授之一。,31,波特战略三部曲,从1980年开始,他以五年一部书的非典型互联网节奏进行迭代 形成了著名的“波特战略三部曲” 竞争战略 竞争优势 国家的竞争优势 一整套影响深远的理论模型。 可以说上个世纪整个80年代以及90年代至少一半的时间,都是波特战略学说的黄金时代。,32,波特2001:战略与互联网,在人类社会刚刚进入互联网时代的上个世纪9

5、0年代后期,波特的战略理论受到了第一次大规模的挑战。 有着军人与运动员双重气质的波特,当然要亮剑了。 他在2001年3月期的哈佛商业评论上,系统地捍卫了他的战略观之普世性,战斗的檄文就直接命名为“战略与互联网”。 今日重温这篇文章,一句一句的读来,从头到尾,用笔之重,反击力度之大,真的是让人看得步步惊心。,33,波特2001:从互联网战略回归到战略本身!,在文首,波特就不客气地说: “很多人认为互联网让战略没有用了;而事实却恰恰相反”。 在文中,他更加义正言辞地辩论道:“一个产业无论是新还是旧,其产业结构上的吸引力还是由五种最基本的力量所决定的”,而“要了解信息技术对公司的影响,最基本的工具还

6、是价值链模型”。 在文末,波特还不忘继续敲打几句:“互联网发展的下一个阶段,将是一种思维上的进化,即从电子商务回归到商务本身,从互联网战略回归到战略本身”。,34,波特2014:移动互联对竞争战略的影响,波特的这篇文章有很强的前瞻性,但其影响力远没有战略三部曲给力,也许是因为2001年以后,第一次互联网泡沫破裂,从风口上掉下来的企业家们已无暇顾及战略学者冷静的声音。 于是乎,2014年11月,在央视“互联网时代”播出3个月后,波特教授与互联网业界同仁一起合作,再次提笔,在自家的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对新互联网时代的战略思考。 与上次截然不同,他表现出了拥抱互联网的热情,文章题目命名为 “智能互联的

7、产品是如何改变竞争的”。,35,波特2014:移动互联时代的“新”战略景观,这篇新文最大的特点就是“新”,他不吝笔墨,一共出现了近100个“new”。 波特在文章开门见山之处就开宗明义地指出: 智能互联的产品提供了新的完全超越传统的产业与产品界限的功能与特性 开辟了一个新的竞争时代 颠覆了整个价值链 迫使企业去重新思考其在价值链上所做的每一个活动 他进一步提醒企业家,这些智能互联的产品让企业不得不面对一个最基本的问题, “我所处的是什么行业?”,36,波特2014:将互联网融入战略的新思维,当然,波特还是波特,他在文中又再次对其产业五力模型和价值链模型在新的互联网时代进行了升级与迭代,强调了其战略理论的普世性。 一代宗师波特认为, “战略的本质就是将企业与其所处的环境结合起来” 而互联网思维不就是将互联网融入战略的新思维?,37,THANK YOU!,38,互联网+时代:一封信和一些思考 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 马旭飞 2015年6月7日 杭州 欢迎来香港 !,演讲完毕,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