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更斯与概率论的奠基(1) 摘要:惠更斯是概率论学科的奠基者之一其?论赌博中的计算?是第一部概率论著作,该书首次提出数学期望的概念,创立了“惠更斯分析法〞,第一次把概率论建立在公理、命题和问题上而构成一个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关键词:点子问题概率论惠更斯递推法数学期望 在纪元之初,民间就流行用抽签来解决人们彼此间的争端,这可能是最早的概率应用随着社会的开展,随机现象愈来愈左右着人类的生活因而在不确定性因素的情境中,寻找行为的理性规那么,使理性服从机遇的愿望成为数学家研究的课题之一直到文艺复兴时期,随机世界依然扑朔迷离、不能辨析作为研究随机现象的概率论出现在17世纪中叶,象征着概率论诞生的标志,就是克里斯蒂安惠更斯(hristianhuy-gens,1629-1695)在1657年发表的?论赌博中的计算?(nrekningatgaesfhane)一文 一、论文的来源 惠更斯1629年诞生于海牙的一个富豪之家其父知识渊博,擅长数学研究,同时又是一杰出的诗人和外交家惠更斯从小受到了父亲的熏陶,喜欢学习和钻研科学问题16岁进入莱顿大学学习,后转到布雷达大学学习法律和数学26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
数学老师范舒藤(fransvansehten)指导他学习当时的著名数学家、哲学家卡卡维(aravi)的数学著作及其哲学著作惠更斯从中感悟到数学的微妙而对数学很感兴趣1650—1666年期间,他大多时间在家中潜心研究光学、天文学、物理学和数学等领域,成果显著,一举成为当时闻名遐迩的科学家 除去在光学、天文学等领域的奉献外,惠更斯也有出众的数学才能,可谓是一个解题大师,早在22岁时就写出关于计算圆周长、椭圆弧及双曲线的论文他发现了许多数学技巧,解决了大量数学问题如他改良了计算π值的经典方法;继续笛卡尔、费马和帕斯卡的工作,对多种平面曲线,如悬链线、曳物线、对数螺线、旋轮线等都进行过研究;对许多特殊函数求得其面积、体积、重心及曲率半径等,某些方法与积分方程的积分法相似伯努利兄弟对惠更斯的研究极为佩服,尤其是约翰(jhnbernulli,1667—1748)发现旋轮线也是最速降线时甚是冲动他说:“这惠更斯等时曲线(旋轮线)就是我们正在寻求的最速降线!我感到十分惊奇!〞惠更斯在数学方面的最大奉献,就是以?论赌博中的计算?一文奠基了概率论的基矗 1654年,赌徒梅勒向当时的“数学神童〞帕斯卡(b1pasal,1623-1662)提出了其在赌场上遇到的几个不解问题。
后帕斯卡与费马(pierredeferat,1601-1665)以通信的方式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讨论,并将其推广到一般情形,这就使概率计算由单纯计数而转向更为精确的阶段,但二人都不愿意发表研究成果,故有关概率知识没有得到及时传播 1655年秋,惠更斯第一次访问巴黎他遇到罗贝瓦尔(g1p1derberval)及梅勒恩(yln),但没有见到帕斯卡和费马他获知去年有一场关于概率问题的讨论,但不知其具体解决方法及结果由于罗贝瓦尔对此问题毫无兴趣,因而惠更斯对费马和帕斯卡的讨论结果几乎一无所知 1656年4月,回国后的惠更斯自己解决了这些概率问题,并将其手稿送给范舒藤审阅,同时写信给罗贝瓦尔,寻求几个概率问题的解答此时范舒藤正在筹印其?数学习题集?,因而他建议惠更斯将此文印刷发表,并亲自替学生将该文译成拉丁文由于惠更斯没有收到罗贝瓦尔的信,便又写信给梅勒恩,并通过卡卡维将信转给费马在1656年6月22日费马的回信中,给出与惠更斯相一致的解决方案,但无证明过程此外,费马又向惠更斯提出了5个概率问题阅信后,惠更斯很快解出这些问题,并把其中2个问题收录在著作中他于7月6日将结果送给卡卡维让其转给梅勒恩、帕斯卡和费马确定解答正确与否。
卡卡维在9月28日的回信中肯定了惠更斯的解答,并给出帕斯卡与费马对点子问题的解决方案,但无证明惠更斯在10月12日给卡卡维的回信中也提出了一个无证明的解决方法 1657年3月在最后一次校订时,惠更斯将其论文增加为9个命题和5个问题,形成了?论赌博中的计算?的根本构架惠更斯还将给范舒藤的一封信作为该文的前言,这篇前言形成了全文的思想基矗他在其中明确地提出:“尽管在一个纯粹运气的游戏中结果是不确定的,但一个游戏者或赢或输的可能性却可以确定〞〔1〕可能性用的是“prbability〞,其意义与今天的概率几无差异惠更斯的这种思想使得“可能性〞成为可以度量、可以计算、具有客观实际意义的概念信中惠更斯强调了这一新理论的重要性:“我相信,只要仔细研究这个课题,就会发现它不仅与游戏有关,而且蕴含着有趣而深刻的推理原那么〞并惋惜地说“,法国的杰出数学家已经解决了这些问题,无人会把这个创造权授予给我〞其内容被编排在范舒藤之书的519-534页该书出版于1657年9月,而荷兰文版出版于1660年,英文版出版于1692年,德文版出版于1899年,法文版出版于1920年,意大利文版出版于1984年 二、创立数学期望 ?论赌博中的计算?的写作方式很像一篇现代的概率论论文。
先从关于公平赌博值的一条公理出发,推导出有关数学期望的三个根本定理,利用这些定理和递推公式,解决了点子问题及其他一些博弈问题最后提出5个问题留给读者解答,并仅给出其中的3个答案通常所谓惠更斯的14个命题,指的就是书中3条定理加上11个问题 公理:每个公平博弈的参与者愿意拿出经过计算的公平赌注冒险而不愿拿出更多的数量即赌徒愿意押的赌注不大于其获得赌金的数学期望数〔2〕 对这一公理至今仍有争议所谓公平赌注的数额并不清楚,它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但惠更斯由此所得关于数学期望的3个命题具有重要意义这是数学期望第一次被提出,由于当时概率的概念还不明确,后被拉普拉斯(p1s11delaplae,1749—1827)用数学期望来定义古典概率在概率论的现代表述中,概率是根本概念,数学期望那么是二级概念,但在历史开展过程中却顺序相反 关于数学期望的三个命题为: 命题1假设在赌博中获得赌金a和b的概率相等,那么其数学期望值为(a+b)p21 命题2假设在赌博中获得赌金a、b和的概率相等,那么其数学期望值为(a+b+)p31 命题3假设在赌博中分别以概率p和q(p≥0,q≥0,p+q=1)获得赌金a和b,那么获得赌金的数学期望值为pa+qb1 这些今天看来都可作为数学期望定义。
但对惠更斯来说,必须给出演绎证明,因当时对数学的一种公认处理方法是从尽可能少的公理推导其他内容惠更斯所给的命题1证明为: 假设在一公平的赌博中,胜者愿意拿出局部赌金分给输者假设二人的赌注均为x,胜者给输者的为a,因而所剩赌金为2x-a=b,故x=(a+b)p2 帕斯卡与费马在通信中所说的“值〞等于赌注乘以获胜的概率,因而已于概率无本质区别而惠更斯在这里将“值〞改称为“数学期望〞是一个进步(在该书荷兰版中,惠更斯仍沿用“值〞的概念) 将命题3推广便得到今日数学期望的定义因此惠更斯当之无愧是数学期望概念的奠基人 三、求解点子问题 所谓点子问题是:甲乙二人赌博,其技巧相当,约定谁先胜s局那么获全部赌金假设进行到甲胜s1局而乙胜s2局时(s1s,s2s),因故停止,赌金应如何分配才公平? 惠更斯深刻认识到点子问题的重要性,因而在其著作中有6个命题讨论了该问题命题4-7都是有关二人的点子问题,而命题8和命题9将问题推广到三人及假设干个人 惠更斯的解决思路为:赌徒分得赌注的比例等于其获胜的概率他假设赌徒在每局获胜的概率不变,且各局间相互独立这样就可以归结为一般问题: 设随机试验中某随机事件每次成功的概率为p,重复独立进行该试验假设干次,求在b次失败前取得a次成功的概率。
惠更斯认识到点子问题的关键与已胜局数无关,而与离全胜所差局数相关设甲离全胜所差局数为a=s-s1,而乙为b=s-s2,那么至多再进行的局数为a+b-1由全概率公式得一有限差分方程而解之 命题4-7分别为(a,b)=(1,2),(1,3),(2,3),(2,4) 点子问题推广后可应用于当今一些体育比赛问题如甲、乙两队进行某种比赛,每局甲胜的概率为016,乙胜的概率为014可采用3局2胜制或5局3胜制进行比赛,问哪种比赛制度对甲有利?点子问题可转化为古典概型中的三大概型之一的摸球问题即从装有个白球n个黑球的袋子中有放回摸球,求在摸到a次黑球前摸到b次白球的概率由此又可以转化为大量的应用问题二项分布、几何分布、负二项分布等常见离散型分布均可由点子问题引申出来,所以点子问题的圆满解决是概率论诞生的标志之一 当时梅勒问帕斯卡的另一个问题是:据经验知,一颗骰子连掷4次“至少出现一个6点〞的概率大于1p2;两颗骰子掷一次的结果6倍于一颗骰子掷一次的结果,那么,两颗骰子掷24次“至少出现一对6点〞的概率也应大于1p2,但赌场的经验并非如此,应如何解释?!梅勒愤怒地谴责数学,粗暴地断言,算术是自相矛盾的。
惠更斯对此也进行了深刻讨论,并将其分解成如下三个命题 命题10一颗骰子连掷多少次有利于“至少出现一个6点〞? 命题11两颗骰子连掷多少次有利于“至少出现一对6点〞? 命题12一次掷多少颗骰子有利于“至少出现一对6点〞? 惠更斯利用命题3及递推法圆满解决了上述问题 四、独创分析法 在?论赌博中的计算?的最后两个命题中,惠更斯创立了著名的“惠更斯分析法〞来解决概率问题 命题13甲、乙二人赌博,将两颗骰子掷一次,假设其点子和为7那么甲赢,为10那么乙胜,为其它点那么平分赌注试求二人分配赌注的比例 命题14a,b二人轮流掷两颗均匀的骰子,假设a先掷出7点,那么a胜;假设b先掷出6点,那么b胜b先掷,求a获胜的概率 对命题14,惠更斯的解法为:设全部赌注为t,a的期望为x,那么b的期望为t-x,那么当b掷时,a的期望为x;当a掷时,a的期望为y因每次投掷时,a的获胜概率为6p36,b的获胜概率为5/36,由命题3得5/360+31/36y=x6/36t+30/36x=y 解得x=31t/36即a获胜的概率为31/36 这个问题的求解与前面的方法不同,通过列代数方程来求解,这是惠更斯的独创,该方法后被雅可布(jabbernulli,1654—1705)称之为“惠更斯分析法〞〔4〕。
惠更斯没有给出进一步的讨论,但按其思想可得更一般解法可见,惠更斯从数学期望入手,明确给出了概率的客观意义,但他的概率计算全是通过期望来进行的从期望出发解释概率,与以概率定义期望的现代概率论恰恰相反因此,惠更斯的概率思想值得探究 五、惠更斯的5个问题 惠更斯的最后5个问题,虽也都是在形形色色的赌博机制中,计算一方取胜的概率,但在概率论诞生初期,这无疑是向同时代数学家的挑战〔5〕他说:“给我的读者(如果有的话)留下一些思考题应该是有益的,这将供他们练习或者打发时间〞 问题1两人玩掷双骰子游戏假设a掷出6点那么赢,而b掷出7点胜a先掷一次后,b掷二次,a再掷二次,如此下去直至一方获胜a与b的胜负比是多少?(答案:10355比12276) 该问题是费马在1656年6月向惠更斯提出的,显然它是命题14的推广在1656年7月6日惠更斯写给卡卡维的信中提到问题解决方案 问题2一袋中装有4个白球8个黑球,3人蒙住眼睛轮流摸球先得白球者获胜,求三人获胜的时机比 惠更斯在其1665年的笔记中给出问题答案为9∶6∶4 问题3有40张牌,每种花色10张甲同乙打赌他能抽出花色不同的4张牌,每人投的赌注应是多少?(答案:1000∶8139) 这个问题由费马在1656年6月向惠更斯提出,在1656年7月6日惠更斯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