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案10地壳物质循环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83756803 上传时间:2021-06-13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5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练案10地壳物质循环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练案10地壳物质循环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练案10地壳物质循环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练案10地壳物质循环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练案10地壳物质循环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练案10地壳物质循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练案10地壳物质循环(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练案10 地壳物质循环 本练案共13小题,用时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图1.2-5-7中右图表示“巨蟒出山”风景,它是江西三清山标志性景观,海拔1 200余米,相对高度128米,是由风化和重力崩解作用而形成的巨型花岗岩石柱。左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结合相关知识回答12题。,1.形成“巨蟒出山”风景的岩石属于左图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1.B(材料中告知形成“巨蟒出山”风景的岩石为花岗岩,属于岩浆岩;左图中乙为岩浆岩,甲、丙为变质岩和沉积岩,丁为岩浆。),2.该景观形成的地质作用有( ) 岩浆侵入 地壳运动 外力作用 火山喷发 A. B

2、. C. D.,2.A(依据材料中信息可判断其形成过程为:首先岩浆侵入形成岩浆岩,然后地壳上升运动出露地表形成高山,最后受外力作用形成如此形状。),自然界鬼斧神工,形成了许多天然的“桥”,图1.2-5-8是由侵蚀作用形成的几座“天生桥”。读图,回答34题。,3.以上“天生桥”所在地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 ) A. B. C. D.,4.喀斯特溶蚀桥的形成与下列哪些物质循环有关 ( ) 地壳物质循环 碳循环 水循环 氮循环 A. B. C. D.,3.B(黄土桥是两个陷穴之间由于地下水流的串通,并不断扩大其间的地下通道,残留在两陷穴间顶部的土体呈现桥形,故称黄土桥,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喀斯特

3、溶蚀桥是由于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海蚀桥是海水侵蚀的结果;风蚀桥和风力侵蚀有关。),4.C(喀斯特溶蚀桥是喀斯特地貌区石灰岩在流水溶蚀作用下形成的,是碳酸钙和水以及二氧化碳作用生成碳酸氢钙的过程。故其形成与地壳物质循环、碳循环、水循环均有关。),如图1.2-5-9:为石灰岩,为页岩,、为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两种岩石发生变化,形成的新岩石。据此回答56题。,5.、岩石形成的地质作用分别为( ) A.流水沉积固结、风力沉积固结 B.化学沉积固结、流水沉积固结 C.变质作用、岩浆冷却凝固 D.风力沉积固结、流水沉积固结,56.BB(石灰岩和页岩都是沉积岩,其中石灰岩是大气中大量的二氧化碳沉积到海洋中与海

4、水中丰富的钙离子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即是经化学沉积作用形成的;是石灰岩经变质作用形成大理岩。),图1.2-5-10为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其中b类岩石形成于地下,c类岩石形成于地表。读图,回答78题。,6.岩石的形成,需具备的条件有( ) 高压石灰岩分布 岩浆活动风化侵蚀作用强 A. B. C. D.,7.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a为沉积岩 B.c为侵入岩 C.d为岩浆岩 D.e为变质岩 8.图中各个数码对应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 A.为冷却凝固作用 B.为重熔再生作用 C.为外力作用 D.为变质作用,78.DA(本题组考查岩石圈物质循环。根据沉积物的位置可先判断出d为沉积岩,进而判断出e为

5、变质岩,最后判断出a、b、c分别是岩浆、侵入岩、喷出岩。根据岩石的形成过程可判断出、分别是上升冷凝作用、隆起、外力作用、固结成岩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作用。),我国黑龙江省德都县五大连池火山,在公元1719年1721年间,曾先后喷发数次。据宁古塔记略中记载:“于康熙五十九年六、七月间,水荡周围三十里,忽烟火冲天,其声如雷,昼夜不绝,声闻五、六十里,其飞出者皆为黑石、硫黄之类。终年不断,热气迫人三十余里。”读图1.2-5-1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911题。,9.形成“黑石”的物质来自于地球内部圈层中的( ) A.地壳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地核 10.飞出的“黑石”属于( ) A.

6、沉积岩 B.变质岩 C.岩浆岩侵入岩 D.岩浆岩喷出岩 11.下列有关岩石形成和相互转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类岩石是由岩浆喷出地表后冷却凝固形成的 B.甲类岩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可转化为乙类岩石 C.乙类岩石可以在地壳深处重熔再生为新的岩浆 D.丙类岩石经过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而形成,911.BDC(本题组以五大连池火山形成为切入考查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第9、10题,“黑石”是火山喷发物,是岩浆喷发冷却形成的,为岩浆岩喷出岩。地球内部的岩浆主要来自于上地幔中的软流层。第11题,图中甲类岩石属于岩浆岩侵入岩,丙类岩石属于岩浆岩喷出岩,乙类岩石属于沉积岩,故A、D两项错误;甲类岩石在高温

7、高压下会变质形成变质岩,而乙为变质岩,故B项错误。),二、综合题(共56分) 12.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简略图1.2-5-12,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岩石类型名称: A_;B_;C_。 (2)图中序号代表的地质作用: _,_。 (3)C岩石的形成过程中,地面有时会发生_活动和_。 (4)和两种地质作用,其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是_(填数码)。,(5)正确反映三大类岩石互相转化的模式图是( ),(6)根据C处岩层放大图回答下面三题。 各岩层、岩体的生成时代按由老至新的顺序依次是( ) A.火成岩1、沉积岩1、沉积岩2、火成岩2、沉积岩3 B.沉积岩3、火成岩1、火成岩2、沉积岩2、沉

8、积岩1 C.沉积岩3、火成岩1、沉积岩2、火成岩2、沉积岩1 D.沉积岩3、沉积岩2、火成岩1、火成岩2、沉积岩1 喷出地表的火成岩为喷出岩,没有喷出地表的火成岩为侵入岩,有关图中岩石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火成岩1为喷出岩 B.火成岩2为喷出岩 C.火成岩1、火成岩2都为喷出岩 D.火成岩1、火成岩2都为侵入岩,12.(1)变质岩侵入岩喷出岩(火山岩) (2)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外力作用)变质作用 (3)岩浆(火山)地震 (4) (5)C (6)DBD,花岗岩、砂岩和石英岩分别属于( ) A.变质岩、岩浆岩和沉积岩 B.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 C.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 D.岩浆岩

9、、沉积岩和变质岩,本题以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为切入点,重在考查读图能力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第(1)题,地球内部的岩浆,在岩浆活动过程中上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在地壳内部冷凝形成的为侵入岩,喷出地表冷凝形成喷出岩。已生成的岩石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故A为变质岩,B为侵入岩,C为喷出岩(火山岩)。第(2)题,图中由沉积岩到变质岩应为变质作用;各种岩石到沉积岩应为外力作用。第(3)题,岩浆活动地带可能会有岩浆(火山)活动和地震。第(4)题,是外力作用,其能量主要是来自地球外部,如太阳辐射。是内力作用,其能量主要是来自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的衰变。第(5)题,解题的关键在于两个方面:岩浆只能形成岩浆岩,不能直接形成其他类岩石。岩浆岩也只能是岩浆冷却凝固而成,其他岩石不能直接转化为岩浆岩。第(6)题,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明确以下几点:一般来说,大致呈水平状态的沉积岩层,越向下岩层越老,越向上岩层越新。侵入岩穿过某岩层,则说明该侵入岩是后来侵入的,岩层较新。火山溶岩喷出地表,形成火山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