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物理总复习课后作业课件:第八章 运动和力 (共26张PPT)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83756724 上传时间:2021-06-13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3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中考物理总复习课后作业课件:第八章 运动和力 (共26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19年中考物理总复习课后作业课件:第八章 运动和力 (共26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2019年中考物理总复习课后作业课件:第八章 运动和力 (共26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2019年中考物理总复习课后作业课件:第八章 运动和力 (共26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2019年中考物理总复习课后作业课件:第八章 运动和力 (共26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中考物理总复习课后作业课件:第八章 运动和力 (共26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中考物理总复习课后作业课件:第八章 运动和力 (共26张PPT)(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部分 教材梳理,第八章运动和力,课后作业,考点1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 1. (2018金华)2018年2月22日,在短道速滑男子500米决赛中,武大靖为中国赢得平昌冬奥会首枚金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把冰刀磨得很锋利,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B. 冲过终点后不能立即停止滑行,是因为运动员具有惯性 C. 以滑行中的运动员作为参照物,观众是静止的 D. 运动员用力蹬冰面就会向前运动,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2. (2016厦门)动车从启动到离站的过程,其惯性( ) A. 先不变后变大 B. 保持不变 C. 先变大后不变 D. 逐渐变大,B,B,3. (2018武汉)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

2、物体的惯性.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标枪运动员通过助跑提高成绩,利用了运动员自身的惯性 B. 紧固锤头时撞击锤柄的下端,利用了锤柄的惯性 C. 拍打窗帘清除上面的浮灰,利用了窗帘的惯性 D. 将脸盆里的水泼出去,利用了水的惯性 4. (2018杭州)大游轮向东匀速直线行驶,小金面朝游轮前进方向,在游轮上的A位置竖直向上起跳,落下时的位置在(不计空气阻力)( ) A. A位置的东侧 B. A位置的西侧 C. A位置 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D,C,5. (2018广州)向前直线行驶的车内,小明给小芳连拍两张照片如图K1-8-1所示,拍照过程中车可能( ) A. 向西加速 B. 向东加

3、速 C. 向西减速 D. 向东减速,C,6. (2018衡阳)如图K1-8-2所示,若小球向右摆动到最低点时,绳子断裂且假设所有力同时消失,此后,小球的运动情况是( ) A. 匀速直线下落 B. 匀速直线上升 C. 匀速直线斜向上运动 D. 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D,7. (2017龙岩)如图K1-8-3,悬挂于O点的轻绳下端系有小球,不计阻力,它在竖直平面内的A、B两点之间来回自由摆动,当小球从A点摆动到B点时,若一切外力突然消失,则小球将( ) A. 在B点保持静止 B. 沿AB弧的切线斜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C. 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D. 竖直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A,8. (2

4、018河南)如图K1-8-4所示,上表面水平且光滑的小车上有A、B两个物体,两物体与小车以相同的速度一起向右匀速运动. B在A的正前方,B的质量小于A的质量. 假设小车的上表面足够长,不计空气阻力,小车遇到障碍物突然停止后,A、B两物体_(填“会”或“不会”)相撞,原因是:_.,不会,A、B都具有惯性,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9. (2018眉山)如图K1-8-5所示,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观察将毛巾、棉布分别铺在水平木板上和只有木板的三种情况下,让小车分别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研究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 (1)实验中每次均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的目的是:使小车每次在水平

5、面上开始滑行时速度大小_(填“相等”或“不相等”).,相等,(2)实验中改变小车所受阻力大小,是通过改变_ _来实现的. (3)实验中发现小车在毛巾表面滑行的距离最近;在棉布表面滑行的距离较远;在木板表面滑行的距离最远. 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_(填“快”或“慢”). (4)推理:如果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受到的阻力越来越小,直到变为零,它将做_. (5)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了牛顿第一定律,所以牛顿第一定律虽然不是直接由实验得出的,但是是通过符合逻辑的_得出的正确结论. (6)牛顿第一定律告诉了我们物体的运动_(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

6、持,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_不变的性质.,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慢,匀速直线运动,推理,不需要,运动状态,考点2 二力平衡 10. (2018天津)如图K1-8-6所示,用线将灯悬挂在天花板上. 当灯静止时,灯所受拉力的平衡力是( ) A. 线所受的重力 B. 灯所受的重力 C. 灯对线的拉力 D. 线对天花板的拉力,B,11. (2018江西)如图K1-8-7所示,王爷爷推着失去动力的汽车在平直道路上匀速前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汽车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 汽车所受的推力与地面对汽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C. 汽车所受的重力与汽车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7、D. 汽车对王爷爷的推力与地面对王爷爷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12. (2018泰州)如图K1-8-8所示,在水平桌面上匀速拉动木块做直线运动. 木块受到的拉力和_力是一对平衡力,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木块的_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是由_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13. (2016六盘水)如图K1-8-9所示,用F=80 N的力把重G=24 N的物体压在竖直墙壁上静止不动,这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_ N.,摩擦,支持,木块,24,14. (2017扬州)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活动中. (1)如果物体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且处于_状态,说明这两个力是相互平衡的.由此,小明提出,

8、能否利用如图K1-8-10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静止,(2)小华认为,若采用小明的方案,必须测出物体所受的_和_的大小来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在小明的方案中,只能根据相互作用的关系直接测出_的大小,在未知二力平衡条件的前提下,另一个力无法直接测量,所以这一方案无法实施下去. (3)为此,两位同学不断改进并先后设计了三个实验方案,如图K1-8-10乙所示,请你判断出他们改进的先后顺序:_(用字母表示),这样的改进是为了减小_对实验的影响. (4)如图K1-8-10丙,是最终确认的实验方案.此方案中,由于_,故卡片的重力可忽略不计.,重力,拉力,拉力,BAC,阻力,卡片的重力远小于

9、钩码的重力,考点3 力和运动 15. (2017黄石)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互相不接触的物体,彼此间也可能发生相互作用 B. 竖直向上抛出的物体,上升时肯定还受到向上的作用力 C. 物体只要受力越大,就会运动越快;如果不受力,物体很快会停下来 D. 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16. (2018长沙)据统计,造成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超速行驶,因为超速行驶的汽车刹车时,需要行驶更远的距离才能停下来. 关于汽车刹车后还继续向前行驶一段距离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刹车后,汽车没有受到摩擦力 B. 汽车具有惯性 C. 刹车后,汽车的惯性减小 D. 刹

10、车后,汽车所受的力平衡,A,B,17. (2016 钦州)一小车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加速直线运动,撤去拉力F后,小车将( ) A. 继续做加速运动 B. 加速一段时间后再做匀速直线运动 C. 做减速运动,直至速度为零 D. 做匀速直线运动 18. (2016黔东南)在下列事例中,受平衡力作用的物体是( ) A. 正在圆形轨道上运动的过山车 B. 腾空而起加速上升的火箭 C. 减速进站的火车 D. 正在匀速上升的电梯,D,D,考点4 摩擦力 19. (2016无锡)教室的门关不紧,常被风吹开.小明在门与门框之间塞入硬纸片后,门就不易被风吹开了.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 门

11、被风吹开是因为门没有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B. 门没被吹开是因为风吹门的力小于摩擦力 C. 塞入硬纸片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 D. 塞入硬纸片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 20. (2018长春)下列实例中增大摩擦的方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 举重运动员手涂防滑粉 B. 足球守门员戴防滑手套 C. 长跑运动员的鞋底有花纹 D. 自行车运动员捏闸刹车,C,D,21. (2018武汉)在做“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有的同学提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有关. 要做这项研究,可选取图K1-8-11中的两个实验是( ) A. 甲与乙 B. 甲与丁 B. 乙与丙 D. 丙与

12、丁,B,22. (2018杭州)如图K1-8-12,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重30 N的物块在AB段受F=10 N的水平拉力作用,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到B点时撤去水平拉力,物块仍继续运动,到C处静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AB段物块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大小为10 N B. 在AB段物块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大小为20 N C. 在BC段物块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大小为10 N D. 在C点物块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大小为30 N,C,23. (2018泰安)如图K1-8-13所示,在水平拉力F1=10 N作用下,木板甲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向右运动,同时物块乙相对于地面静止,已知此时

13、墙壁对物块乙的拉力F2=4 N. 则木板甲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是_N.,6,24. (2018盐城)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小明用完全相同的木块分别做了如图K1-8-14所示的甲、乙、丙三个实验. (1)将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使木块做_运动,此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甲、乙两个实验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有关;_两个实验说明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匀速直线,压力大小,甲、丙,(3)小明认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接触面的面积有关,于是他在上述用实验的基础上,将木块沿竖直方向切成两部分继续进行实验,将测得

14、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由表中数据验证了自己的猜想,这种做法_(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_.,错误,没有保持压力大小相同,【能力提升】 25. (2016天津)直升机沿竖直方向匀速升空时,在竖直方向受到升力F、重力G和阻力f,下面关于这三个力的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FG+f B. FG-f C. F=G+f D. F=G-f 26. (2017宜昌)用2 N的拉力拉着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突然将拉力增加到5 N,则此时木块受到桌面的摩擦力大小为_N,木块做_(填“加速”“匀速”或“减速”)运动.,C,2,加速,27. (2017台州)在学习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后,小柯还

15、是认为:重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于是张老师用如图K1-8-15装置与他一起实验. 步骤一:将铁块放在木板上,往沙桶中加入一定量细沙,使力传感器的示数为5.00 N,水平向左拉动木板,读出拉力传感器的示数并记录.,步骤二:换用质量不同、粗糙程度和底面积都相同的铁块,重复步骤一,记录结果如下表: (1)第1次实验中铁块受到的摩擦力为_N. (2)实验中能否用钩码代替细沙?并说明理由.,2.10,实验不能用钩码代替细沙,钩码的质量是固定的,不能连续变化,细沙的质量可以连续变化,方便控制铁块对水平木板的压力.,(3)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 _. (4)小柯认为:该实验中压力传感器的上表面要尽量光滑,否则会使拉力传感器的读数偏大,你认为他的说法是否合理,为什么?_ _.,在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大小相同,小柯的说法不合理;铁块与压力传感,器不接触,压力传感器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对实验无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