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备考: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落地课件(共44张PPT)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83755781 上传时间:2021-06-13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6.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备考: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落地课件(共44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高三历史备考: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落地课件(共44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高三历史备考: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落地课件(共44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高三历史备考: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落地课件(共44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高三历史备考: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落地课件(共44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备考: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落地课件(共44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备考: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落地课件(共44张PPT)(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落地 以时空素养的考查及其教学为例,2018.9.8,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蕴 二、核心素养考查特点时空素养为例 (一)时间素养考查特点 (二)空间素养考查特点 三、时空素养有效落地的教学实践,历史学科 核心素养,历史 解释,家国 情怀,时空 观念,史料 实证,唯物 史观,教育观念的改变: (1)人才观 (2)课程观 (3)知识观 (4)教材观,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蕴,时间素养在教学中的误区举例: (1)认为时间就是自然时间,忽视了时间的社会属性; (2)认为时间与人的意识没有必然联系,忽视时间和意识的融合; (3)关注时间的流变性,但线性视角认识历史发展; (4)

2、忽视时间特殊性、普通性与普遍性的联系; (5)教学中重时间记忆,忽视时间的多元理解。,空间素养在教学中的误区举例: (1)认为历史空间就是地理空间,而忽视了空间的社会属性; (2)认为空间是固定不变的,忽视了空间的对比性、动态性和系统性; (3)重视空间定位,而忽视了空间中各现象的关系; (4)认为空间和时间是分离的,忽视了时空的内在联系; (5)教学中重地域记忆,忽视空间的多元联系。,时空观念素养内涵要素图示,二、核心素养考查特点时空素养为例 (一)时间素养考查特点,1.突出考查历史意识与历史思维 2.注重在长时段大时代视野中理解和解释历史 3.以特殊性时间为基础,突出考查普通和普遍意义时间

3、 4.与空间观念融合,突出时空多元联系,(2018年全国卷III25)表1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表1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1.突出考查历史意识与历史思维,(2018年全国卷I42)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并说明乡约制度的积极作用。(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末城镇乡地方自治的历史背景。(9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村民自治的意义。(4分) (1)变化:宋以道德教化为主,明清增加了宣讲“圣谕”的内容;(3分)乡约组织从

4、民间自发建立到由地方官吏推动设立。(3分) 积极作用: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加强基层社会治理;(2分)有利于发展生产;(2分)促进了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的传播。(2分) (2)内忧外患;(3分)西方民主思想传播;(3分)清末新政,改革政治制度。(3分) (3)改革基层社会治理制度,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乡村治理的创新,国家治理体系的健全;推动基层民主,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4分),2.注重在长时段大时代视野中理解和解释历史 (1)通过透析发展趋势和展现阶段特征,对历史形成多元认识 (2)拓展核心知识的认知边界,从横纵联系角度建构完善知识结构体系 (3)通过历史流变考查史证和解释素养,(2018

5、年全国III卷26)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 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 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 C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 D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2018年全国II卷26)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强化宰

6、相参政议政职能,(2018年全国I卷25)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2018年全国III卷47) (1)根据材料,概括唐宪宗平定“跋扈”藩镇的原因。(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宪宗作为中兴之君,与唐太宗历史功绩的共同之 处。(6分),(2018年全国I卷26)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

7、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这反映出当时 A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B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 C雇佣劳动已经普及 D盐业专卖制度解体,3.以特殊性时间为基础,突出考查普通和普遍意义时间,4.与空间观念融合,突出时空多元联系,二、核心素养考查特点时空素养为例 (二)空间素养考查特点,1.突出特定空间在历史发展中的价值 2.以空间位置或形态反映社会关系状况 3.通过空间流变凸显人的活动与空间相互影响 4.注重运用空间对比揭示文明(化)的差异性 5.与时间观念融合,系统性地揭示时空多元联系,1.突出特定空间在历史发展中的价值 (2018年全国卷III第41题) (1)根据材料并

8、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上海和曼彻斯特发展成为近代大都市的相同因素。(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中期以后上海相对于曼彻斯特的有利发展条件。(10分) (1)因素:交通便捷;工商业的发展,工业化的推动;制度突破。 (2)条件:内河主航道入海口;沿海港口城市;中西文明交汇;近现代民族工业的基础;持续的规划建设;浦东新区的开放和开发;国家发展战略推动。,2.以空间位置或形态反映社会关系状况,(2018年全国卷III32)公元前5世纪,雅典公民获得更多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公民的成功“依赖于在大型公共集会上谈话、论辩与说服的能力”。据此可知,在当时雅典 A公民必须能言善辩 B参政议政十

9、分活跃 C民主政治出现危机 D内乱引发思想纷争 (2018年全国卷III33)18世纪前半期的法国,先前往来于凡尔赛宫的思想家、文学家、戏剧家们,开始热衷于参加沙龙聚会,讨论的话题广泛,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信仰和礼仪,思想极为活跃,上流社会不少人也乐于资助他们。这表明 A启蒙思想逐渐流行 B宫廷文化普及到民间 C专制主义已经衰落 D贵族与平民趋于平等,(2018年全国卷II33)图6可以用来说明,奴隶贸易,图6 A是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手段 B促成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 C导致“日不落帝国”的产生 D因白银开采的需要达到极盛,3.通过空间流变凸显人的活动与空间相互影响,(2018年全国卷III24)据

10、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图7。据此可知,战国以前,图7 A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 B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 C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 D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2018年全国卷I第42题) 材料 英国作家笛福创作的小说鲁宾逊漂流记出版于1719年,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世界近代早期的重大历史现象,小说梗概如下: 鲁滨逊出生于英国一个生活优裕的商人家庭,渴望航海冒险。他在巴西开办了种植园,看到当地缺少劳动力,转而去非洲贩卖黑奴。在一次航海途中,鲁滨逊遇险漂流到一座荒岛上。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制造工具,种植谷物,驯养

11、动物,经过十多年,生活居然“过得很富裕”。宗教信仰是支撑鲁滨逊的重要力量,且是“在没有别人的帮助和教导下,通过自己阅读圣经无师自通的”。后来,鲁滨逊救出一个濒临被杀的“野人”,岛上居民也有所增加,整个小岛是他的个人财产。鲁滨逊获救回国后,还去“视察”过他的领地。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早期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示例: 情节:鲁滨逊遇险漂流到海岛上,在那里建立了自己的领地。 历史现象:这一情节反映出近代早期的西欧殖民扩张。 概述和评价:近代西方殖民扩张始

12、于新航路开辟,在亚非拉地区依靠武力等方式强占殖民地,掠夺财富,进行移民,开展贸易。殖民扩张掠夺的大量财富流入西欧,为资本主义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给遭受侵略的地区和人民造成极大灾难,客观上带动了世界市场的发展。,考查点,与教材关系,史学前沿理论与观点,具体的知识点(比较),具体的知识结构,解释某历史现象,完全超越教材,教材知识隐性联系,教材知识只是一种解释,除教材内容外还有多元联系,全国卷开放性试题考查演变图示:,(2017年全国卷I42)材料 表4,表4为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13、(2018年全国卷III42) 材料 表4 东汉史学家班固所撰汉书古今人表中的部分人物及相应等级,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对表4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现象解释 观点论证,4.注重运用空间对比揭示文明(化)的差异性,(2018年全国卷I28)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 A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 B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 C

14、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 D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 (2018年全国卷II29)1923年底,孙中山认为:“俄革命六年成功,而我则十二年尚未成功,何以故?则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前此因无可仿效。法国革命八十年成功,美国革命血战八年而始得独立,因均无一定成功之方法。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其意在 A走苏俄革命的道路 B放弃资产阶级代议制 C加强革命的领导核心 D改变反封建的斗争目标,5.与时间观念融合,系统性地揭示时空多元联系,(2018年全国卷II35)20世纪6070年代,法国、联邦德国和意大利北部原本落后的农村迅速实现了机械化,数百万农民成了相对富裕的农场主。这一变化的原因

15、是 A马歇尔计划开始发挥作用 B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推动 C西欧社会福利制度的确立 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2018年全国卷III27)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谑称:“老童(生)、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当时 A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 B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 C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 D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三、时空素养有效落地的教学实践,(一)怎样确定教学的重点与构建教学结构,命题者 教师 学生,高考已考及可能命题的空间 核心知识及其演变(隐性知识) 新课标内容及其理念 史学热点 教

16、学惯性与学生已有知识情况,唐宋史近三年已考重点内容与角度: 政治方面,主要考查皇权的加强与制约因素,中枢制度的演变,科举制的演变及影响因素,乡村治理与乡约。 经济方面,主要考查南北经济的发展与互动,土地制度演变情况。 思想文化方面,主要考查对外文化交流,医学成就等。,不足: 平均用力 结论为主 视角单一,(二)时空素养培育的教学实践 1.重视时空信息载体在教学中的运用 2.在长时段、大时代视野下审视历史流变与丰满知识结构 3.在特定时空境遇中注重历史的多元联系,形成整体性、系统性认识 4.由特殊时间意义衍生出普通时间、普遍时间意义 5.突出新课程中新视野内容 6.在答题训练中渗透时空观念思维模式,1.重视时空信息载体在教学中的运用 (1)时间时间轴 (2)空间地图 熟悉不同类型地图的观察方法,透视地图信息背后的意义 感知历史主体或历史事物位置关系的变化及其空间特点,A.路线图:如具体的行动路线是什么?为什么采用这样的路线?这样路线的价值?等,唐前期(699年)疆域和边疆各族分布图,B.疆域图:如疆域四至情况?前后时期疆域的变化及其原因?边疆民族间的关系及与中央政权的关系?疆域内的地方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