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及试题 (全册)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8375182 上传时间:2017-11-14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4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及试题 (全册)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及试题 (全册)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及试题 (全册)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及试题 (全册)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及试题 (全册)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及试题 (全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及试题 (全册)(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八年级历史上册 知识点梳理与总结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复习目标:1、 掌握四次侵华战争爆发的原因、经过、影响;左宗棠如何收复新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影响。2、学会归纳对比:四次战争、三个条约、数次罪行、民族英雄、两次农民运动等复习重点:1、林则徐虎门销烟、 南京条约内容及危害,2、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及列强侵华罪行,3、左宗棠收复新疆,4、黄海大战中民族英雄邓世昌的英雄事迹;马关条约的内容与危害。5、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辛丑条约与危害。 课前预习:知识梳理 第 1 课 鸦片战争1林则徐虎门销烟- 禁烟运动达到高潮原因: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鸦片的输入的危害:白

2、银大量外流,加剧了中国的贫弱,摧残吸食者的体质,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时间:1839 年 6 月 3 日-6 月 25 日(6 月 3 日国际禁烟日 6 月 26 日国际反毒日)过程:1839 年 3 月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进行暗访密查,缉拿烟贩,收缴鸦片。6 月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意义: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影响:虎门销烟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直接原因。P3青少年对毒品应持态度:珍爱生命,拒绝毒品,远离毒品,进行力所能及的宣传活动;依法律己,决不吸食、注射毒品;积极同各类毒品犯罪行为作斗争。2

3、鸦片战争的爆发(道光帝)根本原因:19 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P1 。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 直接借口:保护鸦片走私时间:1840 年 6 月-1842 年 8 月 P3战争经过略 爱国官员 关天培中国近代牺牲的第一位清军将领。见课本第 4 页画像。结果:1842 年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2条约中英南京条约内容:割 :赔款 元;开放 五处通商口岸(五个通商口岸的地理位置) ;英商 的税款,中国须同 国商定。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 社会逐步沦为 社会(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鸦片战争成为是中国 史的开端。P4鸦片战争中

4、国战败的原因:主观原因:清政府政治腐败;中国封建制度经济落后;中国军事技术和装备落后;清朝统治集团军事指挥失当。客观原因:英国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资本主义经济发达,力量雄厚,科技先进。根本原因: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西方资本主义。注意 重要问题 西方某历史著作认为:林则徐虎门销烟,导致了鸦片战争的爆发,如果没有虎门销烟,鸦片战争就不会爆发。 这一观点你赞成吗? 请结合史实说明 。这一观点不对 林则徐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正义行为 英国殖民者以此为借口,发动了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决不是偶然事件,而是历史的必然性 因为工业革命后,英国工业发展水平很高,资产阶级为了开辟国外市场,

5、推销工业品 掠夺廉价工业原料 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中国。 第 2 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1. 第二次鸦片战争 原因: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 ,扩大侵略权益。时间:1856 年 10 月-1860 年 10 月 侵略者: 联军为主凶,为帮凶。列强的罪行英法联军1860 年 10 月占领北京火烧 沙俄趁火打劫 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 平方千米。其中 是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条约。P8 表背会第二次鸦片战争影响(危害):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2、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太平天国运动时间:1851-1864 年领导者: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6、起义军称“ 太平军 ”3过程:抗击洋枪队:1860 年,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成立“洋枪队”,由美 国人 统领;1860 年, 大捷,大败洋枪队;1862 年 9 月, 战役中,击毙华尔;失败:1864 年由于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天京陷落,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被镇压下去。第 4 课 甲午中日战争 时间:1894-1895 年初背景:1894 年,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 、称霸 的梦想,发动侵华战争。主要战役:黄海海战:邓世昌率领致远舰冲向敌舰与 200 余名战士壮烈牺牲。 辽东半岛战役:旅顺大屠杀 威海卫战役: 威海卫溃败,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著名爱国将领 民族英雄 。见课本第 16 页导人

7、框。 “此日 , ”结果: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失败后,1895 年 4 月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马关条约其内容:清政府割让 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 两;允许日本在中国 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影响:大大加 。P17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清政府政治腐败,妥协退让,经济落后,军备不足,装备落后。第 5 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义和团运动 原因: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加剧 民族矛盾空前激化。 斗争对象: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运动中心:京津地区 主要战役:廊坊战役。 结果:在清政府和八国联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了。 性质及意义:是一场反帝爱国农民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阴谋。 二、八国联军

8、侵华战争1、背景:1900 年春,义和团运动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了镇压义和团的反帝爱国运动 P20 侵略者:英、美、俄、日、法、德、意、奥(西摩尔率领)时间:1900.6- 1901 年,2、过程:义和团奋勇抵抗,侵略军被义和团围困于廊坊,狼狈逃回天津,8 月中旬攻占北京,所到之处,无恶不作烧杀抢劫。3、主要侵略罪行:a 攻占天津、北京 北京第二次遭受洗劫 b 镇压义和团运动44、结果:清政府被迫同 11 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 条约 ,其内容:清政府赔偿白银 两以海关等税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 参加反 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 驻扎在北京到 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

9、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5、影响: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 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 社会。P22注意 重要问题:1、 辛丑条约签订后 有人指出 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 这种说法是否有道理 为什么?答: 这种说法有道理。通过辛丑条约列强对中国进行了又一次骇人听闻的经济掠夺。并使清政府完全置于帝国主义的军事监督和武力控制之下, 按条约要求,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使清政府官员变成了帝国主义的“守土官长” ,慈禧更是对洋人言听计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说明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清廷已成“洋

10、廷”) 。2、列强两次攻占北京的时间战争军队和罪行课中实施:单元小结:1、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三个关键条约和影响。1842 年中英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95 年中日马关条约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1901 年辛丑条约 ,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三大条约总结:名称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签订国家(时间)时间 战争 军队 罪行第一次第二次5内容影响近代中国不平等条约之最:(1)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2)赔近代中国不平等条约之最款最多的不平等条约:(3)割地最多的不平等条约:(4)标志列强开

11、始通过资本输出掠夺中国的不平等条约:3、单元感悟:(1) 、外国列强的侵略、没落的封建专制制度和综合国力的衰弱是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2) 、帝国主义之所以不能是因为中国人民的抗争;(3) 、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4、从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得到启示: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家强盛才能维护领土完整和主权的独立;(中华民族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努力增强综合国力才能立于民族之林) 。清政府腐败无能;帝国主义本质是侵略;中国近代是一部屈辱史、斗争史。链接中考:(2012山东泰安)15右图是某城市的一座雕塑,寓意中国人民禁烟运动的伟大胜

12、利,其主题是“怒折烟枪” 。整个枪杆两头朝下、中间向上,裂开的一侧形成犬牙状的尖锐裂口,愤怒地直刺蓝天。该城市是( )A上海 B南京 C福州 D虎门(2012山东泰安)16. 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个“大葡萄叶” ,可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地区的割让,变成了一只“大公鸡” 。版图的变化与哪国有关?( )A美国 B日本 C英国 D俄国(2012山东泰安)17在中国近代史上,某不平等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极大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该条约是( )(2012山东泰安)62 材料一图一 1842 年中英双方在英国军舰上签约的场景 图二 1900 年炮火燃烧下的北京城6(1) 材

13、料一中的两幅图片是中华民族屈辱的缩影和见证,它们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社会性质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2 分)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6-9 课)复习目标:1、掌握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为摆脱列强侵略实现国家独立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并进行分析、评价。2、认识“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复习重点:a 洋务运动的概况、作用。b 戊戌变法的概况;c 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 辛亥革命的意义d 新文化运动(时间、代表人物、两面大旗、主要阵地、内容、影响)课前预习:复习任务:结合教材、综训等完成本单元知识梳理,要多复习、巩固!第 6

14、 课 洋务运动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内忧是太平天国运动,外患是指第二次鸦片战争。)2、目的:师夷长技以自强 既利用西方 、富国强兵维护 的统治。3、时间:19 世纪 60 年代到 90 年代。 4、口号 前期“ ” 后期“ ”5、代表人物:奕 (中央) ,曾 ,李 ,左 ,张 (地方)6、内容或主要活动:(1)前期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军事工业。如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2)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3)从70-80 年代筹建了南海、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4)创办新式学堂。 注意:a 曾国藩的安庆内军械所 是中近第一个兵工厂 是洋务派仿7造西式船炮的开端。b 曾国藩 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 是洋务派开办的最大近代军事工业 见书第 28 页 c 左宗棠在福州马尾创办的福州船政局 是中近第一个交通企业 也是当时远东第一大船厂 见第 29 页插图d 创办新式学堂作用: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