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word版 含答案)

上传人:卷**** 文档编号:183745240 上传时间:2021-06-1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93.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word版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21年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word版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21年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word版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21年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word版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21年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word版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word版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word版 含答案)(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年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基础知识综合1校团委组织同学们走进上宅文化遗址展览馆,了解平谷悠久的历史。阅读下面展示牌上的文字,完成小题。位于燕山余脉南侧京东平谷的上宅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期(前70世纪前50世纪)的早阶段,与东北地区的早期文化在各自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较为密切的联系,早于“红山文化”。这里出土的石器、陶器都具有鲜明特征,器物群的早晚发展序列明显,构成了平谷地区独特的文化内涵,为建立北京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的文化序列增添了详实资料, 。上宅遗址具有北京地区较早的原始农业萌芽,对北京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先民的生活习俗、社会关系、生产力发展水平

2、以及北京东部地区自然环境的变化、原始农业的产生、原始聚落的形成等学科综合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上宅遗址是一部能代表北京东部地区独具特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的档案,具有综合研究价值。(摘自百度百科,有删改)(1)团支书作为文物讲解员,对展览馆展示牌上两个汉字的读音产生疑问,请你帮他选择全都正确的一项(_)A.供(n) 档(dng) B.供(n) 档(dng)C.供(gng) 档(dng) D.供(gng) 档(dng)(2)两个同学对展示牌横线上应填语句产生争议,请你帮助他们选出最恰当的一项(_)A.也为研究中国北方地区尤其是燕山以南区域与东北地区早期文化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线索B.也为中国北方地区尤其

3、是燕山以南区域与东北地区早期文化关系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C.也为研究中国北方地区尤其是东北地区与燕山以南区域早期文化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线索D.也为中国北方地区尤其是东北地区与燕山以南区域早期文化关系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2下面是一位同学找来的一段推介平谷山水的文字。阅读这段文字,完成小题。平谷的山,均为浅山丘陵,虽不巍峨,但自有它的特色。大峡谷的山,将悠谷深潭环绕其中,胜在险峻;石林峡的山,如林木争高,互相轩邈,胜在奇崛;老象峰的山,似巨象投影,身姿矫健,胜在传神平谷的水,皆属海河流域,虽不奔涌,但更有它的滋味。金海湖的水,碧波荡漾,如金色大海,可品其广博;湖洞水的水,或小池,或溪流,细腻端庄,可

4、品其精巧;大溶洞的水,五光十色,交相辉映,有小舫穿行,如天上人间,可品其神异来平谷看一看山(甲)赏一赏水,定不负好春光(乙)(1)这位同学阅读本段文字后,对文段中两个加点字的使用以及(甲)(乙)两处标点产生了疑问,请你帮他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_)A“陵”嵌入语境为“丘崚”,意思是“不巍峨的山”。B“悠”嵌入语境为“悠谷”,意思是“僻静深远的峡谷”。C(甲)处应填入逗号,“看一看山”“赏一赏水”属于游者的行为,是句子的谓语部分,谓语与谓语的并列需要用逗号隔开。D(乙)处应填入句号,这是一段推介语,要给游客展现出平谷客观、真实的山水风貌,需用陈述语气,所以应填入句号。(2)另一位同学读到“金海湖的

5、水,碧波荡漾”时,忽然想到了千里之外的西湖,那湖光山色,何其相似!不禁脱口而出_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3学校微信公众号负责人准备做一期与本次活动相关的推送,向同学们征集图文资料。阅读同学们的来稿,完成小题。(1)下面是一位同学收集的乾隆十八年御题丫髻山碧霞观诗的书法作品图片。对这幅书法作品的欣赏,最恰当的一项是(_)乾隆御题丫髻山碧霞观诗A这幅书法作品,形体宽扁,法度严谨,古朴典雅。B这幅书法作品,形体方正,笔力遒劲,疏密得当。C这幅书法作品,形体连绵回绕,笔画自如,结构简省。D这幅书法作品,形体瘦长,线条匀净,圆转挺健。(2)下面是四位同学分别写下的学习感受

6、,其中词语或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_)A平谷的奇山秀水,巧夺天工,令人流连忘返!B上宅出土的文物,犹如一幅幅泛黄的老照片,记录着远古先民的生活画面!C着眼生态保护,关注农业创新,立足旅游休闲,平谷必将谱写出腾飞的乐章!D奇绝秀丽的自然风光,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助力着平谷的发展!(3)下面是一位同学写的一副对联,他不能确定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你认为在上下联横线处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_)上联: 万亩桃花,着眼生态,演绎时代 ;下联: 千册书籍,立足文化,记录历史 。A阅发展览变迁 B览发展阅变迁C阅变迁览发展 D览变迁阅发展二、语言表达4一位同学阅读了下面这段关于平谷交通建设发展规划

7、的文字,对“协同发展”一词不很理解。他查阅字典,找到“协”字的四种解释:调和,和谐;共同;协助;姓。请你帮他解释“协同发展”在此处的意思。地铁22号线将由北京市区出发,经河北省燕郊、三河再进入平谷,打破了原有的行政区划限制;公路交通的承平高速和京平、京秦高速联络线的建设,也将进一步打通平谷与北京城市副中心、天津蓟州、河北兴隆等地的联系,在交通领域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桥头堡。答:三、句子默写5默写。(1)_,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二者不可得兼,_。(孟子鱼我所欲也)(3)数字是古代诗人最爱,诗人常借数字抒发自己的情感。请你写出两句含有数字的古诗“_,_”。(本试卷中出现

8、的诗句除外。每句诗中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替代)四、诗歌鉴赏阅读望岳春望,完成下面小题。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6杜甫人称“诗圣”,写景工于笔墨。“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诗人借_之景,抒发_情怀。7望岳和春望,内容都围绕“望”字展开,请简要说明在两首诗中诗人分别望见了怎样的景观,表达了怎样不同的情感。五、课内阅读阅读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完成下面小题。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

9、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甲)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乙)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

10、,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丙)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8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走送之走马观花不胫而走远走高飞B以书假余狐假虎威不假思索弄虚作假C稍降辞色不动声色大惊失色湖光山色D持汤沃灌赴汤蹈火固若金汤清汤寡水9翻译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_)(甲)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翻译: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能够看各种各样的书。理解:宋濂家境贫寒,买不起

11、书来读,却又非常喜欢读书,人们因为同情他,大多愿意把书借给他读,宋濂就此读到了各种各样的书。这一句主要表达了宋濂对借书给他之人的感激之情。(乙)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翻译:所以我虽然愚钝,最终有所收获。理解:这一句总结宋濂求师之难。因为他肯于吃苦,恪守诚信,所以能听到同乡先达的教导,从而有所收获。(丙)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翻译:因为内心有值得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理解:宋濂毫不羡慕同学物质生活的优越,而只看中在学习中获得的快乐。这一句强调只要精神追求得到满足,物质生活条件的艰苦是微不足道的。10结合选文(丙)处画线句和下面的两则(链接材料),简要说明这三段文字共同体现

12、了古人怎样的思想追求。(材料一)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取材于论语雍也)(材料二)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取材于五柳先生传)(注)回颜回,孔子弟子。先生五柳先生陶渊明。会意指对书中的有所体会。环堵萧然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短褐穿结粗布短衣上打了个补丁。箪瓢屡空:形容贫困,难以吃饱。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六、名著阅读11“尽信书不如无书”是鲁迅先生倡导的读书方法,指读书不要迷信书本,要一边阅读,一边提出自己

13、的疑问。请结合你阅读一部名著的过程,说说对此读书经验的体会。(100字左右)七、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深海是指200米以下水深的海域。特点为:高压、无光、水温低,盐度高、沉积物多。深海潜水器是具有深海观察和作业能力的潜水装置,主要用来执行水下考察、海底勘探、海底开发和打捞、救生等任务。中国早在1971年就开始了深潜救生7103艇的研制。该艇由哈尔滨工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武昌造船厂等单位联合研究建造,于1976年开工建造,1986年海试成功。该艇艇长14.88米,排水量约30吨,航速每小时4海里,下潜深度在300米左右,一次可救助22名艇员,是那个年代最先进的救援型载

14、人潜水器。之后,它曾多次参加深海救援任务,被海军亲切的称为“深海120”。深潜救生7103艇的 ,为我国水下定位、声纳探测、抗压材料和机械控制等诸多领域的研究积累了经验,填补我国许多关键技术的空白。(材料二)“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是一艘由中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载人潜水器,也是863计划中的一个重大研究专项。“蛟龙”号,空重不超过22吨,最大荷载是240公斤,一次可承载3人,最大速度为每小时25海里。“蛟龙”号取得了近底自动航行和悬停定位,高速水声通信等技术突破,能 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进入深海,有效执行海洋地质和海洋生物等科学考察;具备了深海探矿、海底地形测量、可疑物探测与捕获等功能。2012年7月,“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试验海区创造了下潜7062米的中国载人深潜纪录。中国具备了载人到达全球99.8%以上海洋深处进行作业的能力。“蛟龙”号的成功,推动了万米级载人潜水器的立项,加快了我国载人潜水器谱系化的发展步伐。(材料三)“奋斗者”号是中国研发的首个万米载人潜水器。于2016年立项,由“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研发力量为主的科研团队承担自主攻关。“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是“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的核心任务,在钛合金材料制备及焊接、声学通信定位等方面实现多项重大技术突破,顺利完成了潜水器的设计、总装建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