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卷01(解析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83744653 上传时间:2021-06-1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7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卷01(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1年7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卷01(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1年7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卷01(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1年7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卷01(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1年7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卷01(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7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卷01(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7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卷01(解析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年7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卷01(满分100分)选择题部分(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据下表可知,人类先祖创造这些文字主要是为了古文明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中国古文字象形文字楔形文字梵文甲骨文A生产生活的需要B对外交流的需要C祭祀祖先的需要D记录战争的需要1A【详解】人类早期是没有文字的,为了适应生活的需要,帮助表达、交换、记忆等,文明程度相对较高的地区创造了属于自己文字,故选A;B、C、D都不是主要目的,排除。2在亚、非、欧三大洲从事中介贸易,活动范围遍及

2、世界各主要文明区域的是A古埃及商人B古希腊商人C古罗马商人D阿拉伯商人2D【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在亚、非、欧三大洲从事中介贸易,活动范围遍及世界各主要文明区域的是是阿拉伯商人,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故选D;古埃及商人、古希腊商人和古罗马商人都与题意的描述不符,排除ABC。31938年10月日军占领武汉、广州后,抗日战争进入A战略防御阶段B战略相持阶段C战略反攻阶段D战略撤退阶段3B4下列有关授时历的表述,正确的是A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历法B由北宋毕昇编订C就是今天世界通用的公历D对指导农业生产大有帮助4D【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授时历是中国古代元朝曾经使用过的一种历法,其主要为农业

3、生产服务,对指导衣业生产大有帮助,故选D;太初历等历法要比授时历出现的时间要早得多,故其不可能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历法,排除A;授时历由郭守敬等人编订,排除B;授时历与今天世界通用的公历基本相同,但不能划等号,排除C。5金世宗统治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历史上称之为()A开元盛世B大定之治C文景之治D光武中兴5B【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定之治是指金国在金世宗完颜雍在位期间出现短暂的稳定繁荣的局面,所以B正确;开元盛世是唐玄宗(李隆基)统治前期所出现的盛世,所以A错误;文景之治是指西汉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所以C错误;光武中兴指的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所以D错误。6玛

4、雅文明是印第安文明中璀璨的篇章,其活动区域位于A尤卡坦半岛B今墨西哥一带C尼罗河上游D今安第斯高原6A【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玛雅文明位于中美洲的尤卡坦半岛,故A正确,BCD错误。712世纪后期,金朝一位统治者被百姓誉为“小尧舜”,他在位期间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史称A文景之治B四时捺钵C大定之治D猛安谋克7C【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2世纪后期,金世宗在位期间,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史称“大定之治”,故选C;文景之治是西汉初年的治世局面,故排除A;四时捺钵是辽皇帝一年中所从事的与契丹游牧习俗相关的营地迁徙和游牧射猎等活动,故排除B;猛安谋克是金朝社会的最基本组织,故排除D。8新航路开辟后

5、,欧洲人把非洲的黑人运动美洲卖为奴隶,形成了罪恶的A印度洋贸易B三角贸易C大西洋贸易D太平洋贸易8B【详解】在欧洲殖民者贩卖黑人奴隶的过程中形成了罪恶的“三角贸易”,故选B;“三角贸易”范围在大西洋,排除A、D;大西洋贸易无法体现“罪恶的”,排除C。9下列属于孟子主张的是A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B恻隐之心,人皆有之C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D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9B【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孟子主张人性本善,他认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故选B;孟子主张人性本善,A项与此相悖,排除;C项为道家主张,排除;D项为法家主张,排除。10英国、法国发展为民族国家是在A14世纪初B14世纪末C15世

6、纪初D15世纪末10D【详解】随着王权威势的一步步强化,欧洲各国在15世纪末前后纷纷进入或开始发展为民族国家,因此D正确,ABC排除。故选D。11从公元前824年到公元前671年,是 帝国的真正扩张期。这一期间,他们不仅统一了整个两河流域,还攻入非洲,征服了埃及的第25王朝,从而成为一个横跨亚洲、非洲的庞大帝国。材料中“ ”处应填入A罗马B亚述C阿拉伯D波斯11B【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0世纪,亚述进入铁器时代;公元前824年到公元前671年亚述帝国进入对外扩张期,征服两河流域和埃及,建立起庞大的帝国,故选B;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A;阿拉伯帝国是7世纪阿拉

7、伯人建立的帝国,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C;波斯帝国建立于公元前6世纪,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D。1220世纪50-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盛行一种经济政策,这种政策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出现了“黄金时期”,这种政策主要是指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B科教兴国战略C建设“福利国家”D发展第三产业12A【详解】20世纪50-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盛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故选A;20世纪90年代中国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排除B;“福利国家”制度是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的制度,不是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的经济政策,排除C;发

8、展第三产业,不属于经济政策,排除D。13如图文献的最初稿本使用的是本民族最古老语言记录。其使用的书写文字是A西夏文B八思巴文C契丹小字D畏兀体蒙古文13D【详解】根据“蒙古秘史”可知这部文件记载的是蒙古族的历史,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蒙古族最早的文字是畏兀体蒙古文,故选D;西夏文是党项族的文字,排除A;八思巴文不是蒙古族最古老的文字,排除C;契丹小字是契丹族的文字,排除C。14最早走上殖民扩张之路的两个国家是英国 西班牙 葡萄牙 荷兰ABCD14B【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晚期,西欧商品经济空前繁荣,需要拓展市场,推销产品,寻找原料。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便开始了早期的殖民掠夺;最早进行殖民的

9、国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所以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故B正确,排除ACD三项。15他“居外久,见闻广,故较各王略悉外情。凡欧洲各大强国所以富强之故,亦能知其密钥所在”,提出了资政新篇。材料述评的人物是A林则徐B魏源C洪秀全D洪仁玕15D【详解】洪仁玕提出了资政新篇,D正确;林则徐、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排除A、B;洪秀全并未提出资政新篇,排除C。16对联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其内容常具有明显的时代气息。20世纪初,上海间北一家虫鸟店贴了一副对联:“三鸟害人鸦鸽鸨,一群卖国鹿獐螬。”这副对联描写的历史事件A结束了中国的君主专制政体B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C使中国革命的面貌

10、焕然一新D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16B【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卖国鹿獐螬”,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述的历史事件是五四运动,它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故选B项;辛亥革命结束了我国的君主专制政体,排除A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我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排除C项;蒋介石和汪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排除D项。17受新冠肺炎影响,国内部分中小企业出现了资金困难,政府及时出手相助,贷款给中小企业,帮助其复工复产。无独有偶,王安石在变法中,有利于农民生产的措施有青苗法 免役法 农田水利法 均输法ABCD17A【详解】结合所学可知,青苗、免役法、农田水利法都有利于农民生产,正确

11、,故选A;均输法是调节物资供需关系、平抑物价以打击大商人的政策,与农民生产无关,应排除,故排除B、C、D。18下列图片的内容反映出的共同主题是( )“致远”号撞向敌舰刘永福与台湾军民誓师抗日义和团战士A反抗外来侵略B寻求救国之路C从事民主革命D推翻清朝统治18A【详解】图1反映的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共官兵抵抗日本侵略,图2反映的是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图3反映的是义和团运动抗击外来侵略,因此三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反抗外来侵略,A正确;BC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A。19下图为20世纪50年代中国人民依法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选举人民代表的摄影作品,图中“场景”体现出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是(

12、 )A“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B【详解】根据材料“中国人民依法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地方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投票场景”“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最高权力机关,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不是“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A项错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而不是根本政治制度,排除C、D项。20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强调坚持

13、以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这一决定的核心是(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B开展识字教育,减少文盲C实施“科教兴国”战略D贯彻“双百”方针,丰富生活20C【详解】根据材料“1995年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结合所学可知,科教兴国战略指的是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指导下,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的策略,于1995年提出,因此材料所述决定的核心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88年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不符合题意,A项错误;开展识字教育,

14、减少文盲实行于新中国成立之初,不符合题意,B项错误;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因此材料所述决定的核心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而不是贯彻“双百”方针,丰富生活,D项错误。非选择题部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21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长期居于主导地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以激烈变革的时代为背景,以崛起的士阶层为骨干,以兴旺的私学为基地,战国时代,学术思想界出现了诸子并起,学派林立,相互驳难的空前繁荣的文化气象,揭开了中国文化史上最为光彩夺目的篇章。摘编自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材料二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三 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理学家将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进而以天理遏制人欲,约束带有自我色彩、个人色彩的情感欲求。应该看到,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张岱年、方立克中国文化概论(1)材料一中“空前繁荣的文化气象”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分别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的主张。(8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