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卷(精选)

上传人:_****候 文档编号:183730822 上传时间:2021-06-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卷(精选)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卷(精选)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卷(精选)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卷(精选)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卷(精选)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卷(精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卷(精选)(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卷(精选)(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红磷在氧气中能燃烧,在空气中不能燃烧B硫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镁条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木炭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2、现有反应:2Cu(NO3)22CuO+O2+4X,则X 的化学式为()ANO BNO2 CNH3 DN2O33、将金属M的粉末放入盛有硝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无色,继续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2、,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根据上述实验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MCuAg B滤渣中可能有金属MC滤液中至少含有两种溶质 D滤渣中一定有Ag4、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D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5、活性炭能净水,主要是因为它具有()A难溶性B稳定性C吸附性D可燃性6、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升温至60的过程中,仅燃烧;继续升温至260的过程中,仅燃烧。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燃烧,说明白磷是可燃物B对比,可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C对比,

3、可验证燃烧需可燃物与氧气接触D未燃烧,说明无烟煤不是可燃物7、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反应原理之一是4Ag+2H2S +O2=2X+2H2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BX的化学式是Ag2SC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D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8、关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A构成:都是由分子构成,且都含有氧分子B性质:常温下均为气体,且都易溶于水C用途:氧气可用作燃料,二氧化碳可用作化工原料D转化:在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9、最早使用的充电电池是铅蓄电池。已知电动车铅蓄电池充电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PbSO

4、4+2H2O=Pb+PbO2+2X,则X的化学式为()ASO2BSO3CH2SO3DH2SO410、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氧B硅C铝D铁11、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2:7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丁一定是化合物Dx的值是712、下列物质含有氧分子的是()AO2BH2O2CH2CO3DSO213、绚烂多姿的“冰晕”装点着美丽的天空,它是大气中冰晶对光线反射或折射所产生的大气光学现象,“冰晶”是水蒸气冷却后变成的固体小颗粒。“冰晕”和“冰晶“的形成过程发生的变化是()A均为物理变化 B均为化学变化C前者是物

5、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 D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14、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C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D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15、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基本的规律之一。下列装置及实验(天平未画出)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 BC D16、下列对河水的净化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A蒸馏 B过滤 C加入活性炭 D静置沉淀17、下图为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B图中 n的值为10C钠在反应中易失去电子D钠元素位于第三周期18、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

6、心素养之一。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其中不合理的是()A水结成冰分子停止运动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本身发生变化C气体可以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D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19、有一位同学暑假去西藏发生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医生让他吸氧后症状缓解。吸氧可以帮助人缓解高原反应的原因是()A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C吸氧为人体呼吸提供了适量的氧气 D氧气可以燃烧20、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CO2的水溶液使石蕊显红色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紧闭门窗用木炭烤火易使人中毒D金刚石导电性能良好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1、选用图中各仪器的

7、名称来填空,并回答相关问题。(1)用来夹持试管的工具是 _ ;(2)用于较多量溶液的配置和较多量试剂间的反应的仪器是 _ ,该仪器能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 _ (填“能”或“不能”)。(3)用于向酒精灯中填加酒精的仪器是 _ ;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的 _ 加热。(4)用于量取一定体积液体的仪器是 _ ;量取时,视线要与其中液体的 _ 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体积。若俯视读数,则实际所量取的液体比读数 _ (填“偏大”或“偏小”)。2、从氮气、氧气、氖气、二氧化碳中,选择符合下列题意的气体填空:(1)太空飞行人员需要携带的气体是_; (2)白炽灯泡内含有的气体是_;(3)电工“测电笔”内

8、充有的气体是_; (4)植物光合作用需要的气体是_。3、按要求写出下列化学符号 (1)钠离子_(2)2个铝原子_(3)氧气分子_(4)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5)氧离子的离子结构示意图_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请根据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A所示,实验目的是 _ 。(2)红磷燃烧产生的现象是 _ ,待红磷熄灭且装置 _ 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_ 。(3)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_ 。(4)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_ 。(5)误差分析: 若实验结果小于理论值,可能的原因是 _ 。(6)实验反思:为确保实验成功,选择可燃物应考虑的因素是 _ (写出一点即可)。(7

9、)拓展提升:图B也能达到该实验的目的,和A相比,该装置的优点是 _ (写出一点即可)。2、化学实验中,常常要涉及到仪器和装置的连接。(1)甲、乙、丙装置中都用到了导管、橡皮塞和_。(2)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应将甲中导管a端与丙中导管_端相连接(填字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序号)。实验前先加入一定量的水用于吸收生成的五氧化二磷,再将集气瓶的剩余容积划分为5等份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为节约时间,红磷熄灭后立即读数本实验可以证明空气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和稀有气体(3)如果实验室用乙装置收集氢气,氢气的进口是_(填字母)(4)若用丙(实验前装满水)收集气体

10、,要考虑的因素有_(填序号)。颜色 密度 溶解性 与空气成分是否反应 与水是否反应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1、食醋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其中含有醋酸。醋酸的化学式为CH3COOH。请回答:(1)该醋酸由_种元素组成。(2)一个醋酸分子中含_个原子。(3)该醋酸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最简整数比)(4)醋酸中氧元素所质量分数是_?(计算结果精确到0.1%,用规范格式书写具体计算过程)2、若1个A原子的质量为akg,1个碳12原子(含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的质量为bkg请计算:(1)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2)1个碳12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

11、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B2、B3、B4、A5、C6、D7、D8、D9、D10、C11、A12、A13、A14、B15、A16、A17、B18、A19、C20、D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1、试管夹 烧杯 不能 漏斗 外焰 量筒 凹液面的最低处 偏小 2、氧气 氮气 氖气 二氧化碳3、Na+ 2Al3+ O2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产生大量白烟 冷却到室温 烧杯中的水倒流入集气瓶中,集气瓶中水位上升到集气瓶内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处 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红磷不足量或者装置漏气 反应后生成物不能为气体(合理即可) 测量结果更准确(合理即可)2、集气瓶 e b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1、(1)3(2)8(3)6:1(4)53.3%2、(1)(2)69 /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