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4.4 化学方程式 第1课时 化学方程式(共40张PPT)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83729197 上传时间:2021-06-12 格式:PPTX 页数:40 大小:1.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秋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4.4 化学方程式 第1课时 化学方程式(共40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2018年秋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4.4 化学方程式 第1课时 化学方程式(共40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2018年秋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4.4 化学方程式 第1课时 化学方程式(共40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2018年秋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4.4 化学方程式 第1课时 化学方程式(共40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2018年秋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4.4 化学方程式 第1课时 化学方程式(共40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秋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4.4 化学方程式 第1课时 化学方程式(共40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秋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4.4 化学方程式 第1课时 化学方程式(共40张PPT)(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3化学方程式,新知学习,问题导学,互动探究,课堂反馈,第1课时化学方程式及其书写,问题导学,4.3化学方程式,新知学习,4.3化学方程式,知识点一什么是化学方程式,1.化学方程式 用_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作化学方程式,又叫_,简称反应式。,化学式,反应方程式,4.3化学方程式,2化学方程式各部分的含义,和,反应条件,生成,反应物,生成物,4.3化学方程式,(1)质的意义:可表示_、_和_。 (2)量的意义:在上述反应中,C、O2、CO2的质量比为_。 (3)微观意义:在上述反应中,C、O2、CO2的粒子个数比为_。,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123244,111,4.3化学方程式,互动探

2、究,探究点一化学方程式,情景展示,4.3化学方程式,问题探究,什么是化学方程式?通过化学方程式可以获得什么信息?,思考交流,4.3化学方程式,归纳提升,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化学方程式的意义:“质的方面”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量的方面”表明反应物与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如果反应物、生成物是由分子构成的,那么还表示反应物、生成物间的分子个数比。,课堂速记,4.3化学方程式,核心应用,核心一化学方程式,C,4.3化学方程式,方法点拨化学方程式可以提供的信息:有哪些物质参加了反应;在什么条件下反应;反应生成

3、了哪些物质;参加反应的各微粒的相对数量;反应前后质量守恒;反应的类型。,4.3化学方程式,知识点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1.书写原则(根据) 一是必须以_的事实为根据,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 二是以_为根据,等号两边各种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必须相同。 注意 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书写错误或反应条件出现错误等属于违背科学实验事实;书写的化学方程式未配平属于违背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科学实验,4.3化学方程式,2书写方法 (1)根据实验事实,在左、右两边分别写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左边写_,右边写_,中间用“短线”连接,若反应物或生成物有多种,则用“”号连接。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

4、配平,即在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_,使反应前后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再将短线改为等号。,生成物,反应物,化学计量数,4.3化学方程式,常用的配平方法:最小公倍数法:找出等号两边各出现一次,且原子个数不相等又相差较大的元素,求出其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用最小公倍数分别除以含有该元素的化学式中该元素的原子个数,确定该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并加以配平。 奇数配偶法:找出等号两边化学式中出现次数多且原子总数为一奇一偶的元素,将原子个数为奇数的化学式前配上最小的偶数2,然后以该化学式和所配化学计量数为依据,找出其他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配平化学方程式。,4.3化学方程式,注意 配平化学方程式时,只能改动化

5、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绝对不能改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表示原子或原子团个数的数字或在化学式中间插入数字。 配平时,各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要求为最简整数比,当化学计量数为1时,一般省略不写。,4.3化学方程式,(3)标明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状态。 在“等号”上或下注明反应条件,如加热(常用符号“”表示)、高温、点燃、催化剂等。 如果反应物中没有气体,而生成物有气体,则后者用“”号标明;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如果反应物中没有难溶物质,而在生成物中有难溶物,则后者用“”号标明。,4.3化学方程式,情景展示1,探究点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4.3化学方程式,问题探究,上面两个化学方程式错在哪里?书写化学方程式该

6、遵循哪些原则?,思考交流,4.3化学方程式,归纳总结,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原则有: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上述反应中把生成物氧化镁的化学式写成“MgO2”,就是在编造物质,违背了客观事实;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上述反应中等号两边原子数目不相等,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课堂速记,4.3化学方程式,情景展示2,4.3化学方程式,问题探究,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是怎样的?,思考交流,4.3化学方程式,归纳总结,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一写:根据客观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并在式子两边之间画一条短线; 二配:配平化学方程式,使等号两边各原子的数目相等,使之符合质量守恒定律。,4.3化学方程

7、式,三注:注明化学反应条件(如点燃、加热、催化剂等),把短线改成等号。如果反应物中没有气体,生成的气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注“”号,但如果反应物中也有气体,则生成的气体不需要用该符号;溶液中的反应如果生成物中有沉淀,在沉淀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号;加热可用“ ”代替。,课堂速记,4.3化学方程式,情景展示3,4.3化学方程式,问题探究,如何配平化学方程式?,思考交流,4.3化学方程式,归纳总结,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指在式子的左、右两边的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即粒子的个数,它是个整数值,当它是1时省略不写),使式子左、右两边每一种元素原子的总数相等的过程。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有很多,最有效

8、的方法是观察法,也是最直接的方法;比较简单、常用的方法是“最小公倍数法”。例如,PO2P2O5的配平方法,4.3化学方程式,课堂速记,4.3化学方程式,核心应用,核心二硬水和软水,例2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_C2H4_O2_CO2_H2O (2)_Fe_CuSO4_FeSO4_Cu (3)_Fe2O3_CO_Fe_CO2 (4)_Na2SO4_BaCl2_NaCl_BaSO4,1,3,2,2,1,1,1,1,1,2,3,3,1,1,2,1,4.3化学方程式,方法点拨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很多,如“最小公倍数法”“观察法”“奇数配偶法”等,但配平时,没必要特别注意运用什么方法,配平是最终目的

9、,一个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往往需要对几种方法进行综合运用。,4.3化学方程式,知识点三化学方程式的读法,4.3化学方程式,注意 (1)化学方程式中的“=”不能读成数学代数方程中的“等于”,应读作“生成”或“产生”;(2)化学方程式中的“”不能读成数学中的“加”,应读作“和”“与”或“跟”。,4.3化学方程式,情景展示下图为制取ClO2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探究点三信息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4.3化学方程式,问题探究,如何根据题目的信息正确地书写化学方程式?,思考交流,4.3化学方程式,归纳总结,此类反应多是不常见的反应。书写化学方程式一般有以下步骤: 1根据实验事实,在式子的

10、左、右两边分别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画一条短线;当反应物或生成物有多种时,中间用加号(即“”)连接起来。 2配平化学方程式并检查后,将短线改写成等号(表示式子左、右两边每一种元素原子的总数相等)。,4.3化学方程式,3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因为化学反应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如点燃、加热(常用“”号表示)、催化剂、通电等,并且一般都写在等号的上面,若有两个条件,等号上面写一个、下面写一个,等等。 4注明生成物中气体或沉淀的状态符号(即“”“”);一般标注在气体或沉淀物质的化学式的右边,但是,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或固体时,其状态符号就不用标注了。,4

11、.3化学方程式,课后反思点 1学生能否熟练地从物质、微观、质量等角度读化学方程式? 2学生能否正确说出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3学生对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的理解是否到位?是否通过举例训练,让学生得到透彻的理解?,4.3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配平,标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的状态(即“”或“”),课堂反馈,知识点1化学方程式,4.3化学方程式,A,知识点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4.3化学方程式,D,2,2,1,1,2,3,知识点3信息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4.3化学方程式,4二氧化氯(ClO2)可作消毒剂。我国已成功研制出制取二氧化氯的新方法,其反应原理就是将亚氯酸钠(NaClO2)与氯气(Cl2)反应,生成二氧化氯和氯化钠(NaCl)。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NaClO2Cl2=2NaCl2ClO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