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2.3 探究实验室制取氧气 (38 张PPT)(共38张PPT)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83728519 上传时间:2021-06-12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2.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2.3 探究实验室制取氧气 (38 张PPT)(共38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2.3 探究实验室制取氧气 (38 张PPT)(共38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2.3 探究实验室制取氧气 (38 张PPT)(共38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2.3 探究实验室制取氧气 (38 张PPT)(共38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2.3 探究实验室制取氧气 (38 张PPT)(共38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2.3 探究实验室制取氧气 (38 张PPT)(共38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2.3 探究实验室制取氧气 (38 张PPT)(共38张PPT)(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探究实验室制取氧气,探究1:选择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思考 : 通过前面的学习,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来获得氧气呢?,获得氧气几种的方法,1 电解水H2O,2 分离液态空气,电源 复杂的装置,低温 高压 抗低温的收集器,1 消耗电能 2 不易收集,1很难创造低温 环境 2 难于控制,3 加热氧化汞 HgO 分解,加热,1 需要加热 2 生成有毒物质,选择药品的依据:,过氧化氢溶液,化学式为H2O2,俗称双氧水,无色透明液体。过氧化氢在常温可以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气和水(缓慢分解),在加热或者加入催化剂后能迅速分解出氧气。生活中常用于伤口消毒及环境、食品消毒。,高锰酸钾,化学式为KMnO4也叫灰锰

2、氧、PP粉,常温下为紫黑色片状晶体,易见光或稍加热就会分解出氧气。在工业上用作消毒剂、漂白剂等,在实验室,高锰酸钾因其溶液颜色鲜艳而被用于物质的鉴定,在医学上,高锰酸钾可用于消毒、洗胃。,氯酸钾,化学式为KClO3,无色片状结晶或白色颗粒粉末,味咸而凉。常温下稳定,加热到400 以上则分解并放出氧气。如有催化剂存在,在较低温度下就能迅速的分解氧气。,二氧化锰,化学式为MnO2 ,黑色无定形粉末,或黑色斜方晶体, 难溶于水 ,加热不分解但在过氧化氢(双氧水)分解制氧气和加热氯酸钾分解制氧气时的可做催化剂,加快过氧化氢和氯酸钾分解 。,催化剂,催化剂,1、概念,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

3、的质量和化学性质 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2、特点,一 变 、 二 不 变,能改变反应速率,化学性质、质量不变,归纳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分解反应,“一变多”,实验室制氧气原理:含氧物质的分解,化合反应: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分解反应:有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你能从我们所学的化学反应中各举一例吗?,C+ D + Y,X A + B + ,特点:一变多,特点:多变一,探究2:选择制备气体装置,思考:制备一种气体最少需要几部分装置呢?,1 发生装置药品在此装置中反应,生成氧气,2 收集装置生成的氧气在此装置中收集,思考1:药品已经确定为过氧化氢溶

4、液、高锰酸钾固体和氯酸钾固体,那么选用什么仪器作为发生装置呢?,1探究发生装置的选择,1过氧化氢制氧气,2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制氧气,C,思考2:选择什么样的收集装置?需要考虑哪些方面呢?,2探究收集装置的选择,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任何成分发生反应的无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中任何成分发生反应的无毒气体,氧气可选用哪种收集装置呢?,小资料 通常状况下,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在 0,1个标准大气压下,其密度为1.429g/L,空气的密度为1.293g/L。,气体,空气,向下排空气法,空气,气体,气体密度大于空气密度,气体密度小于空气密度,气体难溶于水且

5、不与水反应,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收集装置的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排水法,常温下,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向上排空气法,常温下,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排水法,收集方法,排 水 法:,不易溶于水的气体,一.适用范围,二.优点,1.收集到的气体较纯 2.便于观察气体是否已经收集满,向上排空气法,一.适用范围,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二.优点,操作较为方便,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装置,或,发生 装置,收集装置,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装置,选择发生装置需要考虑的因素:,反应物的状态、 反应条件,发生装置,收集装置,A B C,选择收集装置需要考虑的因素:,气体的溶解性、 气体的密度,制氧安装注意点

6、:,用外焰对准药品加热,检查有无灯芯和酒精,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导管口只能插在集气瓶口附近,导管只需突出胶塞少许,必需使用胶皮管,铁夹夹在试管中上部,24,2.判断下图是否有错误?如果有,请指出错误并加以改正。,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导管只需突出胶塞少许,铁夹应夹在试管中上部,导管口只能插在集气瓶口附近,应加酒精,学以致用,长颈漏斗应该插入液面以下。,伸入反应容器中的导气管不宜过长。,B,2.根据下列图示装置回答问题: ()实验室欲用双氧水制取并收集氧气,应选用装置 和装置 或装置 (填编号)连接。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用稀盐酸和大理石石块来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则

7、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装置 和装置 (填编号)连接。 3实验室制取氢气用金属锌粒和稀盐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氢气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并且氢气难溶于水,则则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装置 和装置 (填编号)连接。,如何确定收满?,排水法:当集气瓶的一侧有气泡放出时,证明已收集满,向上排空气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已收集满。,实验步骤,1.连接仪器,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3.装入药品,5.固定装置,6.加热药品(点),7.收集气体,8.撤离导管出水面,9.熄灭酒精灯火焰,气泡、水柱,高锰酸钾 棉花,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破裂 )铁夹夹在离试管管口约1/3

8、。,试管外壁的水擦拭干净、试管底部不能灯芯接触、先预热试管(防止试管破裂 ),后固定在药品下方加热。,不能立即收集,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收集到纯净的O2),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茶、庄、定、点、收、利、息,4.集气瓶装满水,盖、推(收集到纯净的氧气),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并正放在桌面上。,返回,备战策略,思考以下问题:,1 连接仪器时,应该遵循什么原则? 2 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原理是什么? 3 反应开始1-2s后才能收集氧气,原因是什么? 4 长颈漏斗能否用分液漏斗替换?,5 选择加热装置时为什么试管口向下倾斜? 6 为什么在加热高锰酸钾时在试管口放小团

9、棉花? 7 收集完毕后是先撤酒精灯,还是先把导管从水中拿出? 8 收集好的氧气,集气瓶应该如何放置?,(1) 利用热胀冷缩:如图1所示,将导气管浸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若管口有 冒出,则装置气密性好。 (2) 利用气压的原理: 如图2所示,先在锥形瓶内加入水,使长颈漏斗下端液封,关闭止水夹,再往长颈漏斗中加水至形成一段水柱为止,静置, 则装置不漏气。,气泡,水柱高度不变,图1,图2,装置气密性的检查:,2 导管伸入试管不能太长,实验中应该注意哪些事项?,1 铁夹夹在离试管口1/3处,原因:不利于气体的排出,3 高锰酸钾制氧气,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目的: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 管,4 试管

10、口略向下倾斜,5 用酒精灯的外焰先均匀预热,再集中 在有药品的部位集中加热。,6 等有连续均匀的气泡产生时再收集。,目的:防止冷凝水倒流至试管底部, 炸裂试管,原因:刚加热时产生的气泡中混有空 气,这时的气体不纯,7 实验完毕,先撤导管,后熄酒精灯,8 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正放在桌 面上,并用玻璃片盖上,目的:防止试管冷却后,水槽内的水沿导管上升,进入试管,使试管炸裂,原因: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装置,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装置,a,b,a,b,a,b,a,b,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若实验中忘记加入二氧化锰,其结果是( ) A、不产生氧气 B、生产氧气的速度慢 C、产生氧气的总量少 D、没有影响,2、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 ) A、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使生成物质量增加 C、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D、减慢化学反应速率,B,C,自我诊断检测题,(1)(3),4、实验室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下列步骤: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塞入一小团棉花,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并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熄灭酒精灯.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5、从安全、环保、节能、简便等方面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案是( ) A、分离液态空气 B、过氧化氢溶液分解 C、氯酸钾受热分解 D、高锰酸钾受热分解,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