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题【带答案】

上传人:_****候 文档编号:183727873 上传时间:2021-06-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题【带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题【带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题【带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题【带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题【带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题【带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题【带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题【带答案】(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有X、Y、Z三种金属,X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Z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Z表面有银析出,而Y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弱的顺序正确的是()AX、Y、Z BX、Z、Y CY、Z、X DZ、Y、X2、已知A+3B=2C+3D中,已知2.3gA跟4.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又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A23B46C92D963、化学小组为探究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方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实验甲可知金属活动性:AlCuB由实验乙可知金属活动性:CuAgC由实验甲、乙、丙可知金属活动性:AlCuAgD实验甲中的CuSO4改为CuCl2不能完成本实验探究4、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点燃白磷后缓慢将燃烧匙插入瓶中,塞紧瓶塞B用细铁丝代替白磷进行实验,不会影响实验结果C不打开瓶塞,聚焦太阳光引燃足量白磷,实验效果更好D若实验过程中,没有将弹簧夹夹紧,不会影响实验结果5、在消防知识中有一个词叫做“物理性爆炸”,是指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情

3、况下发生的爆炸,下列各项描述中不属于物理性爆炸的是( )A厨房中因燃气泄漏而爆炸 B高压锅因为排气孔堵塞而爆炸C车胎因为暴晒而发生爆炸 D气球因为充气过多而引起爆炸6、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现象能证明空气中O2的含量的是()A红磷燃烧,产生白烟B瓶中液面先下降,后上升C瓶中液面最终上升至1处D水槽中液面下降7、对下列词语的有关化学原理解释不合理的是()A火上浇油隔绝空气 B风助火威为燃料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C釜底抽薪燃烧需要可燃物 D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8、下列物质能在pH=13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NaNO3、NaCl、KNO3、(NH4)2SO4BH2SO4、HCl、A

4、gNO3、Na2SO4CKMnO4、CuCl2、Fe2(SO4)3、NaNO3DK2SO4、NaCl、K2CO3、NaOH9、在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1C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等于生成的甲和丙的质量之和10、某温度下,在100g质量分数为20%的KNO3不饱和溶液甲中加入10gKNO3固体,恰好得到饱和溶液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为30gB乙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0%C降低温度,可以使甲溶液变成饱和

5、溶液D升高温度,甲、乙两溶液的质量分数都增大11、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用托盘天平称量10g固体药品时,先放砝码,后放药品C用滴管取细口瓶内的液体时,先将其伸入液体内,后挤压取液D加热KMnO4并用排水法收集O2的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12、下列典故中,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A火烧赤壁B刻舟求剑C司马光砸缸 D铁杵磨成针13、以下是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各微粒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B属于同种元素C是一种阴离子D容易得到电子14、被称之为“软电池”的纸质电池采用薄层纸片作为传导

6、反应为:,避免了传统电池所带来的污染问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二氧化锰作催化剂B反应前后有三种氧化物,且常温下都为固体C其工作原理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反应中只有锌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15、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或分析正确的是()A图a中将煤球变成蜂窝煤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长煤燃烧的时间B图b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C图c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金属丝阻碍空气的流动D由图d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燃烧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16、土壤的酸碱度会影响植物的生长。下列植物在微酸性土壤中,不适宜种植的是()植物花生苹果西瓜沙枣适宜的pH范围5.06.05.06

7、.56.07.08.08.7A花生B苹果C西瓜D沙枣17、在反应A+3B=2C+3D中,已知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当2.8gA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3.6gD,则C的质量为()A6.8gB9.6gC8.8gD4.4g18、利用如图装置验证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实验前需检查装置气密性B白磷的作用是消耗试管中的氧气C白磷熄火、试管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D最终量筒中液面约降至40mL刻度线处19、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反应原理之一是4Ag+2H2S +O2=2X+2H2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BX的

8、化学式是Ag2SC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D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20、科学家用单个分子制戚的“纳米车”能在人工操纵下运输药物分子到病源处释放,杀死癌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分子之间有间隙C分子是肉眼不能够直接看见的 D分子在人为外力作用下才能运动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1、选择下列物质填空(填序号):二氧化碳 氮气 稀有气体 氧气(1)可用于填充霓虹灯的是_;(2)可用于气割、气焊的是_;(3)可用于制作灭火器的是_;(4)可用于磁悬浮列车的是_。2、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先后将溶液快速全部推入,测得一段时间内压强变化如图2所示。(1)先推入的溶

9、液是_。(2)bc段压强不变,原因是_。(3)cd段压强变大,用化学方程式解释:_。3、天然气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合成甲醇。(1)请把下图中反应物的微观示意图补画齐全。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基本反应类型为_。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如下实验装置:(1)写出仪器、的名称:_ ,_ 。(2)组装仪器时,将玻璃管插入胶皮管或带孔橡胶塞前,要先把玻璃管口 _ ,然后稍稍用力转动,将其插入。(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_ (填字母序号,下同)。若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可选用的装置是 _ 。(4)实验室也可选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的装

10、置中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_ ,若选用做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装置的优点是 _ 。也可以将注射器连接到装置的导管口处,用来 _ 。2、“对比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根据下列所示的实验示意图回答问题。(1)硫酸铜溶液呈蓝色,为探究哪种粒子使溶液显蓝色,可选择用作对比的试剂是_溶液。(2)如图二,现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与_(填名称)接触,实验中发生了异常,白磷燃烧时有火星飞溅到红磷上,引起红磷燃烧,证明了燃烧的另一个条件是_。(3)如图三,同学们做了试管A、B的对比实验,发现试管A中固体几乎不溶,试管B中固体全部溶解,该实验说明了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_。同学们又补充了试管C所示实验,他们

11、想探究的影响物资溶解性的因素是_。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1、大型电动车使用的磷酸亚铁锂(LiFePO4)电池,具有“体积小、成本低、充电快、输出功率高、循环寿命长”等优点。回答问题:(1)磷酸亚铁锂中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2)磷酸亚铁锂中锂、磷元素的质量比为_。(3)磷酸亚铁锂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精确到0.1%)。2、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次氯酸钠工业制法的反应原理是: 。某同学将Cl2通入185.8 g NaOH溶液中(NaOH过量),充分反应后得到混合溶液200g。计算:(计算结果精确到0.1%)(1)参加反应的氯气质量是多少g。(2

12、)混合溶液中次氯酸钠的质量分数。(3)84消毒液中起消毒作用的是次氯酸钠中的氯元素。已知某品牌84消毒液中起消毒作用的氯元素质量分数为6%,计算该84消毒液中次氯酸钠的质量分数。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B2、B3、D4、C5、A6、C7、A8、D9、B10、C11、B12、A13、C14、C15、D16、D17、C18、D19、D20、D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1、 2、NaOH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充分反应,反应停止 2HCl+Na2CO3=2NaCl+H2O+CO23、 2CH4+O22CH3OH 化合反应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酒精灯 锥形瓶 用水润湿 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硫酸钠 氧气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溶剂种类 溶质的种类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1、(1)P:O=1:4(2)7:31(3)35.42、14.2g;7.45%;12.6%10 /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