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国乙卷文综历史选择题答案初步解析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83718528 上传时间:2021-06-1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73.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全国乙卷文综历史选择题答案初步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1年全国乙卷文综历史选择题答案初步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1年全国乙卷文综历史选择题答案初步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1年全国乙卷文综历史选择题答案初步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1年全国乙卷文综历史选择题答案初步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全国乙卷文综历史选择题答案初步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全国乙卷文综历史选择题答案初步解析(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 年全国乙卷文综历史选择题答案初步解析24. 西周分封制下,周天子与诸侯国君将包括土地及人口的采邑赐给卿、大夫作为世禄。西周中期以后,贵族所获采邑越来越多,到春秋时期,有的诸侯国一个大夫的采邑就多达数十个。这说明( )A. 土地国有制度废除B.分封体制不断强化C.诸侯国君权力巩固D.社会生产持续发展【答案】D【解析】“西周分封制下,周天子与诸侯国君将包括土地及人口的采邑赐给卿、大夫作为世禄”,这句话表述有错误,西周分封制的特点之一是“层层分封”,形成贵族等级,周天子分封诸侯,诸侯再分封卿、大夫或卿大夫(依据人教版旧教材、新教材,是“卿大夫”),周天子不可能将包括土地及人口的采邑赐给卿、

2、大夫作为世禄,卿、大夫的采邑只有来自诸侯国君,不会直接来自周天子。A 项的分析:题干材料的信息,是周代分封制不断推行的情况,其时一切土地属于国家。题干材料没有土地转让、买卖的信息,即没有土地私有化的信息。A 不正确。B 项的分析:题干信息是分封制的授土、授民多了,分封的层级、内容以及权利与义务方面没有变化。从史实看,到春秋时期,诸侯权力不断增强,周王一统天下已名存实亡,分封制遭到破坏。B 不正确。C 项的分析:西周分封制下,“分土而治”(欧阳修之语),各级受封者各自为政。“大夫”作为诸侯国中的一级贵族,其采邑越多,权势就越大,对诸侯国君的威胁就越大,不利于诸侯国君权力的巩固,到春秋战国之际,出

3、现卿大夫崛起的新现象,如三家分晋、田氏代齐。中外历史表明,贵族强,君主专制则不易, 贵族与君权此消彼长,贵族政治是君主专制的悍敌。C 不正确。D 项的分析:其一,西周分封制之初,很多封国偏僻荒凉、人烟稀少(如齐地营丘偏僻荒凉,人烟稀少);各封国呈现据点分布,国与国之间隙地尚多,荒地尚多。诸侯就封后,首先筑城立国,随后致力于内部发展与向外扩张,如伯禽 “变其俗,革其礼”,姜尚推行从俗、简礼、重商的政策,又如齐征东夷,晋、燕向北拓展,楚向南、向北发展,秦开西戎,逐渐发展为领土国家。卿大夫“立家” 后,大体如此。这样一来,促进了各封国、各采邑的开发。分封制推行的过程, 就是周文化普及的过程,就是地方

4、开发的过程。其二,分封制需要授土、授民, 采邑由少到多,也大体反映了“民”的增多,“民”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在农业经济时代,人口的增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和依据。D 正确。25.表 1 西汉末、东汉中期部分地区民户数量表单位:户郡名西汉末东汉中期代郡(今河北、山西间)5677120123太原(今属山西)16986330902南阳(今河南南部及湖北、陕西部分地区)359316528551汝南(今河南东南、安徽西北)461587404448豫章(今属江西)67462406496零陵(今湖南、广西间)21092212284据表 1 可知,在此期间()A. 长江以南经济发展加速B.豪强大族势力没落

5、C.南北经济的不平衡加剧D.个体农耕经济衰退【答案】A【解析】A 项的分析:长江以南的豫章郡、零陵郡,其民户增长 10 倍以上。在农业经济时代,人口的增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和依据。A 正确。B 项的分析:题干材料的信息没有豪强大族的情况。从史实看,东汉察举制推动了豪强大族势力的壮大。B 不正确。C 项的分析:题干材料的信息反映北方郡的民户有降、有增,加上唐朝前期中国经济重心仍在北方(史实,所学知识),材料只能反映长江以南经济发展加速,江南经济与北方的差距在缩小。C 不正确。D 项的分析:其一,题干材料的“户”,其主体即是反映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 全国的总户数应该在增长。其二,即使全国总户数

6、有所下降,也不能绝对得出“个体农耕经济衰退”的结论,个体农耕经济的发展,除与劳动力数量有关外,还与国家政策、生产工具、生产技术等因素相关。D 不正确。26. 宋代,官府强调“民生性命在农,国家根本在农,天下事莫重于农”,“毋舍本逐末”。苏辙说:“凡今农工商贾之家,未有不舍其旧而为士者也。”郑至道说, 士农工商“皆百姓之本业,自生民以来未有能易之者也”。从中可以看出宋代()A. 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阻碍B.重农抑商政策瓦解C.社会群体间流动性增强D.四民社会地位相同【答案】C【解析】生民,即人民。郑至道主张“士农工商,各安其业”。A 项的分析:其一,逐末者增多,不会阻碍商品经济发展;其二,宋代科举制

7、大发展,为士者增多,此与逐末者增多并行不悖,不可能全民皆“士”;其三, 从史实看,宋代商品经济高度发展。A 不正确。B 项的分析:其一,宋代官府仍在“重农”“劝农”,重农政策未瓦解,官府仍在强调“毋逐末”,有“抑商”之意。其二,从史实看,宋代政府极为重商,不得不重商,根源在于国家财政的现实需要,冗官(分化事权)、冗兵(募兵养兵,为职业兵)造成冗费,每年还要用钱物换和平(如岁币),支出成了无底洞,两税远不能满足需要,只好开源发展商业,增加商税(如草市合法化;对城市工商以税代管;废除市籍,商人成为编户齐民,可参加科考);间接专卖,官商分利;发展外贸,增加市舶收入。故,说宋代重农政策瓦解,不可;说宋

8、代抑商政策瓦解,或可。B 不正确。C 项的分析:逐末者增多,为士者增多。C 正确。从史实看,宋代社会的制度性流动:一是契约租佃制的大发展佃农横向流动;二是科举制的大发展平民纵向流动。D 项的分析:其一,题干材料没有四民社会地位的信息。其二,宋代四民社会地位不可能相同,北宋神童诗中即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之说。D 不正确。27. 明清时期,“善书”在民间广为流行,这类书籍多由士绅编撰,内容侧重倡导忠孝友悌、济急救危、受辱不怨,戒饬攻诘宗亲、凌逼孤寡等,以奉劝世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善书”的流行( )A. 确立了理学思想的主导地位B.强化了社会主流的价值观 C.阻碍了官方意识形态的推广

9、D.冲击了儒家经典的神圣性【答案】B【解析】A 项的分析:主导,即主要的并处于引导地位。南宋理宗“端平更化”确立理学思想的官学地位,元代科举首创以程朱理学为内容的经义取士制度。明清以前,即处于主导地位。A 不正确。B 项的分析:从“善书”内容看,主要是儒家伦理(如“忠孝友悌”)、佛道思想(如“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其时宋明理学是统治思想,宋明理学是吸纳了佛道思想的新儒学,是三教合一的产物。民间“善书”的内容,与居于统治地位并世俗化了的宋明理学的价值观是一致的,其流行能够呼应、强化“社会主流的价值观”。B 正确。C 项的分析:其时宋明理学是官学,是官方意识形态,民间“善书”与其价值观 一致。C

10、 不正确。D 项的分析:“善书”的内容很多来自儒家经典,不会冲击。D 不正确。28.1898 年,某书商慨叹废八股将使自己损失惨重,后来发现“经学书犹有人买”, 其损失并不如以前估计之大,而该书商对新学书籍的投资不久又面临亏损。这可以反映出该时期()A.儒学地位颠覆B.列强侵略加剧C.政局变化迅速D.西学深入民心【答案】C【解析】A 项的分析:“经学书犹有人买”,说明儒学地位未颠覆。百日维新,103 天里,占据两千年统治地位的儒学不可能发生颠覆,光绪帝、康有为也无颠覆儒学地位之意。儒学地位颠覆,要到新文化运动。A 不正确。B 项的分析:百日维新是清政府的自救改革,其大背景固然是激于马关条约及此

11、后的列强瓜分之祸,但题干材料的信息是“经学书”“新学书”的销售情况, 与大背景无关。如果有关,应该是“经学书”无人买,“新学书”畅销。B 不正确。C 项的分析:1898 年下半年的几个月时间里,出现变政(百日维新),出现政变(戊戌政变),才会导致出现题干材料所言之情况。C 正确。D 项的分析:“新学书”面临亏损。D 不正确。29.1934 年,毛泽东提出:“我们是革命战争的领导者、组织者,我们又是群众生活的领导者、组织者在这里,工作方法的问题,就严重地摆在我们的面前。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当时毛泽东强调改进工作方法意在( )A.发动群众参加革命战争B.开辟中国革命

12、的新道路C.建立广泛革命统一战线D.动员社会各界进行抗战【答案】A【解析】A 项的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当时面临的任务是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巩固与壮大,根本方法应该是发动群众,如参军参战,以粉碎国民党的第五次“围剿”。A 正确。B 项的分析:根据所学知识,中国民主革命的新道路“井冈山道路”已经在实践上和理论上开辟。B 不正确。C 项的分析:革命统一战线是指第一次国共合作(19241927 年)建立的统一战线。C 不正确。D 项的分析:1935 年八一宣言、瓦窑堡会议,中共才提出建立抗日反蒋的统一战线,1934 年是反国民党的“围剿”。D 不正确。30. 土改后,太行山区某农民要买一头驴,谈好价钱后,

13、他表示要回家和妻子商量,理由是“我们村上好多人家都立下了新规矩,男的开支一斗米以上要得到女人的同意,女人开支二升米以上要得到男人的同意”。这件事可以反映出, 当时解放区()A. 男尊女卑观念消亡B. 家庭成员经济地位发生变化C.按劳分配得到实施D.传统的社会伦理秩序被颠覆【答案】B【解析】A 项的分析:“消亡说”,题干材料不充分,如没有工作权、受教育权、政治权利等方面的信息。从史实看,可能性不大。A 不正确。B 项的分析:夫妻互相商量经济开支,不是传统的丈夫说了算。B 正确。C 项的分析:题干材料未涉及分配之事。C 不正确。D 项的分析:“传统的社会伦理秩序”有三纲,家庭内部有“两纲”。题干材

14、料信息太少,结论太大。D 不正确。31.1957 年,国家统计局工人阶级队伍情况的调查报告中有 1950 年及其后参加工作的职工社会出身情况,如表 2 所示。表 2 职工社会出身情况表(%)工人劳 动 农民转 业 军人个体劳动者及一般市民学生资 本家上海35.5212.952.6918.7516.085.94天津39.1314.273.2712.2919.443.70陕西26.2627.998.328.6722.950.52新疆16.1625.4723.1918.1819.050.23据表 2 可知()A.内地与沿海原有工业基础差距大B.西部地区工商业改造不彻底C.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基本实现

15、D.沿海地区工业发展更为迅速【答案】A【解析】A 项的分析:上海、天津,出身“工人”“资本家”比例高,陕西、新疆出身“工人”“资本家”比例低。A 正确。B 项的分析:工商业改造是全国一盘棋。B 不正确。C 项的分析:1957 年“一五”完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C 不正确。D 项的分析:题干材料只有参加工作的职工的“社会出身”信息,没有工业发展状况的信息,不能判断其发展情况。D 不正确。32.16 世纪起,英国国王将大量特许状授予从事海外贸易的商人团体,成立特许公司。与此同时,欧洲许多国家掀起创办海外贸易特许公司的热潮。至 18 世纪末,特许公司数量已达数百个。这反映出该时期( )A.资本输出成为海外扩张的主要形式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C.划分势力范围成为列强争霸的焦点D.殖民扩张呈现竞争格局【答案】D【解析】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于 1600 年 12 月,弗吉尼亚公司成立于 1606 年。英国成立特许公司似乎始于 17 世纪。A 项的分析:特许公司没有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