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外地学习考察报告3篇

上传人:xg****9 文档编号:183717641 上传时间:2021-06-1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赴外地学习考察报告3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赴外地学习考察报告3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赴外地学习考察报告3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赴外地学习考察报告3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赴外地学习考察报告3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赴外地学习考察报告3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赴外地学习考察报告3篇(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赴外地学习考察报告3篇 赴外地学习考察报告第1篇2003年7月14日-7月15日,我区民政、5个街道办事处、残联等部门,一行18人先后对牡丹江市爱民区的5个社区和哈尔滨市南岗区的4个社区进行了考察。考察团成员通过此次学习考察,取得了较大收获,丰富了思维,开阔了视野,并通过座谈的方式畅谈了学习体会,认真总结了优秀市、区社区建设工作的先进经验,查找了我区社区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并结合区情实际,对我区社区建设提出了改进建议和措施。现将学习考察的具体情况报告如下:一、所考察社区的基本情况牡丹江市爱民区是牡丹江市4个城区中地域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区,辖区有牡丹江市委、市人大、市纪委等党政机关和军警部队6个

2、,大中专院校8所。哈尔滨市南岗区南岗区是哈尔滨市的中心城区,也是省委、省政府所在地。全区面积182平方公里,人口92万。近年来,两区区委、区政府把社区建设作为全区社会工作的总抓手,确定了以社区服务为龙头,以社区环境、社区治安、社区文化、社区教育为重点,“五为一体”协调发展的社区建设格局。(一)牡丹江市爱民区。牡丹江市爱民区下辖7个街道办事处、39个社区居委会,共有社区居委会干部195名,平均年龄为39岁。该区社区建设是从2002年3月开始起步的,他们对82个原始居委会进行合并调整为39个以地域性为特征、以认同感为纽带的社区居委会。虽然起步较晚但社区建设进展较快,一年来,先后在39个社区成立了社

3、区服务站,并开办社区服务网点1278个。成立老年演出队、秧歌队、扇舞队、剑术队等42个,创建老年大学4所、老年公寓及托老所5处,建立居民娱乐场所42处、体育设施19处。开展警务进社区活动,现已进驻民警67人,配备经警123人,组建义务巡逻队41支。(二)哈尔滨市南岗区。哈尔滨市南岗区下辖17个街道办事处、173个社区居委会,社区干部中45岁以下的占76.9%,中专以上学历的占53.6%,党员占31.5%。该区开展了“全就业社区”活动,全就业社区达到61%,累计安置下岗职工2.4万人。目前,该区社区建设已被评为全国社区建设实验区,社区服务工作被评为“全国社区服务示范区”。二、所考察社区建设的先进

4、经验(一)以社区文化为依托,全心全意为居民服务。牡丹江市爱民区和哈尔滨市南岗区都是老城区,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经过社区工作人员的深层次挖掘,社区文化更展风采。一是市民综合素质较好,对社区认知感较强。哈尔滨市南岗区极乐社区积极参与物业管理,赢得物业的支持,每年为社区工作人员提供相应劳保用品,但凡物业有什么大的举措,必需经社区居委会同意。由于社区处处代表居民利益,从而得到社区居民的认可,社区工作人员手中都有每个单元门的钥匙,这也为开展楼道文化奠定了基础。二是社区创新意识较强,活动载体深入人心。社区建设针对城市居民居住环境相对闭塞,邻里之间人情淡泊的状况,以“绿色楼道”为载体,开展社区文化建设,通过

5、社区干部广泛发动,每个楼道中都能够积极响应,在楼道内布置壁画、工艺品、图片等装饰物品,让进入楼道的每一个人都感觉象回到家中一样,既美化了环境,增长了知识,又有效避免了一些人在楼道内乱图乱画现象的发生。使社区居民形成齐争上游的学习氛围,提高了居民整体素质,也增强了对社区的归属感。(二)以完善社区建设为载体,充分发挥自治组织作用。社区建设在牡丹江市爱民区仍是一项新鲜事务,但自成立起一年多的时间里,社区自治组织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一是协调力度大。为方便社区居民生活,社区自治组织充分行使职能,将水、电、暖、电信等收费部门都请进社区,让居民不出社区就能办理生活必需费用。协调社区帮助解决社区内商业网点的工商

6、管理费减免事宜,让社区居民体验到社区的作用。社区居民代表会议、社区协调议事会、社区志愿者协会等自治组织,都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制度规范,职责明确,都能充分发挥各自的协调自治能力,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积极为社区建设出谋划策,调动辖区各企事业单位为社区居民服务,形成良好的社区共建氛围。二是组织发动广。针对社区内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的居民,开展不同的活动,以充分调动居民积极性,形成自觉为社区做贡献的良好习惯,真正树立起“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思想意识,广泛参与到社区自治组织中来,充分发挥自治组织的作用。如发挥退休老党员对党的忠诚与热情,与青少年“一帮一”、“一对红”结对子

7、活动,密切了社区党群关系,增进了广大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加强了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通过向居民单位发感谢信的方式,调动中青年积极参与社区建设。三是服务意识强。外来人口管理一直是社区管理的薄弱环节,所考察的几个社区或通过计划生育委员会,或通过楼长、居民组长等形式进行外来人口管理,在哈尔滨市南岗区极乐社区,社区自治组织充分发挥作用,共同参与社区建设。通过组建“乡音俱乐部”,社区来了外来人口就到俱乐部报道,来认老乡,形成用外来人来管理外来人口的良好局面。(三)以社区服务为重点,强化社区干部责任意识。两个区的社区都是专职工作人员,责任意识很强。所到之处,都是一派繁忙景象,社区工作务实

8、,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一是引导社区服务产业化经营,带动社区就业。南岗区极乐社区通过市场机制积极推动社区服务形成产业化经营模式,一方面以家政服务为重点,吸纳500余名下岗女工,建立了17支计时服务队,从事10大类86个服务项目,既解决了就业,又维护了社区稳定;另一方面开展“引名企进社区”活动,先后引进秋林公司、松雷商厦、曼哈顿商厦等30家知名企业进入南岗社区,不仅吸纳了企业的物质资源,完善了服务站点,还提高了社区的运行质量和群众的满意程度。二是注重社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服务社区水平。通过严格的考试考核,在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下,面向社会聘任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当地的、专职的社区干部,

9、提升社区干部的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保证社区干部能够全身心地为社区服务。南岗区燎原街道极乐社区的社区工作采取专人负责制,书记负责总协调,主任抓社区建设全面工作,工作人员每人包楼包户,通过计生、低保、治安、卫生等社区工作对所包楼户一包到底,避免了因不熟悉居民情况而导致的工作失误。三是因地制宜,特色发展。南岗区根据区情实际,由政府成立一个社区服务中心,集服务,指导,监督,协调为一体。下设管理部,职能部门办事处、家政服务中心等34个部门,形成了区、街、居三级社区服务网络,可为社区居民提供98类408项服务,提高了社区工作效率。三、我区社区建设和先进社区间存在的优势与差距对比对照先进社区我们既看到了我区

10、社区建设自身的优势,同时也看到了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我社区建设存在硬件硬,软件软的现状。我区区属的一些社区在硬件配置上已经超过了所考察的先进社区,如办公面积、办公用品、办公设备等,牡丹江市爱民区社区硬件条件不如我区,但他们的软件建设却超出了我们。一是我区社区居民的认知感不强。由于我区先有企业后有政府,企业各方面管理职能齐全,依赖政府工作较少,形成社区居民大事小事找单位,对社区的认知感和归属感不强。二是工作方法缺乏创新。牡丹江市爱民区针对社区办公场所空间有限这一实际,各社区都将制度板挂在一面墙上,做成滑道板,哪个上级部门来检查,将相应制度板拉出来,保证在有限的空间内制度齐全。我们

11、区满墙都是板还是空间不够,有的制度板都放在了门外,这不仅仅是挂板的问题,而是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三是等、要、靠思想严重。牡丹江爱民区大环境很不好,但社区都能主动对上争取,辖区企业协调,而不是向区里伸手要资金。哈尔滨南岗区社区协调力度远比街道大,社区干部思想意识较新,认为社区内的区辖单位都归我服务,通过向上级单位发通报、感谢信等方式,千方百计调动辖区企业积极性,让辖区企业为社区做贡献。而我们区则是社区守着辖区单位这座“黄金屋”,却等着街道、甚至是政府来协调,大事小事找街道,街道再来找政府,不能积极主动解决问题。因此工作上要学习他们知难而上的精神,不等不靠,真正发挥社区居委会和党支部以及自治组织的

12、作用。(二)我区社区干部结构不断得到优化,但投入社区工作精力严重不足。我区现有社区干部132人,其中兼职50人,专职82人。大专文化67人,平均年龄32岁。社区工作需要多年居住本地,了解社区工作的,有社区工作能力的干部,而我们区在人员结构上存在一定问题。一是专职负责人少。许多社区的主任、书记都是由街道干部兼职,本身街道工作是全区各行政职能部门的承担者和落脚点,工作量大且十分繁琐,导致社区干部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社区建设中来。二是缺乏社区工作经验。我区社区干部虽在年龄和文化层次上占有很大的优势,但由于缺少社区工作经验,只能办理日常小事,在遇到困难的时候,难以及时决策和协调。三是工作人员缺少对社区工

13、作的积极性。我区连续两年实行了社区工作人员聘任制,但由于聘任了一些非本社区的大中专毕业生,八小时以外不能及时和居民沟通和联系,阻碍了社区工作的发展,同时社区工作人员工资除了通勤费和就餐费所剩无几,影响了社区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三)检查评比成绩突出,但欠缺务本求实精神。到哈尔滨市南岗区极乐社区考察时,我们真正看到了社区工作的重要性,在社区中每个工作人员都在紧张地忙碌着,来社区办事的人络绎不绝,我区虽然在每次检查评比中都能在全市占排头,但却没有赢得居民的支持与认可。一是只迎合上,少迎合下,使居民对社区工作产生反感。我们在抓社区建设过程中,往往只是为了迎合上级要求开展工作,缺少大刀阔斧的行动和对改革

14、创新的探索,开拓性较差,偏离了社区“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考虑问题没有从社区居民的角度出发。二是制度全,设备精,但利用率不高。虽然各种规章制度也都有,但只是整齐地摆在架子上,社区干部经常无事可做,社区内很少有人来咨询办事,社区作用没有得到很好地发挥。先进社区制度全但都在桌上,手边,设备没有我区好,但工作都扎实有效,通过真诚的服务理念,高效的服务系统和出色的服务效益,实现了惊人的跳跃式发展,使社区真正成为居民的乐园。三是职能部门多,摊派工作多,自己的工作退而求其次。所有职能部门派下来的工作都是急活,哪个工作都需要社区协助,社区在职能部门心目中的地位可见一斑,但确实阻碍了社区功能的提升和社区建设的

15、进展。四、对改进我区社区建设工作的几点建议近几年来为,我区社区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建设社区”的指导思想,以深化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基层民主,完善社区功能为目标,健全社区建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社区建设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为了使我区社区建设工作得到长足发展,还应进一步提高和改进。(一)以人为本,扎扎实实为社区居民服务。虽然我区也一直提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但工作运行中还缺少务求实效的工作作风。一要从“实”上下功夫。切实转变社区干部思想,充分调动社区干部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开拓性,转变只在形式上徘徊的工作态度,以改善社区人居环境、便利社区居民生活、丰富社

16、区文化、提高社区居民素质、视社区居民安居乐业为已任,把社区居民是否满意作为评价各级组织工作的根本标准。二要从“果”上找切入。把握社区发展大方向,加强自我管理和协调,同时不能忽视街道对社区的监督、指导和协调作用,积极探索街道与社区间如何开展指导性工作。继续实行社区干部专职聘任制,保证社区干部服务社区的时间和工作积极性。社区是否能真正发挥作用,为居民解决实际问题是社区居民认知的关键。社区建设要从居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着手,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抓起,深入到居民家中了解居民的真实想法和实际困难,想居民所想,急居民所急,使群众遇到困难的时候愿意找社区帮忙解决,从而拉近了居民和社区之间的距离。三要从“新”上动脑筋。最近,我区物业刚刚安装了可视防盗门,有效制止了各类宣传单和乱画广告,利用这一有利时机,我区也可以将学习到的新鲜经验进行操作,比如开展“楼道文化”。只有开展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才能得到居民的支持和认可,从而提升社区建设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