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化学变化-2021年中考化学冲刺阶段评估测试

上传人:铁**** 文档编号:183717108 上传时间:2021-06-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80.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质的化学变化-2021年中考化学冲刺阶段评估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物质的化学变化-2021年中考化学冲刺阶段评估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物质的化学变化-2021年中考化学冲刺阶段评估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物质的化学变化-2021年中考化学冲刺阶段评估测试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物质的化学变化-2021年中考化学冲刺阶段评估测试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质的化学变化-2021年中考化学冲刺阶段评估测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质的化学变化-2021年中考化学冲刺阶段评估测试(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阶段评估六物质的化学变化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或变化叙述正确的是()A. 活性炭净水化学性质B. 盐酸遇石蕊试液变红物理性质C. 冰川融化物理变化D. 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氮气化学变化2.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酒精挥发 B. 矿石粉碎 C. 木材燃烧 D. 干冰升华3. 下列表中的叙述,对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和所属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叙述化学反应方程式反应类型A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2HgO 2HgO2分解反应B探究一氧化碳的还原性COCuO CuCO2置换反应C用二氧化碳制作碳酸饮料CO2H2O= HCO3化合反应D

2、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Al(OH)33HCl= AlCl33H2O复分解反应4. 双氧水分解生成水和氧气的反应前后,发生改变的是()A. 元素种类 B. 原子种类 C. 分子种类 D. 原子数目5. 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 丙一定为该反应的催化剂C. 此反应中乙物质和丁物质的质量比为32 D. 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是甲的2倍6. 某纯净物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2O2 CO22H2O。下列关于X的说法正确的是()A. X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3、B. 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C. X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 D. X属于有机化合物7. 下列事实中,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 普通玻璃属于易碎品B.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 金刚石硬度大D. 盛有水和植物油的试管振荡得到乳状浑浊液体8. 已知M、N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M2N= P2Q,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若M、N、P、Q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则该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一定不变B. M、N、P、Q可能含有同一种元素C. 若P、Q都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D. 若16 g M和64 g N能恰好完全反应,则M、N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29. 根据微观粒子反

4、应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 COB.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O2 CO2C. 反应为复分解反应D. 反应为化合反应10. 液化石油气的成分中含有丙烯(C3H6)和丁烯(C4H8),将二者的混合气体14 g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产生二氧化碳44 g,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A. 混合气体中碳与氢的质量之比一定是61B. 消耗O2的质量一定为48 gC. 混合气体中丙烯(C3H6)的质量分数一定为50%D. 混合气体燃烧生成H2O的质量一定为18 g二、填空及简答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17分)11. (3分)我国煤炭工业“十三五”科技发展指导意见中指出,煤炭工业应

5、重点关注煤炭安全绿色开采、智能矿山建设、煤炭清洁利用和高效转化。(1)煤是一种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2)煤的气化是使煤变成清洁能源的有效途径,煤气化的主要反应有: 2CO2= 2CO CH2O= COH2 COH2O= H2CO2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反应。反应和反应的相同点是_(填序号)。A. 都是置换反应 B. 水都发生了还原反应C. 生成物都是可燃性气体 D. 反应后碳元素的化合价都升高12. (9分)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1)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_、_。(2)常温下铝与氧气反应:_、_。(3)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_、_。 13.

6、(5分)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微观示意图填空。(1)如图1,A、B是两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若A表示某元素的原子,则X_。若B是某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则Y的数值可能是下列中的_(填字母序号)。a. 11 b. 10 c. 9 d. 8图1图2(2)在一定条件下,A、B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和D,其微观示意图如图2。若D为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则该反应中生成的C和D的质量比为_。若D为氧化物,且A、B的分子个数比为54,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6分)14. (6分)小明同学按如图所示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1)根据实验目的,小明应该测量的数据是_(

7、填“只有反应前”、“只有反应后”或“反应前、后”)整个反应装置(包括锥形瓶、注射器、气球和药品)的质量。(2)按如图方式放好仪器,使天平平衡后,小明推动注射器,将稀盐酸加到碳酸钠粉末中,观察到锥形瓶中液体里出现的现象之一是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在此实验中气球的主要作用是_。(4)当反应结束时,气球已经完全鼓起,小明发现天平的指针已经向右偏了。小明感到困惑;其他操作均正常,现象与数据为何与预测结果不符?你认为出现该实验现象的合理解释最应该是下列各项中的_(填序号)。A. 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变少B. 该反应生成物的总质量小于反应物的总质量C. 空气的浮力作用干扰了实验结果D

8、. 生成气体的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7分)15. (7分)某同学用锌和稀硫酸做了如下实验,并进行相关的定量分析。将一定量的锌放入试管中,向其中加入98 g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1)请计算生成氢气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2)通过已知数据还能求出的量有_(填字母,符合题意的选项都选)。a. 参加反应锌的质量b. 生成硫酸锌的质量c. 稀硫酸中水的质量 d. 反应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参考答案1. 【答案】C【解析】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吸附的过程中没有产生其他物质,属于物理性质,A错误;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发生了化学变化,属于化学性质,B错误;冰

9、川融化是水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产生其他物质,属于物理变化,C正确;工业上利用液态氧和液态氮的沸点不同,用蒸发的方法分离两种物质,没有产生其他物质,属于物理变化,D错误。2. 【答案】C3. 【答案】D【解析】拉瓦锡研究空气的成分是把少量汞放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发现部分汞变成红色粉末,化学方程式为2HgO2 2HgO,反应类型属于化合反应,A错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可以探究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CuO CuCO2,两种反应物都是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B错误;用二氧化碳制作碳酸饮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 H2CO3,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题中H2CO3的化学式错误,C错

10、误;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OH)33HCl= AlCl33H2O,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复分解反应,D正确。4. 【答案】C【解析】双氧水是过氧化氢的俗称,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发生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故选C。5.【答案】C【解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可知反应后各物质总质量为40 g,x10,则在反应过程中,丙的质量未改变,故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是杂质,B错误;甲、丁的质量增加,乙的质量减小,说明该反应是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A错误;此反应中乙物质的质量改变6 g,丁物质

11、的质量改变4 g,二者的质量比为32,C正确;从图示只能看出生成2 g甲的同时生成4 g丁,但在不知道反应系数的情况下,不能得出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D错误。6.【答案】 D【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两个不变”: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可推知X的化学式为CH4,则X是仅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A错误;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B错误;X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4,即31,C错误;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D正确。7. 【答案】B8. 【答案】C【解析】通过化学方程式可以得出,该反应是1个M分子和2个N分子反应生成1个P分子和2个Q分子,故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一定不变,A正确;M、N、

12、P、Q中可能含有同一种元素,如:H2SO42NaOH= Na2SO4 2H2O,B正确;若P、Q都是化合物,该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如:CH4 2O2 CO2 2H2O,C错误;设M和N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a、b,则a2b16 g64 g,解得a b12,D正确。9. 【答案】D10.【答案】 C11. 【答案】(1)不可再生(1分)(2)化合(1分)BD(1分)【解析】(1)煤属于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2)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反应是两种化合物间发生的反应,不属于置

13、换反应,A错误;两个反应中水均失去了氧元素,转化成了氢气,发生了还原反应,B正确;反应中的生成物二氧化碳不属于可燃性气体,C错误;反应中单质碳转化为一氧化碳,碳元素的化合价由0升高至2,反应中一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碳元素的化合价由2升高至4,两个反应中碳元素的化合价都升高,D正确。12. 【答案】(1)2KMnO4 K2MnO4MnO2O2(2分)分解反应(1分)(2)4Al3O2= 2Al2O3(2分)化合反应(1分)(3)Ca(OH)2Na2CO3= CaCO32NaOH(2分)复分解反应(1分)13. 【答案】(1)7(1分)a(1分)(2)1427(1分)5O24NH3 6H2O4NO(2分)【解析】(1)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1728X,所以X7;阳离子的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即Y2810,所以Y可能是11。(2)若D为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则D为氮气,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3O24NH3 2N26H2O,所以该反应中氮气与水的质量比为(228)(618)1427;若D为氧化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D中一定含有氮元素,故可设D的化学式为NOm,根据题意,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O24NH3 aH2ObNOm,根据氮原子守恒可知b4,根据氢原子守恒可知a6,根据氧原子守恒,有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