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一中心小学第一学期校本研训工作总结

上传人:幸*** 文档编号:183716763 上传时间:2021-06-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6.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第一中心小学第一学期校本研训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1年第一中心小学第一学期校本研训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1年第一中心小学第一学期校本研训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1年第一中心小学第一学期校本研训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1年第一中心小学第一学期校本研训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第一中心小学第一学期校本研训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第一中心小学第一学期校本研训工作总结(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年第一中心小学第一学期校本研训工作总结有效开展学习活动,深化研究学本课堂 校本研训的宗旨就是要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我校立足校本,本着训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的观点,推进了“以研带训,以训促教,研训统一”一体化的校本研训思路,努力构建研训内容系统全面;研训方法科学多样;研训管理规范的校本研训模式,推进了我校研训工作不断深入,同时也促进了教师专业素养大幅提升。现将本学期我校校本研训工作总结如下:一、精心策划专题项目,推进学本课堂建设 (一)总结提升,形成精品项目 学校以“区学本课堂改革试点校”为契机,开展了系列活动,学校精心策划“学本课堂”专题项目研讨,活动成效显着,形成精品项目,并

2、在温州市精品项目评选活动中荣获市二等奖,现被推选参加省“双百精品”项目续评。(二)打造团队,促使共同成长 1、本学期我校围绕主题举行“有效开展学习活动,深化研究学本课堂”的教学周活动,学校通过教学周活动引导教师以点带面地开展课堂研讨活动,提升教师学科素养,交流教师们在“学习活动”等方面所获得的经验,活动以团队赛课的形式开展,各团队在组内研讨完善,老师们在研磨中成长。学校搭建平台_比赛,有上课、磨课叙述、评课三项内容。涉及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四个团队,老师们在比赛中提升。学校成立评委组评选出了“最具_力课堂”“最具活力课堂”“最佳设计课堂”“最具潜力课堂”。“风采团队”“活动团队”“给力团队”

3、“创意团队”等奖项,并给予颁奖,老师们在认可中获得了自信。进一步促进了团队的凝聚力。2、有了校级团队赛课的磨砺,我校老师不再害怕孤单地奋战在学本之路上,老师们敢于参加各类评比,本学期在区团队赛课活动中我校取得了英语团体一等奖、_个单项一等奖;科学团体三等奖。英语老师开出了一节市级公开课,数学团队的观察物体荣获了温州市“一师一优课”二等奖。3、有了良好的团队做后盾,我们不仅给骨干教师创设展示的机会,也鼓励年长教师和年青教师一起行动起来。本学期我校一位有着二十来年教龄的老师向区里展示了心理游戏课丛林侦察兵,历时一个多月的磨课过程,反复磨了_次,处处都彰显着团队精神,执教老师感叹是幸福地辛苦着,团队

4、充满了正能量。另外,今年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也是勤奋好学,勇于挑战自我,参加区音乐优质课评比,荣获了区三等奖,为她的专业成长开了个好头。(三)课堂展示,携手家校力量 我们学本课堂建设的成效不仅向同行展示交流,还向家长展示。面向家长的课堂展示活动旨在增进家长和学校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展示我校教师的风采。每学期第十三周举行,已成为我校的传统。本学期分别展示了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团队的课。让我们的家长深入课堂一线,真切感受孩子的课堂表现,感性地聆听孩子的心声和上课教师的因材施教。在活动中家长与老师共同交流,提出宝贵意见,有利于我们教师更好地改进课堂。二、专业阅读提升理论涵养,专题培训促进专业成长 (一)

5、湿地书韵,顺利起航 学校鼓励教师积极开展读名着、写心得活动。专门设立阅览室,并购置一大批教育类书籍,_种杂志供教师阅读,倡导教师做自觉的“学习型教师”。在启动仪式上举行了校长赠书仪式,组内教师共读一本书。本学期有两位老师的读书征文获得了省一等奖和二等奖。(二)读书交流,别具匠心 教师们在认真阅读的同时也积极撰写读书心得,在教研组内交流,学校在教研组内择优选取,本学期举办了“诗韵数学书香沁心”为主题的读书交流_会。活动别开生面地将数学这一抽象、严谨的学科与唯美、诗意的诗歌结合起来。初次让大家体验到数学老师也可以如此文艺。(三)罗山讲坛,层层推进 1、专题讲座引领 学校开展教师“罗山讲坛”系列活动

6、,与温州大学合作开展教师阅读专题培训。先后邀请了温州市教育局装备中心的陈建淼主任做了让书香成为学校文化的底色的阅读推进专题培训,彭剑锋科长的温州市云图书馆的介绍的资源拓展专题讲座,温州市实验小学教务主任吴小蓉老师的有种有料有趣的阅读考级专题培训。系列的主题讲座丰富了老师们的阅读形式,懂得了有效利用云图书寻找资源。2、课堂实践指导 本学期学校还邀请了鹿城区潘旸名师工作室的三位优秀老师陈婉婉老师、黄英婵老师、林晓敏老师分别在低、中、高年级开展阅读指导课展示活动,并做了交流和经验_。让我们了解了如何让阅读成为一件好玩的事,感悟到了做孩子阅读的牵线人的重要性,体验了全科阅读,让孩子动起来的那种活力。_

7、,付诸行动 (1)本校教师每月开出一堂阅读指导课供大家研讨交流,本学期共展示了四堂阅读指导课,分别涉及低、中、高年级。老师们感触颇深。(2)开展学生“湿地书韵芬芳盈路”系列活动,开放学校图书馆、电脑室,合理管理并_全校学生积极参与线上线下阅读活动;开展阅读银行活动,制定专用的阅读存折、阅读币,期末开放阅读超市;引进市少图流通车,开拓阅读渠道,方便学生借阅;在鼓励学生阅读的基础上开展校园课本剧大赛,多方位地汲取文化营养;积极开展好学生寒暑假读好书看好电影活动,鼓励学生假期每天看书,做好阅读打卡。三、以特色建设为重点,凸显文化气质 (一)打造湿地文化特色 我校结合区域特点,课题立项进行研究湿地文化

8、。基于校园湿地文化特色活动的实践与研究开展了以湿情画意地绿天蓝为主题的第_届湿地文化节系列活动,包括湿地少年游、湿地文化宣传栏、湿地作品征集、湿地主题班会、“我的湿地情怀”朗诵与演讲赛、“湿地书韵”校园剧大赛等特色活动,逐步形成学校的校园精神和价值观,增强学校的办学动力和活力。(二)开发特色校本课程 在大家的努力下,学校开发开设了拓展性课程,完善心理小游戏、湿地特色校本课程、课本剧表演课程教材。每周四下午各班结合阳光体育活动开展_分钟的心理小游戏活动课程,效果显着。四、反思研修过程,提升研修实效 在教师研修过程中,只靠重复强化和外在的诱惑或强迫来维持“填鸭式”的研修活动,不仅使研修质量和效益降

9、低,更严重的是压抑教师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发展;在研修过程中,我们有时采取的“研修者主讲,被研修者听”的单一的“灌输式”的研修方式,必然导致交流的封闭性,也必然使被研修者失去学习的兴趣;我们在日常的研修活动中常常忽略教师已有的经验,认为只要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观念传授给教师,教师就会认同,就会接受,就会付诸实践。其实教师作为一名学习者,他需要一个体验、接受的过程,才能将正确的观念内化,然后才能带来教育行为的变化。如何使校本研修逐步走上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现代化,以什么样的形式展开,还需要探索。对以后的校本研修,我们将提出如下理念:研修规格上追求“教师即研究者”-充分利用教师现有经验,改进而不是改造教师及其教学行为。我们提出“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研究,以研究推动工作,把研究成果落实在工作中”的工作要求;研修方式上走“校本化专业发展”之路-学校应该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最佳场所和舞台,是一个开放的学习化社会的窗口;研修策略上采用“科研先导、课题带动”;研修内容上偏重于实施新课程的条件_和实践_。对校本研修我们还要确定如下原则:持续性,即终身教育;针对性,即按需施训;主体性,即主动参与;合作性,即校内外的合作与交流;一致性,即教师个体发展与学校发展的统一。问题:老师们都很认真地参加研训活动,但能出显性教学成果教师就只有部分教师,如何才能让更多教师享受到提升自我的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