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测试卷(各版本)

上传人:_****候 文档编号:183716431 上传时间:2021-06-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测试卷(各版本)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湘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测试卷(各版本)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湘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测试卷(各版本)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湘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测试卷(各版本)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湘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测试卷(各版本)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湘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测试卷(各版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测试卷(各版本)(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湘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测试卷(各版本)(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紫甘蓝是大众爱吃的蔬菜,含有丰富的花青素,花青素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在凉拌紫甘蓝丝时,观察到菜丝变成红色,可能是加入了下列哪种调味品()A食盐B味精C食醋D香油2、空气的成分中能供给人体呼吸的气体是()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中,不需要使用的一组仪器是A 烧杯、玻璃棒 B大试管、集气瓶C酒精灯、铁架台 D导管、单孔塞4、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

2、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A“新物质”是指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颜色,状态有所不同的物质C凡是变化过程中有明显现象产生,说明此变化过程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D“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组成或结构上不同的物质5、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C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6、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具有可燃性,可以支持燃烧B水生动物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C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D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

3、,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7、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工业废水需要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B明矾可以使硬水转化为软水C蒸馏海水和电解水的过程中水发生的都是物理变化D蒸馏水、自来水都是纯净物8、下列净化水的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A吸附B沉降C过滤D蒸馏9、如图是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氧气含量越多硫燃烧越剧烈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C瓶底的水可以吸收生成的有害气体D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生成物不同10、如图所示,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闭合电源开关后利用电阻丝放热引燃白磷。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前倾斜U型管,若管内液体始终水平,则

4、装置气密性良好B白磷燃烧时,可观察到右侧管内液面降低C装置未冷却时,左侧管内液面始终低于1刻度处D若电阻丝本身消耗氧气生成某种固体,则实验结果偏大11、化学小组为探究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方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实验甲可知金属活动性:AlCuB由实验乙可知金属活动性:CuAgC由实验甲、乙、丙可知金属活动性:AlCuAgD实验甲中的CuSO4改为CuCl2不能完成本实验探究12、一定质量的锌、铁分别和等量的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t1时,产生氢气的质量锌比铁大 Bt1时,产生氢气的速率锌比铁大Ct2时,参加反应锌的

5、质量与铁相同 Dt2时,锌、铁消耗的盐酸质量相同13、利用如图装置验证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实验前需检查装置气密性B白磷的作用是消耗试管中的氧气C白磷熄火、试管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D最终量筒中液面约降至40mL刻度线处14、下列化学用语的使用及其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AH2O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B4H4个氢元素CCa+2一个钙离子带二个单位正电荷D2CO2两个二氧化碳分子15、化学方程式aC2H2 +bO2cH2O+dCO2配平后a、b、c、d之和为()A15B14C13D1016、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存在关系:甲+乙丙+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6、若丙、丁为盐和水,则甲、乙一定为酸和碱B若甲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C若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则生成物中一定有水D若甲为 10 g、乙为 20 g,则反应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总和一定不大于 30 g17、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t1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4BP点表示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Ct1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仍是饱和溶液D将三种物质的溶液从t2降至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物质18、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下

7、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b点所示溶液中,溶质是NaClB向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D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19、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冒出浓烈的黑烟,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粉末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溅,放出热量,生成四氧化三铁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没有气味的气体20、下列符号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A2HB2H+ CH2D2H2二、填空题(共3小题

8、,共12分)1、从氮气、氧气、氖气、二氧化碳中,选择符合下列题意的气体填空:(1)太空飞行人员需要携带的气体是_; (2)白炽灯泡内含有的气体是_;(3)电工“测电笔”内充有的气体是_; (4)植物光合作用需要的气体是_。2、小青和同学们一起完成了氢气燃烧的实验,并绘制了该反映的微观示意图.请你和她讨论下列问题: (1)图中的微观实质是_,的微观实质是_. (2)图中方框内表示纯净物的是_(填字母序号).3、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曹操率百万水师乘船横渡长江,声势浩大,却被周瑜的火攻和孔明“借”来的东风弄得大败而逃用燃烧三要素回答以下问题:(1)周瑜的士兵将“火箭”射进曹军的连环木船上,“火箭”

9、能使木船着火的原因是_(2)起火后曹军的部分船只逃脱,这些船没有被烧的原因是_(3)孔明“借”来的东风不仅使火势吹向曹营,还为燃烧提供了_,使火势更旺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实验室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_,_。(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填字母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其中转化为氧气的氧元素与高锰酸钾中氧元素的质量之比是_。(3)常温下,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若要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点燃氢气前必须验纯,为确保安全,最好选用装

10、置_(填字母序号)所示方法收集氢气。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如下图所示:(1)写出图中标号a仪器的名称:_。(2)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分别为:氯化钠_g,水_g。(3)称量氯化钠时,氯化钠应放在托盘天平的_盘。(填“左”或“右”)(4)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5)对配制的溶液进行检测发现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_。(填序号)A称量时,药品与砝码放反了 B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6)把50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水的质量是_g。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

11、分)1、将硫酸钠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35克放入烧杯中,加入161.6克水后,固体混合物完全溶解,取此溶液一半,加入75克氯化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沉淀23.3克。计算:(1)原固体混合物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3)往上述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再加50克水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2、某校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完成制取氧气的实验。他们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3.0 g放入大试管中加热,并在不同时刻测定试管内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反应时间/min1.01.52.02.53.0剩余固体质量/g2.552.252.102.042.04分析表

12、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1)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g;(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C2、B3、A4、D5、A6、C7、A8、D9、D10、C11、D12、C13、D14、D15、C16、D17、A18、B19、C20、A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1、氧气 氮气 氖气 二氧化碳2、氢分子分解成氢原子,氧分子分解成氧原子 氢原子和氧原子结合成了水分子 C 3、提供热量,使木船温度达到其着火点 移走了可燃物 充足的氧气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长颈漏斗 水槽 A 2KMnO4K2MnO4+MnO2+O2 1:4 C Zn+H2SO4=ZnSO4+H2 D 2、量筒 7.5 42.5 左 搅拌,加快溶解的速率 AB 100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1、(1)81.1% (2)10% (3)7.5%2、(1)0.96(2)81.7 %10 /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