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附答案

上传人:_****候 文档编号:183715425 上传时间:2021-06-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湘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湘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湘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湘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湘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附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湘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附答案(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将一定量甲烷和氧气置于密闭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甲烷氧气水二氧化碳X反应前质量/g4.816000反应后质量/g0010.84.4a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X可能是反应物BX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X中含有氢元素D氧气增加能减少X的生成2、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反应原理之一是4Ag+2H2S +O2=2X+2H2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BX

2、的化学式是Ag2SC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D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3、向ZnSO4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滤渣,该滤渣中含有的金属是()AZn、FeBZn、CuCFe、CuDZn、Fe、Cu4、某无色气体可能由H2、CH4、CO、CO2中的几种组成。将该混合气体通过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浑浊;将剩余气体导出,经干燥后点燃,罩在火焰上方的干燥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该混合气体的可能组成是()AH2、CH4BH2、CO CH2、CH4、CO DCH4、CO、CO25、“拥有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下列做法违背该

3、理念的是()A多植树造林 B开发绿色能源C焚烧废旧塑料 D减少煤的燃烧6、镍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镍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是28B属于金属元素C原子中的质子数是28D相对原子质量为58.69 g7、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氧B硅C铝D铁8、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A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化合物,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单质B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CNa+、Mg2+、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由此得出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D同温下分解氯酸钾,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说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9、如图

4、是木炭还原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给酒精灯加网罩,目的是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B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C木炭是使氧化铜还原为铜的物质,它具有氧化性D实验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再将导气管从澄清石灰水中撤出10、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下列古诗词中蕴含着化学变化的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11、甲、乙、丙、丁表示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乙属于同种元素 B甲、乙、丙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C丁中x8 D乙表示阴离子12、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

5、是()A只能加快反应速率 B二氧化锰在任何化学反应中都是催化剂C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D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13、“愚人金”实为铜锌合金,外观与黄金极为相似,常被不法商贩冒充黄金牟取暴利,下列关于鉴别“愚人金”与黄金的实验方案,合理的是比较硬度,硬度小的是“愚人金”灼烧,表面变色的是“愚人金”浸没在稀硫酸中,表面有气泡产生的是“愚人金”浸没在硫酸锌溶液中,表面附着白色物质的是“愚人金”ABCD14、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CO与Fe2O3的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实验装置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B加热前应先通入一段时间的CO以排尽装置内的空气CNaOH溶液应改为Ca(OH)2溶液以

6、检验产生的CO2气体D反应后的固体是Fe和Fe2O3的混合物,可以采用加入盐酸并过滤的方法得到Fe15、如图所示仪器中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是()ABCD16、“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物理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B纺纱织布C烧制瓷器D冶炼生铁17、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C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18、利用盐酸和硝酸银探究铁、铜、银

7、的金属活动顺序,下列实验可以不需要进行的是()A铁+稀盐酸B铜+稀盐酸C银+稀盐酸D铜+硝酸银溶液19、人体内的一些液体正常pH范围如下,其中呈酸性的是()A血浆7.35-7.45B胆汁7.1-7.3C胃液0.9-1.5D胰液7.5-8.020、“84消毒剂”是以次氯酸钠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消毒液。制备次氯酸钠的原理可表示为:2NaOH + Cl2 = NaClO+X+H2O,则X的化学式是()ANa2O BNaCl CNaH DNaClO3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1、将下列空格里填上适序号: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物质的用途酒精常用作酒精灯的燃料_,因为酒精具有可燃性_。点

8、燃酒精灯的过程中,酒精先汽化成酒精蒸气_,后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_。酒精是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_。2、如下图所示,在白色点滴板1-6的孔穴中,分别滴加2滴紫色石蕊溶液。(1)孔穴6中溶液变为蓝色,说明碳酸钾溶液显_(填“酸性”或“碱性”)。(2)溶液变为红色的孔穴有_(填孔穴序号,下同)。(3)作为空白对照实验的孔穴是_。(4)再向孔穴4中滴加稀硫酸,溶液变为紫色,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_。3、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1)用化学用语填空。钾元素_。 2个氮原子_。2个水分子_。 铵根离子_。标出“MgO”中镁元素的化合价_。(2)写出“3CH4”中

9、“4”的含义_。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小明同学对探究分子性质的实验(图1)进行了改进,如图2所示,在T形三通管的粗玻璃管里,固定一根湿润的酚酞纱布条。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1)图2实验中用 _ (填仪器名称)吸取少许浓氨水,将其滴入T形三通管的细弯管处,然后用橡皮帽封闭管口。一会儿,观察到 _ (填“ba”或“bc”)段纱布条变成红色。(2)图1丙装置的作用是 _ 。 图1和图2的实验均能证明分子 _ 。与图1实验相比,改进后图2实验的优点是 _ 。(3)若将图2中装有浓氨水的细弯管处浸入冰水中,可观察到纱布条变红的速率变 _ (填“快”或“慢”),请从微观角度进

10、行解释: _ 。2、甲、乙、丙、丁是四个实验的示意图,根据图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现象及化学反应原理,进行总结归纳并回答下列问题:(1)依据丙实验回答:小明实验前将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_。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2)甲、丙两实验集气瓶中均放少量水,甲中加入少量水的目的是_。通过甲、丙两个实验,结合课堂学习,你认为在“集气瓶中进行燃烧的实验”应该注意的问题是(说明一点即可)_。(3)小明做完上述实验后,在乙中加入澄清石灰水,目的为验证_。(4)小明用图丁中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结果偏低(装置不漏气),其主要原因是_。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1、欲测定盐酸与氯化钙的

11、混合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取混合溶液100g于锥形瓶中,向其中逐渐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碳酸钠溶液(如图一),并不断测定锥形瓶中溶液的pH反应过程中所得溶液的pH与锥形瓶中物质的总质量的关系如图二所示。其中,当锥形瓶中溶液的质量增加至147.8g时,共消耗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为50g。(忽略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的量;氯化钙溶液显中性。) (1)m点的数值是_。(2)ab段表示碳酸钠与混合溶液中的_反应。(3)参加反应的碳酸钠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4)请计算原混合溶液中CaCl2的质量分数为_(写计算过程)。2、在实验室里加热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6g制取氧气

12、,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11.2g。请计算:(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g;(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D2、D3、C4、D5、C6、D7、C8、D9、A10、A11、B12、D13、D14、D15、C16、B17、A18、C19、C20、B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1、 2、碱性 2、5 3 2NaOH + H2SO4= Na2SO4+ 2H2O 3、K 2N 2H2O NH4+ 每个甲烷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胶头滴管(写“滴管”也得分) ba 对比实验 在不断的运动 节省药品,防止污染空气等 慢 温度越低,分子运动速率越慢(或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2、增加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提高铁丝局部的温度 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环境 防止生成物污染环境 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 木炭和氧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使得集气瓶中气体压强基本保持不变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1、(1)7(2)碳酸钠与混合溶液中的盐酸反应(3)10.6%(4)11.1%2、(1)4.8(2)设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x。 x=12.25g 答: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12.25g。10 /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