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及答案【各版本】

上传人:_****候 文档编号:183712143 上传时间:2021-06-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及答案【各版本】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沪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及答案【各版本】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沪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及答案【各版本】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沪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及答案【各版本】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沪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及答案【各版本】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及答案【各版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及答案【各版本】(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沪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及答案【各版本】(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A“新物质”是指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颜色,状态有所不同的物质C凡是变化过程中有明显现象产生,说明此变化过程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D“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组成或结构上不同的物质2、某同学在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时,错误地将食盐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称得食盐的质量为15.4g(1g以下用游码),如果其他操作

2、正确,那么食盐的实际质量应为()A14.6gB15.4gC15.6gD16.4g3、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B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C甲烷和一氧化碳D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4、中国对大深度载人潜水器“蛟龙号”的研制取得了世界嘱目的成绩,实现了我国挺进深蓝的宏伟目标,乘蛟龙号下潜的科研人员,他们的呼吸环境必须注意调节的是()AO2和H2O的含量BO2和N2的含量CO2和H2的含量DO2和CO2的含量5、1869年门捷列夫编制了元素周期表。硫元素也排列其中,其化合价分别为-2、0、+4,+6价,依次对应的化学式错误的是()AH2S BSCSO2DH2SO36、下列有关金刚石、石墨的说法

3、正确的是()A都是由碳元素组成B都是黑色固体C都能导电D硬度都很大7、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死灰复燃 B杯弓蛇影 C冰消雪融 D铁杵磨针8、下列是本草纲目记载的四种无机药物,其成分中Hg的化合价为0的是()A水银(Hg)B升丹(HgO)C朱砂(HgS)D轻粉(Hg2Cl2)9、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矿石粉碎 B湿衣晒干 C粮食酿酒 D石蜡熔化10、牙膏中的含氟化合物对牙齿有保护作用一种氟原子的原子核内有9个质子和10个中子,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A7B9C10D1911、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B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

4、白光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12、科学家用单个分子制戚的“纳米车”能在人工操纵下运输药物分子到病源处释放,杀死癌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分子之间有间隙C分子是肉眼不能够直接看见的 D分子在人为外力作用下才能运动13、下列化学用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OBCuCN2DCO214、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C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D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15、燃气热水器中燃气不充分燃烧易产生CO气体,下列关于CO的说法不正确的

5、是:()ACO气体有毒,可危害人体健康 BCO可用于冶炼金属CCO可以燃烧,可作燃料 D在煤炉上放一壶水就能防止CO中毒16、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加入固体粉末B读取液体体积C加热液体物质D倾倒液体物质17、在化学反应3A+B=2C+D中,若30g A和10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gD,且已知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0,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A20B26C40D6018、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B液体的量取C点燃酒精灯D滴加液体19、下列符号能表示两个氢分子的是()A2HB2H2CH

6、2D2H2O220、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可能火焰更旺,其原理是()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C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1、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研究物质的性质及变化的一门自然学科,物质从宏观上由元素组成;微观上是由_,_等粒子构成一滴水约由 个水分子构成,可见分子个体非常小即使微小,分子还是可以再分水分子由_原子和_原子构成2、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并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实验,才能保障实验的成功和安全。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_里(填仪器名称)。(2)取液后的滴管,平放或倒置可能造成的

7、后果是_(答一点即可)。(3)过滤液体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 (4)用托盘天平称量12.6 g氯化钠时,向左盘中加入氯化钠后,发现指针向右偏转,应进行的操作是_。(5)用量筒量取10ml水时,仰视读数,会导致水的实际体积_。3、下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C、D属于 _ 种元素的粒子;(2)A、B、C、D四种粒子中,不具备稳定结构的是 _ (填序号);(3)D中x _ ;(4)A与C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_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同学们为研究分子运动,做了如下三个实验。(1)实验1:从微观角度解释品红在热水中扩散速度

8、快,其原因是_。(2)实验2:实验现象是_,实验结论是_。(3)实验3:放置一段时间后,电子秤示数变化是_,从微观角度解释其原因是_。2、图是小红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实验操作: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连接好,并将 D 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分析讨论:(1)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 _。(2)进行操作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3)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

9、是_;_。(4)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_(答一点即可)。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1、已知一个碳 12 原子的质量为 1.99310-26kg,某原子的质子数为 11,中子数比质子数多一个则(1)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多少?(2)一个某原子的质量为多少 kg?2、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与0.3g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加热前称得混合物总质量24.8g,加热一段时间后,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20.0g。(1)反应产生氧气质量为_g;(2)计算反应后剩余固体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_;(3)剩余固体中钾元素质量分数为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

10、题2分,共40分)1、D2、A3、B4、D5、D6、A7、A8、A9、C10、B11、B12、D13、B14、B15、D16、B17、C18、D19、B20、D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1、分子、原子; 离子; 氢; 氧2、广口瓶 腐蚀胶帽(或胶头);沾污试剂 引流 向左盘添加氯化钠(或向左盘添加药品) 偏大3、3 B 8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温度升高,品红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B烧杯溶液无明显变化,A烧杯溶液由无色变红色, 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变小, 烧杯中的水分子运动到空气中,烧杯中水分子数目减少,水的质量减少。2、对比 C中酚酞变红的快,B中酚酞变红的慢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快 有利于环境保护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1、(1)23(2)3.8210-26kg(1)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故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1+11=23。(2)某原子的质量为=231.99310-26kg3.8210-26kg。2、(1)4.8;(2)37.25%;(3)39%8 /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