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及答案【真题】

上传人:_****候 文档编号:183712139 上传时间:2021-06-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及答案【真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沪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及答案【真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沪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及答案【真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沪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及答案【真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沪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及答案【真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及答案【真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及答案【真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沪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及答案【真题】(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硒元素具有抗衰老、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功能,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硒原子核内有34个质子 B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gC硒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 D硒元素在某些化合物中可显-2价2、从分子、原子角度对下面一些现象和变化的解释,合理的是()A花香四溢 分子很小,质量也很小B热胀冷缩 温度变化,分子或原子大小发生变化C滴水成冰 温度降低,分子间隔变小、停止运动D食品变质

2、 分子发生变化,分子性质发生变化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死灰复燃 B杯弓蛇影 C冰消雪融 D铁杵磨针4、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说法正确的是()A油锅着火后向锅中放入菜叶目的是降低油的着火点B家用煤加工成蜂窝煤是力了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C高层建筑物起火立即乘电梯撤离D不慎碰倒了酒精灯,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水来灭火5、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A生活污水直接排放B生活中节约用水C大量开采使用地下水D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6、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用蓝紫色火焰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3、7、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的原意中蕴涵化学变化的是()A星火燎原B水滴石穿C积水成渊D披荆斩棘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SiBAlCODFe9、根据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知识,你认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B同种元素的原子,不一定具有相同的质子数C混合物中不可能只含有一种元素D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非常密切10、有Mg、Al、Zn的混合物共7.2g,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H2的质量可能是()A0.2gB0.6gC0.8gD0.9g11、豆腐是人们喜爱的食物,营养丰富,能为人体提供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其中含量最多的是亮氨酸(C6H13NO2),关

4、于亮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亮氨酸是氧化物B亮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7.3%C一个亮氨酸分子由22个原子构成D亮氨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3:1:212、用试管加热固体时,有时因操作不正确而出现试管炸裂的现象,其原因可能是()A加热前试管外壁干燥B加热不均匀,局部温度过高C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了D试管夹夹在试管中上部了1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点燃酒精灯 B取少量液体C 加热液体 D 称取氯化钠14、下列化学符号中,表示2个氢分子的是()AH2B2HC2H2D2H+15、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反应原理之一是4Ag+2H2S +O2=2X+

5、2H2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BX的化学式是Ag2SC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D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16、下列做法中,不符合“尊重自然、自觉践行绿色生活”倡议的是()A人走关灯、少开空调B使用一次性餐具C自带水杯出行D对垃圾进行分类17、某微粒M的结构示意图如下,关于该微粒的说法正确的是()AM的原子易失电子 Bx只能为7CM为金属元素 Dx为8时,M为阴离子18、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A“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

6、物质C“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D“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B相同的原子无法构成不同的分子C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说明汞原子体积变大D原子呈电中性是因为原子中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20、现将10gA和足量B混合加热,A和B发生化学反应,10gA完全反应后生成8gC和4gD,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A1:1B2:1C4:1D5:1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金牌中的金是_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2)“风过泸州带酒香”,请从微观角度解释诗句

7、中的现象_;(3)某有机物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有机物的组成肯定有_元素。2、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试根据图示回答相应问题:(1)图甲是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则铯元素属于_(填“金属”或“非金属”),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2)图乙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以下_判断正确A原子序数ZY B核外电子数:X=Y CY和Z处于同一周期3、有四瓶无色气体,它们分别是氧气、空气、氮气和二氧化碳中的一种,为区分它们,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四个集气瓶中,使木条燃烧情况不变的是_;使木条剧烈燃烧的是_;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是_和_,要想区分这两种气体,应

8、采用的方法是分别将两种气体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为_。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请根据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A所示,实验目的是 _ 。(2)红磷燃烧产生的现象是 _ ,待红磷熄灭且装置 _ 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_ 。(3)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_ 。(4)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_ 。(5)误差分析: 若实验结果小于理论值,可能的原因是 _ 。(6)实验反思:为确保实验成功,选择可燃物应考虑的因素是 _ (写出一点即可)。(7)拓展提升:图B也能达到该实验的目的,和A相比,该装置的优点是 _ (写出一点即可)。2、某同学利用“多米诺骨牌

9、”效应,设计了如下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打开A中分液漏斗的活塞进行实验。请看图回答问题:(1)B中白磷不燃烧的原因是_。(2)C中看到的现象是_。(3)写出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E中看到的现象是_。(5)用F装置收集气体的依据是_。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检测石灰石中碳酸钙的含量,他们在实验室里用6g石灰石样品(主要成分是CaCO3,杂质不参加反应)与19g稀盐酸(HCl)恰好完全反应(其反应产物为CaCl2、水和二氧化碳),测得残留物质质量为22.8g,求:(1)依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二氧化碳多少克?(2)样品中含有多少克碳酸钙?2

10、、苯甲酸钠(C7H5O2Na)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广泛用于食品工业中。请计算:(1)C7H5O2N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2)C7H5O2Na中碳、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_;(3)14.4g苯甲酸钠中含有钠元素多少克? (写出计算过程)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B2、D3、A4、B5、B6、C7、A8、C9、D10、B11、C12、B13、A14、C15、D16、B17、D18、D19、A20、D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1、金属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H 2、金属 55 AC 3、空气 氧气 氮气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产生大量白烟 冷却到室温 烧杯中的水倒流入集气瓶中,集气瓶中水位上升到集气瓶内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处 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红磷不足量或者装置漏气 反应后生成物不能为气体(合理即可) 测量结果更准确(合理即可)2、白磷的温度达不到白磷的着火点 C中的液体沿导管进入到D中 CaCO3+2HCl=CaCl2+H2O+CO2 紫色溶液变成红色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1、(1)2.2g (2)5g2、(1)144;(2)21:8;(3)2.3克8 /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