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及答案【沪教版】

上传人:_****候 文档编号:183712136 上传时间:2021-06-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及答案【沪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沪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及答案【沪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沪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及答案【沪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沪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及答案【沪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沪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及答案【沪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及答案【沪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及答案【沪教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沪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及答案【沪教版】(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其中不合理的是()A水结成冰分子停止运动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本身发生变化C气体可以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D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2、下图属“用后必须洗手”标志(贴在微毒或有毒的试剂瓶上)的是()A B C D3、在一密闭的容器中,一定质量的碳粉与过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充分反应,容器内各相关量与时间(从反应

2、开始计时)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 BC D4、下列化学符号中,表示2个氢分子的是()AH2B2HC2H2D2H+5、如图所示仪器中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是()ABCD6、下列是本草纲目记载的四种无机药物,其成分中Hg的化合价为0的是()A水银(Hg)B升丹(HgO)C朱砂(HgS)D轻粉(Hg2Cl2)7、“川航3U8633”的成功迫降,挽救了128条生命。迫降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玻璃破裂B轮胎变瘪C燃油燃烧D座椅摇晃8、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氧气能支持燃烧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C在通常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反应9、

3、下列仪器中,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内物质不需要用到的是()A B C D10、从分子、原子角度对下面一些现象和变化的解释,合理的是()A花香四溢 分子很小,质量也很小B热胀冷缩 温度变化,分子或原子大小发生变化C滴水成冰 温度降低,分子间隔变小、停止运动D食品变质 分子发生变化,分子性质发生变化11、空气的成分中能供给人体呼吸的气体是()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1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 B点燃酒精灯C取用固体粉末 D过滤13、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陶瓷烧制B火药使用C粮食酿醋D活字印刷AABB

4、CCDD14、下列与水相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发生了物理变化B活性炭在净水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C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D明矾可促进浑浊水中悬浮物的沉降1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ASiBFeCAlDO16、下列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有本质不同的是()A酒精挥发B海市蜃楼C面包发霉D制作雪雕17、下列生活中的做法,不利于节约用水的是()A用淘米水浇花B用洗过衣服的水冲马桶C隔夜的白开水直接倒掉D洗手打肥皂时暂时关闭水龙头18、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A天然气B氢气C酒精D乙醇汽油19、下列符号能表示两个氢分子的是()A2HB2H2CH2

5、D2H2O220、最早使用的充电电池是铅蓄电池。已知电动车铅蓄电池充电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PbSO4+2H2O=Pb+PbO2+2X,则X的化学式为()ASO2BSO3CH2SO3DH2SO4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1、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并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实验,才能保障实验的成功和安全。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_里(填仪器名称)。(2)取液后的滴管,平放或倒置可能造成的后果是_(答一点即可)。(3)过滤液体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 (4)用托盘天平称量12.6 g氯化钠时,向左盘中加入氯化钠后,发现指针向右偏转,应进行的操作是_。(5)用量筒量取1

6、0ml水时,仰视读数,会导致水的实际体积_。2、请你用合适的化学用语或语言文字填空。(1)两个氮原子_;(2)保持氦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_;(3)氧化铝_;(4)在符号“ ”中H正上方的“+1”表示_,H右下角的“2”表示_。3、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金牌中的金是_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2)“风过泸州带酒香”,请从微观角度解释诗句中的现象_;(3)某有机物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有机物的组成肯定有_元素。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下图是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仪器名称_。(2)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7、为_。(3)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将该装置中的导气管用弹簧夹夹住,往仪器中加入水至液面高出仪器的下端管口,若能观察到_现象,即可证明装置不漏气。(4)实验室选择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是_;选择气体收集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是_;(5)仪器的末端要伸入液面以下的原因是_。(6)实验结束后要回收二氧化锰,采取的分离方法是_。(7)该反应装置存在较大缺点,不能控制反应速度,也不能使反应随时发生、随时停止,造成了药品的浪费。请你对原实验装置加以改进,或设计新的简易实验装置,以便有效地控制该反应的反应进程(提示:可从下列用品中选取,也可自行选用其他仪器)。改进办法是_。2、某同学设计了在导管口系

8、一个有很多小孔的气球(如图)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装置如图。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将图中的集气瓶分成5等份,并作好标记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中红磷稍过量,目的是_(2)步骤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由此可以得出的有关空气组成的结论是_(3)由此你还可以得到氮气的一些性质:物理性质_;化学性质_(4)若实验中进入集气瓶的水不足容积的五分之一,可能原因主要有:_;_。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1、氯酸钾(K

9、ClO3)在二氧化锰(MnO2)做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能较快地分解生成氯化钾(KCl)和氧气(O2),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要得到9.6g氧气,需要分解氯酸钾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2、已知一个碳 12 原子的质量为 1.99310-26kg,某原子的质子数为 11,中子数比质子数多一个则(1)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多少?(2)一个某原子的质量为多少 kg?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A2、B3、A4、C5、C6、A7、C8、B9、C10、D11、B12、C13、D14、B15、D16、C17、C18、B19、B20、D二、填空题(

10、共3小题,共12分)1、广口瓶 腐蚀胶帽(或胶头);沾污试剂 引流 向左盘添加氯化钠(或向左盘添加药品) 偏大2、2N He 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 一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 3、金属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H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长颈漏斗 2H2O22H2O+O2 漏斗下端小液注高度保持不变 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 气体密度和溶解性 形成液封,防止气体逸出 过滤 将长颈漏斗改用分液漏斗选用盛装二氧化锰的小布袋和盛装适量过氧化氢溶液的锥形瓶,将连在小袋子上的铁丝穿过橡皮塞 2、将容器内的氧气全部耗尽 水倒吸进入集气瓶,且约占集气瓶体积的1/5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无色 (或无味 不易容于水) 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红磷量不足 装置漏气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1、24.5g2、(1)23(2)3.8210-26kg(1)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故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1+11=23。(2)某原子的质量为=231.99310-26kg3.8210-26kg。9 /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