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1.2 化学研究些什么(共20张PPT)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83712065 上传时间:2021-06-11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2.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1.2 化学研究些什么(共20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1.2 化学研究些什么(共20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1.2 化学研究些什么(共20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1.2 化学研究些什么(共20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1.2 化学研究些什么(共20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1.2 化学研究些什么(共20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1.2 化学研究些什么(共20张PPT)(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 化学研究些什么,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取一段蜡烛,观察外观特征(如颜色、形状等),乳白色,固态、圆柱形,点燃蜡烛,观察现象,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石蜡慢慢融化,火焰分为三层,外层最明亮,内层最暗,蜡烛燃烧产生的热量使蜡烛烛芯周围的固态石蜡融化为液态,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的小烧杯,观察烧杯内壁的变化,烧杯内壁有小水珠,蜡烛燃烧有水生成,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向上述小烧杯中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取一小段粗玻璃管置于火焰中,观察发生的现象,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粗玻璃管另一端有“白烟”冒出,说明火焰中有石蜡蒸

2、汽,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吹灭蜡烛,观察现象,有“白烟”生成,产生的“白烟”是石蜡蒸汽 的白色小颗粒,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性质:,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如:石蜡在空气中燃烧,在发光、发热的同时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蒸气等。,如:石蜡受热熔化,由固态变成液态;温度降低,液态石蜡又重新变回固态等。,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空气液化 铜器生绿锈 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酒精挥发 火药爆炸 灯丝通电后发光放热 气球爆炸 用硫燃烧法熏粉丝,判断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物理变化,化

3、学变化,在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 在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关系:,物质变化后 没有新物质生成,物质变化后 有新物质生成,变化前:纸,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变化前 :纸,变化后: 纸,变化后:二氧化碳和水等,纸剪成条,纸燃烧,判断物质变化的种类不能单单依据是否有明显的现象,而应该看是否生成了其他物质,或者判断原物质的构成微粒有没有发生变化。如:电灯通电时发光也放热,但它是物理变化。,注意,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的一些现象,破碎、扩散、蒸发、凝固,物质的形态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如果变化过程中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物质的形态发生了改变,则该变化为物理变化,变

4、化时都生成了其他物质,生成了其他物质,发光、放热、变色、变味、 放出气体、生成沉淀,如果变化过程中都生成了其他物质,则该变化为化学变化,常常有“能” “会” “易” “可以”“具有”这样的字眼,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和联系,实验五: 分别取一集气瓶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仔细观察它们的颜色、状态和气味等。取一根小木条(或火柴)在空气中点燃,先后慢慢地分别放入盛有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木条的燃烧情况的变化。,无色,气体,无味,燃烧更旺,熄灭,无味,气体,无色,实验现象:,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比较,1.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2.化学性

5、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通常指物质的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毒性,腐蚀性,金属性,非金属性,稳定性,酸性,碱性。,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 沸点、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等。,化学变化中能量的变化,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释放,发生化学变化时,以热能、光能、电能等形式释放能量,发生化学变化时,需要外界提供一定的能量,例:绿色植物要吸收太阳能才能进行光合作用。,例:煤、石油燃烧时发光,并放出能量;干电池放电时内部发生了化学变化,释放电能。,(1)熔点和沸点: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物质的熔化温度叫做熔点;液体沸腾的温度叫做沸点。(注意:液体

6、的沸点是随着大气压强的变化而变化的),关于物质物理性质的几个基本概念的简单介绍:,(2)压强:物体在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由于大气压强不是固定不变的,人们把101kPa的压强规定为标准大气压强。,(3)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如:水的密度1.0g/cm3,空气氧气含量的测定,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集气瓶,燃烧匙,止水夹,导气管,烧杯,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简单测定实验装置,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空气氧气含量的测定,注意: 纯净物可以用专门的化学符号来表示。 如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可分别表示为N2、 O2、CO2等。 混合物中各物质各自保持着各自的性质。例如:空气中的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都保持着各自的性质。,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物质的组成,纯净物与混合物的比较,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用途:二氧化碳可以用于灭火 决定 体现 性质: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体现 用途 性质 决定,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化学研究物质的用途和制法,化学研究物质的用途和制法,煤、石油的综合利用 中草药的药理和药效的深入研究 由已知原料合成新物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