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题(各版本)

上传人:_****候 文档编号:183710540 上传时间:2021-06-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题(各版本)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题(各版本)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题(各版本)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题(各版本)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题(各版本)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题(各版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题(各版本)(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题(各版本)(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某同学在量取10mL水时,视线仰视,则他量取的水的实际体积()A等10mLB小于10mLC大于10mLD无法判断2、重铬酸钾(K2Cr2O7)可用于测定酒驾中的酒精(C2H5OH)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2Cr2O7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7BK2Cr2O7属于氧化物CC2H5OH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DC2H5OH中CHO的原子个数比为2:5:13、下列各组物质不能验证Mg、Fe、Cu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A稀盐酸

2、BMgSO4溶液FeCuCMgFeSO4溶液CuDMgSO4溶液 FeCu(NO3)2溶液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 B点燃酒精灯C取用固体粉末 D过滤5、2022年北京、张家口将联合举办冬奥会,为办成绿色奥运,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A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B增加使用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C加高燃煤锅炉烟囱,将废气排到高空D改进燃煤技术,减少SO2与粉尘排放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红磷在氧气中能燃烧,在空气中不能燃烧B硫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镁条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木炭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7、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

3、硅B氧C铁D铝8、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铁”、“锌”是指()A原子B分子C元素D单质9、为探究二氧化碳能否和水反应,用四朵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完成下图四个实验。实验I、中小花变红,实验、中小花不变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说明醋酸可以使小花变红B实验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小花变红C实验、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D上述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和醋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10、甲、乙、丙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各组物质按照甲、乙、丙的顺序不符合要求的是()AC、CO、CO2BH2O2、H2O、O2CKOH、K2CO3、KN

4、O3DFe2O3、FeCl3、Fe(OH)311、现有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金属活动性:乙甲丙B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C相对原子质量:乙丙甲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12、下列各组离子能在pH=3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NH4+、Na+、NO3-、CO32-BNO3-、Cu2+、SO42-、OH-CMg2+、K+、SO42-、Cl-DCa2+、Na+、HCO3-、Cl-13、空气是我们每天都呼吸的“生命气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空气中

5、氮气的质量分数为 78%B空气中氧气能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C空气中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之一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所占比例虽小,但用途广泛14、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接触到许多含氮的物质,如:N2、NO2、NH3、NO、N2O3、N2O4、NaNO2、NH4NO3,则这八种物质中氮元素显示的化合价共有()A4种B5种C6种D7种15、“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物理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B纺纱织布C烧制瓷器D冶炼生铁16、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

6、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C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D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17、欲配制10.0%的NaCI溶液50g,部分操作如下图所示,正确的是()A 取固体 B称固体C量取水 D写标签18、将金属M的粉末放入盛有硝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无色,继续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根据上述实验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MCuAg B滤渣中可能有金属MC滤液中至少含有两种溶质 D滤渣中一定有Ag19、现将10gA和足量B混合加热,A和B发生化学反应,10gA完全反应后生成8gC和4g

7、D,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A1:1B2:1C4:1D5:120、下列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示意图中,正确的是()A检查装置气密性 B加热立即收集C收满后移出集气瓶 D结束时停止加热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1、从氮气、氧气、氖气、二氧化碳中,选择符合下列题意的气体填空:(1)太空飞行人员需要携带的气体是_; (2)白炽灯泡内含有的气体是_;(3)电工“测电笔”内充有的气体是_; (4)植物光合作用需要的气体是_。2、取用药品应注意操作规范。(1)取用粉末状固体时,先使试管_,用_把药品送至试管底部,再直立试管。(2)某同学向量筒倾倒液体时的操作如图,纠正其中的两处错误:

8、_,_。3、选择仪器下方的字母填写在相应横线上:(1)用来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是_;(2)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_;(3)用作量度一定量液体体积的仪器是_;(4)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是_;(5)可以用来收集气体的仪器是_;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以下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基本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用A装置来制取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2)B装置是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写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待红磷熄灭且集气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中,水面大约上升至刻度_时不再上升。(3)C装置是电解水的实验,指出试管1中收集的气体是_

9、。(4)D装置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由此可以得出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不能燃烧、_。(5)河水经过E装置净化后得到的水是_(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实验。(1)A中现象:烧杯中溶液变红。请用分子的知识解释“变红”的原因_。(2)B中集气瓶底部有少量水,其作用是_。(3)C实验完毕,集气瓶内水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不能继续上升,这种现象说明氮气具有_的性质;若从烧杯中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明显小于瓶内原空气体积的,可能存在的原因是_(写出一条即可)。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1、某校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完成制取氧气的实验。他们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3

10、.0 g放入大试管中加热,并在不同时刻测定试管内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反应时间/min1.01.52.02.53.0剩余固体质量/g2.552.252.102.042.04分析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1)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g;(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2、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16g 加热制取氧气,随反应时间称 量固体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14.2g12.4g11.4g11.2g11.2g(1)根据上表数据分析充分反应后,产生的氧气为 g(2)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 g?参考答案一、选

11、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C2、C3、B4、C5、C6、B7、B8、C9、D10、C11、C12、C13、A14、C15、B16、B17、D18、B19、D20、A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1、氧气 氮气 氖气 二氧化碳2、倾斜 药匙或纸槽 把瓶塞倒放 手持量筒,使量筒倾斜3、g d c h e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2H2O2O22H2O 4P5O22P2O5 1 H2 蜡烛自下而上熄灭 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 混合物2、氨分子不断运动,进入滴有酚酞的蒸馏水中,使酚酞试液变红 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难溶于水 红磷量不足,没有把氧气消耗完(或装置漏气;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了止水夹。)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1、(1)0.96(2)81.7 %2、(1)4.8(2)解:设 16 克混合物中有氯酸钾 xg x=12.25g答: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是12.25g。9 /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