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方案课件: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183710366 上传时间:2021-06-12 格式:PPT 页数:142 大小:3.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方案课件: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_第1页
第1页 / 共142页
2021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方案课件: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_第2页
第2页 / 共142页
2021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方案课件: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_第3页
第3页 / 共142页
2021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方案课件: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_第4页
第4页 / 共142页
2021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方案课件: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_第5页
第5页 / 共1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方案课件: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方案课件: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1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7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第8课财政与税收,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7课个人收入的分配,返回目录,1分配制度:生产决定分配;按劳分配及其作用;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效率与公平: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提高效率,促进公平。,考纲概览,1从知识的考查看,主要立足国家维护公平的具体措施,考查维护公平的措施及其意义;同时立足宏观调控,考查收入公平、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2从试题类型上看,试题多以措施类和意义类为主,主要结合收入差距和收入分配变化的图表和措施,指向维护收入公平的具体措施。,返回目录,考向定位,第7课个人收入的分配,【基础整合】,返回目录,个人消费品,生产资料公有制,生产力发展水平,

2、平等分配,平等分配,生产要素,居民收入,保障,前提和基础,【同步检验】 1判断正误 (1)劳动所得就是按劳分配。() (2)税收调节属于初次分配。() (3)公平是效率的前提和基础。 () 2.请你判断下列收入分配的方式 (1)国有企业职工工资:_ (2)个体工商户:_ (3)外资企业职工工资:_ (4)买卖股票收入:_ A按劳分配B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C按劳动要素分配D按资本要素分配,返回目录,第7课个人收入的分配,3要想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必须() 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发挥财政和税收的调节作用 AB CD 答案 ,返回目录,第7课

3、个人收入的分配,4某企业通过职工资金入股和科技入股的形式,激发了企业活力,提高了企业利润。这表明() A公平是效率的保障 B效率是公平的基础 C坚持按生产要素分配为主体 D分配方式是企业发展的决定因素 答案 ,返回目录,第7课个人收入的分配,考点一分配制度 考点突破 1生产决定分配,返回目录,第7课个人收入的分配,2.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1)按劳分配为主体 特别提示在社会再生产中,生产是处于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是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返回目录,第7课个人收入的分配,(2)客观必然性: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 前提:生产资料公有制。 物质基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直接原因: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4、。 (3)意义:有利于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特别提示 生产决定分配,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决定了按劳分配在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返回目录,第7课个人收入的分配,3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含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款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 特征:他们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投资者,不仅要付出劳动、谋划发展,还要承担经营风险。 政策:个体劳动者的合法收入受国家保护。 适用范围:个体经济。,返回目录,第7课个人收入的分配,(2)按生产要素分

5、配 原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要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意义: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 、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返回目录,第7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特别提示劳动收入不能等同于按劳分配,劳动收入包括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劳动要素分配三种形式。区分分配方式,首先要立足所有制性质,公有制经济中属于按劳分配,个体经济中属于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私营和外资经济中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如果通过性质还不能区分,要把握第二个标准,就是看是不是付出劳动。如果公有制经济中不是劳动所得,那么都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返回目录,第7

6、课个人收入的分配,高考提能 1比较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劳动要素分配,返回目录,第7课个人收入的分配,2.认识劳动收入 (1)劳动收入即劳动所得,是相对于不劳而获的剥削收入和资本收入而言的。其形式多样,如按劳分配收入、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按劳动要素分配的工资收入等。 (2)合法的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都受到国家保护。 (3)非劳动收入:按资本要素分配的收入,如利息、股息等;风险收入,如红利。,返回目录,第7课个人收入的分配,高考点拨高考中对分配方式的考查往往会结合工资、奖金的收入分配方式进行考查,关键在于明确其所属所有制经济的性质。只有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中的职

7、工工资、奖金收入才是按劳分配收入;而非公有制经济中的职工工资、奖金收入则是按生产要素(劳动要素)分配收入。按生产要素分配不是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特有的分配原则,在公有制企业中除了按劳分配,也要健全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返回目录,第7课个人收入的分配,命题探究 命题角度1分配方式 例12010安徽卷 李某是一国有企业工程师,去年工资收入36 000元,奖金8 000元,个人专利转让收入5 000元;其妻开一家个体杂货店,年收入15 000元;家里有房出租,年收入6 000元。去年,李某一家按劳分配收入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分别是() A44 000元26 000元B36 000元19 000元

8、 C49 000元21 000元D44 000元11 000元,返回目录,第7课个人收入的分配,解析 此题考查我国的分配方式。李某作为国企员工,其工资和奖金收入属于按劳分配,其专利转让收入则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其妻开的杂货店收入属于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其房屋出租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因此属于按劳分配收入的有李某的工资、奖金,即36 0008 00044 000(元);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收入包括个人专利转让所得、房租收入,即5 0006 00011 000(元)。,返回目录,第7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点拨 区分分配方式,首先要看所有制性质,公有制范围内的劳动收入属于按劳分配,个体经济属于按个体

9、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其次是明确公有制经济中不属于按劳分配的因素,如股票、科技入股、福利等。,返回目录,第7课个人收入的分配,命题角度2鼓励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意义 例22012年9月20日举行的ICT中国2012高层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发展司副司长祝军称,工业和信息化部积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以多种形式进一步进入电信业。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电信业,有利于() 完善我国分配制度,增加居民收入消除收入差距,维护社会公平打破行业垄断,促进公平竞争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水平 ABCD,返回目录,第7课个人收入的分配,解析 C此题考查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意义。鼓励民间

10、投资,有利于推动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有利于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故正确。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会拉开收入差距,不会消除收入差距,排除。民间资本进入电信行业,可以推动垄断行业改革,形成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局面,故正确。此题与电信业的服务水平无关,排除。 点拨 解答此题可以采取排除法。资本参与分配,会导致有钱的财富更多,没钱的财富更少,会加大收入差距,故排除;企业服务水平与资金融入无关,排除。,返回目录,第7课个人收入的分配,考点二效率与公平 考点突破 1社会公平 (1)社会公平的体现: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2)收入分配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

11、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2社会公平的维护 (1)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重要的制度保证。,返回目录,第7课个人收入的分配,(2)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3)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 3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

12、1)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二者具有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返回目录,第7课个人收入的分配,(2)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返回目录,第7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特别提示初次分配是指在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内部的分配,本着谁参与生产,谁分配的原则,初次分配形成三部分:以税金形式上缴国家,成为国家集中的纯收入,由国家统筹安排,在全社会

13、范围内使用;以企业基金形式留归企业支配,用于企业发展生产、集体福利、职工奖励等方面;以工资形式根据按劳分配原则分配给企业职工,由职工个人支配和使用。再分配主要通过国家财政支出的形式实现,主要平衡收入分配差距,向非物质生产部门支出,如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工资等。,返回目录,第7课个人收入的分配,高考提能 1认识我国收入差距的现状,返回目录,第7课个人收入的分配,返回目录,第7课个人收入的分配,2.合理认识我国维护社会公平的具体措施,返回目录,第7课个人收入的分配,返回目录,第7课个人收入的分配,返回目录,第7课个人收入的分配,3.维护社会公平的经济意义 (1)效率与公平: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

14、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推动生产力发展,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 (2)分配与消费: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从而提升整个社会的消费水平,有利于引导生产,扩大内需。,返回目录,第7课个人收入的分配,(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缩小行业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4)科学发展观:维护社会公平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的要求。 (5)经济发展方式: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投资、出口与消费协调拉动转变,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返回目录,第7课

15、个人收入的分配,高考点拨 考查维护公平的措施:主要从生产发展、分配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来分析,特别要注意财政和税收的作用。考查维护公平的意义:主要从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来分析,强调分配对生产、消费的影响。,返回目录,第7课个人收入的分配,命题探究 命题角度1维护公平的措施 例32012课标全国卷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不断增加,1978年我国职工工资总额为568.9亿元,2009年达到40 288.2亿元;职工平均工资由1978年的615元增加到2009年的32 736元。 材料在我国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的同时,收入分配中的一些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 2009年,我国的

16、最低工资是我国人均GDP的25%,世界平均为58%;我国最低工资是我国平均工资的21%,世界平均为50%。,返回目录,第7课个人收入的分配,我国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再分配中的比重分别如图(a)、图(b)所示。 摘编自2011年3月7日经济观察报,返回目录,第7课个人收入的分配,我国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再分配中的比重分别如图(a)、图(b)所示。 摘编自2011年3月7日经济观察报 根据材料概括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经济生活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返回目录,第7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答案问题: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最低工资在人均GDP中占比低,在平均工资中占比低,最低工资水平偏低。居民所得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占比呈减少趋势,政府和企业所得占比呈增加趋势,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 对策: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职工工资和居民收入的正常增长机制;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促进社会公平。,返回目录,第7课个人收入的分配,解析 此题考查维护公平的措施。材料主要反映了我国职工工资水平较低,以及国家、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务员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