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及答案【一套】

上传人:_****候 文档编号:183679703 上传时间:2021-06-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及答案【一套】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及答案【一套】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及答案【一套】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及答案【一套】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及答案【一套】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及答案【一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及答案【一套】(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及答案【一套】(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决定元素种类的是()A中子数 B质子数 C核外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2、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具有可燃性,可以支持燃烧B水生动物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C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D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3、银杏果中含有银杏酸(银杏酸化学式为C22H34O3),下列有关银杏酸说法正确的是()A从宏观上看:银杏酸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从微观上看:银杏

2、酸由22个碳原子、34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C从类别上看:银杏酸属于有机化合物D从质量上看:银杏酸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1:174、实验室测定蜡烛在盛有一定体积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过程中,O2和CO含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通过分析该图可推理出的结论是()A曲线表示CO含量的变化 B蜡烛发生了不完全燃烧C蜡烛由碳、氢元素组成 D蜡烛熄灭时,容器内氧气耗尽5、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用到类似如图所示的装置。关于该装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Bb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料管C使用该装置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D使用该装置用来观察氧气输出的速率6、取用粉末状固体化学药

3、品时,应使用的仪器是()A滴管B研钵C药匙D镊子7、下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其中“a”代表的是()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8、小丽捡到一枚白色鹅卵石,这会不会是大理石呢?将其放在食醋中,有气泡产生。小丽认为鹅卵石中可能含有碳酸盐。在此过程中,没有应用的科学方法是()A猜想B实验C推理D归纳9、某固态物质受热后变为气态物质,这种变化属于()A物理变化 B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C化学变化 D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10、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

4、二氧化碳D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11、在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时,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纯。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A用排水法收集O2时,集气瓶装满水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O2时,导管伸入到集气瓶的底部C用排水法收集O2时,导管口冒出气泡,立即收集D用排水法收集O2,收集满后,在水下盖上玻璃片12、下列净化水的操作,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较高的是()A沉淀B过滤C消毒D蒸馏13、世界万物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构成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海水是由海水分子构成的B分子、原子、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C二氧化碳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D自然界中的物质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等粒子构成

5、的14、下列碳单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A用石墨制作干电池的电极 B用碳素笔书写档案文件C用活性炭做饮水机的净水剂 D用铅笔芯粉末使生锈的锁头容易开启15、有一位同学暑假去西藏发生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医生让他吸氧后症状缓解。吸氧可以帮助人缓解高原反应的原因是()A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C吸氧为人体呼吸提供了适量的氧气 D氧气可以燃烧16、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能自燃并生成一种红色氧化物。对比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的事实,某同学得出的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自燃的产物不是四氧化三铁B相同的反应物在不同条件下生成物可能不同C有些物质燃烧时温度不

6、需要达到着火点D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是反应能否发生的因素之一17、某同学在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时,错误地将食盐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称得食盐的质量为15.4g(1g以下用游码),如果其他操作正确,那么食盐的实际质量应为()A14.6gB15.4gC15.6gD16.4g18、在消防知识中有一个词叫做“物理性爆炸”,是指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下发生的爆炸,下列各项描述中不属于物理性爆炸的是( )A厨房中因燃气泄漏而爆炸 B高压锅因为排气孔堵塞而爆炸C车胎因为暴晒而发生爆炸 D气球因为充气过多而引起爆炸19、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B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7、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20、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小 B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C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增加 D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1、将稀盐酸分别滴入盛有不同物质的试管中,如图所示。(1)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_ (填序号,下同);(2)有气泡产生的是 _ ;(3)有浅绿色溶液产生的是 _ ;(4)有蓝色溶液产生的是 _ ;(5)溶液变成红色的是 _ 。2、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变化:(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_。(2)高锰酸钾制取氧气:_。(3)氢气燃烧:_。3、用化学符号填写

8、空白:(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_;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这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2)2个硫原子:_;3个钠离子:_。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某同学进行有关分子性质的探究实验:在试管中的滤纸条上相间滴有无色酚酞溶液,试管口塞上一团蘸有浓氨水的棉花,试管中看到的现象是_此现象说明了:_。已知:浓氨水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能挥发出氨气,浓盐酸能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二者接触反应会产生白烟(即氯化铵固体)由于分子质量小,所以化学上引入了分子的相对质量来表示分子的质量,即相对分子质量。氨气分子的相对质量是17,氯化氢分子的相对质量是36.5。如图所示,在玻

9、璃管两端分别放入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花团 发现C处产生的白烟较多由此可知,分子的运动速率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是_。2、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有关问题。(友情提示:以下所选装置均填装置序号)(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_;_;(2)写出以混合物为原料用装置C制氧气的符号表达式_;该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3)若用紫黑色固体制取氧气,还应对装置C做如何的改进_,若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该选用装置_,若收集完时发现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_。(4)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难溶于水的乙炔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你认为上图中

10、最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装置是_。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1、氧气是人类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一个初中生每天大约吸入空气 440L,计算:(1)一个初中生每天吸入氧气的体积为多少?(2)标准状况下,一个初中生每天吸入氧气的质量为多少克?(标准状况下,氧气密度为1.43g/L,保留一个小数点)2、某化学活动小组需要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和锌粒反应来制取氢气,但实验室现有的是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试计算:(1)将20g浓硫酸配制成所需19.6的稀硫酸,需要水的质量为多少?(2)取上述配制好的稀硫酸50g与足量锌粒充分反应,能制得氢气质量为多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

11、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B2、C3、C4、B5、A6、C7、B8、D9、B10、A11、C12、D13、B14、B15、C16、C17、A18、A19、B20、B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1、A B、C B D E 2、4P+5O22P2O5 2KMnO4K2MnO4+MnO2+O2 2H2+O22H2O 3、O A1 A12O3 2S 3Na+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滤纸条上由试管口向试管底逐渐变红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 2、试管 集气瓶 KClO3KCl+O2 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试管底部是试管炸裂 在试管口加一团棉花 D 没有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在熄灭酒精灯所以水槽水进入热试管底部是试管炸裂 AD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1、92.4L;132.1g2、(1)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设需加水的质量为x,则20g98%=(20g+x)19.6%,解得:x=80g。(2)50g上述配制好的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50g19.6%=9.8g;设能制得氢气质量为y,则解得:y=0.2g;答:(1)将20g浓硫酸配制成所需的稀硫酸,需要水的质量为80g;(2)生成氢气的质量是0.2g。9 /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