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不合理用药分析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367446 上传时间:2017-11-14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104.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不合理用药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临床不合理用药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临床不合理用药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临床不合理用药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临床不合理用药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床不合理用药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不合理用药分析(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临床不合理用药分析(抗菌药物专题)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药学科主任临床药师 曾昭全思与想对近 5 年抗生素处方和医嘱的讲评分析、想得到以下目的: 加强合理用药的基本概念: 熟悉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 把握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 浅析不合理用药的原因与对策: 巩固医生, 药师的基本功:选药与干预资料来源 门急诊处方: 纠纷病例:包括外院 监测医嘱病例: 下科讲评的医嘱: 官司病例: 全国通报的病例:声明 讲评病例对事不对人,也不对科 请不要对号入座 为了学习,共同提高 通过分析,促进用药的合理性 水平有限,仅供参考合理用药基本慨念合理用药的意义和目的: 药物作用的两面性: 合理用药的意义:安全、有效、

2、经济、适当 合理用药的目的:充分发挥药物作用和疗效、保证安全用药,减少毒性反应,有效利用资源,减少浪费。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安全性:让患者承受最小的治疗风险,获得最大的治疗效果。即单位效果所承受的风险应尽可能小。(风险/ 效果)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有效性:通过药物的作用达到预定目的: 根除致病源治愈疾病 延缓疾病的进程 缓解疾病的临床症状 预防疾病的发生 避免 ADR 的发生 调节人体生理功能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经济性: 获得单位用药效果所投入的成本应尽可能低(成本/ 效果) 即为使用等效低价药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适宜性: 适宜的用药对象:病生理状况,经济条件 适宜的药物:药理药效药动满足治疗需要,合

3、并用药注意相互作用 适宜的时间:药动学参数 t1/2 适宜的剂量:个体化给药 适宜的给药途径:风险低的、安全性高的 适宜的治疗目标:医患共识不合理用药的后果得不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对症,剂量, 疗程,相互作用,延误病情,不全愈复发, ADR,毒性,危及生命等增加费用和疗程 医疗纠纷增加:不合理用药的后果引起 ADR 或药源性疾病: 因 ADR 而住院占住院人数的 5% 住院病人 10%25% 出现 ADR 10%20% 住院病人得药源性疾病 住院死亡患者中 14%死于药源性疾病( 美国27.8%) 2.4%2.9%住院患者死于 ADR 每年因抗生素 ADR 而死亡的患者有 20 万以上不合理用

4、药的后果 耐药菌株增加:超级细菌,多重耐药细菌 每年死于感染而无药可救者 8 万人以上 浪费资源:钱是老百姓的,资源是国家的 第三代头孢霉素一年浪费 9 亿多元 抗生素一年浪费约 100 亿元 耐药菌向社会传播: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分析 无指征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选择不当 不合理配伍 抗生素用量用法不当 溶媒选择不当 接瓶 对策一、无指征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1 、男、14 岁、 诊断:小褪青紫斑块( 无骨折等) R:头孢唑林 2g Vd 1/12h阿米卡星 100mg Vd 1/12h头孢氨苄胶囊 0.25g PO 1/8h年龄用药指征小孩禁用重复用药分析 无开放性伤口,无骨折骨裂 血象正常

5、无使用抗生素的指征 重服用药: 头孢氨苄与头孢唑林 氨基糖苷类小孩禁用 建议:开理疗单冷敷 1 天后再热敷纠纷病例 2 、女 56 岁 诊断:胆囊结石 R:1 、左氧氟沙星 0.2g Vd 1/日 2、庆大霉素 8 万 U Vd 1/日 3、哌拉西林 2g Vd 1/日 4、头孢哌酮 2g Vd 2/日 5、手术后头孢哌酮 2g Vd 2/日 6、头孢哌酮 2g Vd 2/日 至第 14 天后改用莫西沙星、阿米卡星、头孢米诺静滴至第 30 天出院分析 血象正常,无感染或炎症的指征 入院至手术:每天用抗菌素,不重复 剂量,给药次数, 疗 程不足 低浓度刺激易出现细菌耐药 二类手术,抗菌素使用二代

6、即可,且不超 3 天 二类手术,抗菌素不必用到出院 术后使用抗菌药物时间越长,感染几率越高 胆囊手术头孢哌酮不是首选的 3、男 46 岁 诊断:心肌扩张型心衰,心功能级 R:青霉素钠 400 万 U+NS 250ml Vd 1/12h (苯 唑西林钠,哌拉西林钠) 使用 23 天后停药无指征心衰怕钠:增加血容量和心脏后负荷分析 血象正常,无感染指征,属预防用药 每日 500 毫升 NS 和钠盐抗菌素摄入,会增加血容量和心脏的负担,导致心衰加重,也会引起全身性水肿 建议:不需预防应用抗生素 有感染指征选用溶媒不含钠为佳 4 、女 2545 岁 诊断:支气管哮喘 自服氨茶碱无效就诊(血象不高) R

7、:阿莫西林胶囊 0.5g 1/8h po R: 头孢拉定 0.25g 1/6h po R: 头孢克肟 0.2g 1/12h po R: 头孢丙烯 0.5g 1/12h po R:头孢吡肟 2g VD 1/12h哮喘不是细菌感染所致许多病例均选用抗菌药物进行抗炎治疗分析 血象正常, 无咳无痰, 无发热, 只有哮喘 支气管哮喘是非特异性炎症, 不是细菌感染引起, 抗菌药物无直接作用, 若有咳有痰有发热 WBC 或中性粒细胞升高 X片提示阳性等可考虑加用抗生素 建议:无细菌感染的支气管哮喘,不需应用抗生素。可用糖皮质激素抗炎解痉 5 、男、女、1868 岁 、诊断:(类手术)腰椎压缩性骨折,左腰软组

8、织损伤 R:头孢哌酮(头孢米诺,头孢地嗪, 头孢曲松,哌拉西林及含酶抑制剂,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头孢匹罗,头孢吡肟等)静滴,2/日,258 天分析 无开放性伤口,无细菌感染或类切口 无需使用抗菌药物, 选择抗菌药物挡次过高 疗程过长 类手术切口预防用药只有 12 天,且用二代抗菌药物 类手术切口预防用药越长感染几率越高 6 、男 35 岁 因发热 2 天,皮肤出水痘就诊 诊断:水痘 R:头孢克洛片 0.125g 1/8h po( 希刻劳颗粒)是病毒不是细菌分析 普通感冒,麻疹,水痘,腮腺炎等是病毒性疾病,不宜常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抗菌素对病毒无效 建议:可改用板蓝根颗粒,适当加利巴韦林。

9、二、抗生素选择不当 1 、女,15 岁,因 发热,T38.3 摄氏度,检查双侧扁桃体炎度肿大,表面可见脓苔。WBC 为 12*109/L,粒细胞百分比为 89% R:5%GS 100ml头孢噻肟钠 2g Vd 1/12h有用药指征,以 G+球菌对 G+菌的作用,第三代头孢不如第二代和青霉素类分析 急性急性扁桃体炎的致病菌多为溶血性链球菌。首选为青霉素,红霉素或头孢唑林。对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第三代头孢的疗效不如第一第二代头孢和青霉素钠。 建议:不用头孢噻肟钠, 2 、男 46 岁 因咳嗽咳痰 5 天就诊检查,诊断:急性支气管炎 R:NS 100ml头孢地嗪 2g Vd 1/d左氧氟沙星 0.4g

10、 Vd 1/d病原菌未查明无维持量,T1/26h,1/12h联合用药指征不明,抗菌谱有重叠抗菌药物应单瓶溶解使用,不应二种混合分析要有明确的联合用药指征: 病原菌未查明:包括免疫缺陷的严重感染 单一抗菌药不能控制的需氧菌及厌氧菌的混合感染 单一抗菌药不能控制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败血症等重症感染 长期治疗产生耐药的深部感染:结核等分析 无头孢地秦的维持量: 头孢地秦 t1/2 为 6 小时,一天应二次给药。 二者抗菌谱相当,故为重复用药 二者抗菌素不能在同一容器中混合,要单独溶媒静滴,且相隔 4 小时 联合使用三代药的指征不足。 建议:单用左氧氟沙星, 3 、男 59 岁 因发热咳嗽 2 天就诊检

11、查:T38 度 胸正位片:右肺中叶实变影。WBC13.2*109/L,粒细胞 90%诊断:肺炎链球菌肺炎 R:NS 200ml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 3g Vd 1/12h诊断明确选药不当分析 肺炎链球菌肺炎的致病菌为肺炎链球菌 首选青霉素,次选头孢唑林和红霉素 第三代头孢疗效不及前者 建议:不宜使用第三代头孢类 4 、女 29 岁 因尿急尿频 2 天就诊,未做尿的病原学检查,诊断:急性膀胱炎 R:罗红霉素胶囊 0.15g 2/d PO诊断依据不足选药不当分析 尿路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是革兰氏阴性菌,其中大肠埃希菌占 70%以上, 在无药敏试验结果时,应选用对革兰氏阴性菌有效的抗菌药物, 罗红霉素是

12、抑菌剂,是抗 G+菌为主 建议:改用左氧氟沙星,呋喃妥因或复方磺胺甲恶唑 5 、王* 女 28 岁 诊断:肺炎、尿毒症、心衰 R:1. 头孢噻肟钠舒巴坦 2.25gNS 50ml Vd 1/12h2. 胸腺五肽 20mg+5%GS50ml Vd 1/ 日3. 地高辛 250ug 1/晚4. 呋塞米 20mg 1/8h5. 螺内酯 20mg 1/12h选药不当:对肾脏毒性对肺炎用药不如二代头孢和青霉素类溶媒量不足,滴速要慢与抗菌药不能直接接瓶,要隔瓶剂量偏大:与速尿合用会提高血浓,要注意监测和观察利尿药会降低抗菌药血浓分析 头孢噻肟对肾的毒性最大, 尿毒症不是首选的 头孢噻肟对肺炎有效, 但尿毒

13、症患者要减量. 溶媒量不足( 心衰足量), 高浓度滴速要慢 第三代头孢抗 G+球菌效果不如二代和青霉素 呋塞米增加地高辛的血浓度, 要监测 利尿剂会降低抗菌药物的血浓度 6 、女 53 岁 诊断:乳腺肿瘤 R:头孢米诺 2g5%GS 200ml Vd 1/12h选药不当分析 乳腺手术、类切口,用头孢米诺预防感染,挡次太高,不符合指导原则和38 号文件要求。7、纠纷案例术前 WBC 为 7.6*109/L 、入院后每天静滴脂肪乳、氨基酸等 1 ,11:30 左氧氟沙星 0.2g Vd 2 ,8 :30 头孢哌酮舒巴坦 2g Vd 3 ,8 :30 阿米卡星 0.2g Vd 4 ,9 :10 谷氨

14、酸诺氟沙星 0.2g Vd 5, 手术:头孢哌酮舒巴坦 2g Vd 2/12h 6 ,9 :15 头孢哌酮舒巴坦 2g Vd 2/12h 14,16:30 滴完 出院滥用抗菌药,违反规定分析 术前每天用一种抗菌药物,不符合规定 病人无感染指征,术前半小时使用即可 类手术,无需用到出院, 23 天即可 头孢哌酮不是首选药,以肾排为主, 本例术前术后均用脂肪乳和氨基酸与复合维生素等也是无指征的8 、纠纷病例 韦某 男 60 岁,肝植后发热、咳黄痰 T37.6, 血象: 白细胞计数 7.1*109/L, 粒细胞:71.7%.淋巴细胞:19% 胸透及胸部 CT:大叶性肺炎( 双肺)长期服免疫抑制剂G+球菌感染 免疫抑制剂所致免疫抑制剂引起低下诊断是明确的分析 白细胞 粒细胞 1 - 30:7.1*109/L 71.7% 2 - 03:14.24 81.3 2 - 04: 22.62 93.74 2 - 07: 22.87 96.0 2.08: 13.47 98.0 2 - 10: 10.29 76.3 2 - 22: 9.7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