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最新版本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总6页)

上传人:文库****9 文档编号:183673415 上传时间:2021-06-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最新版本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总6页)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苏教版最新版本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总6页)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苏教版最新版本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总6页)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苏教版最新版本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总6页)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苏教版最新版本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总6页)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最新版本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总6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最新版本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总6页)(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一、学段目标第一学段(13年级)知识技能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理解常见的量;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在具体情境中,能进行简单的估算。 2、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掌握初步的测量、识图和画图的技能。 3、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了解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 数学思考1、在运用数及适当的度量单位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以及对运算结果进行估计的过程中,发展数感

2、;在从物体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想像图形的运动和位置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2、能对调查过程中获得的简单数据进行归类,体验数据中蕴涵着信息。 3、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能提出一些简单的猜想。4、会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问题解决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2、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3、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4、尝试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情感态度1、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参与数学活动。 2、在他人帮助下,感受数学活动中的成功,能尝试克服困难。 3、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

3、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4、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尝试对别人的想法提出建议,知道应该尊重客观事实。二、教材分析本册包括以下内容:1、有余数的除法 2、时、分、秒 3、认识方向 4、认识万以内的数 5、分米和毫米 6、两、三位时的加法和减法 7、角的初步认识 8、数据的收集和整理9、期末复习,以及两次实践与综合应用活动:测定方向和了解你的好朋友。三、班级情况分析两个班共有50名学生,男生26名,女生24名,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好,上课认真听讲、自主探究、独立思考、踊跃发言,按时认真完成作业,学业成绩稳定。但有个别学生自暴自弃,不能独立完成作业,成为学困生。在上学期的学业测试中,49人

4、合格,1人不合格。因此,加强提优补差,努力转化学困生,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和共同进步,是本学期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方面1、通过把一些物体进行平均分的操作活动,体会余数产生的过程,初步理解余数的含义;探索并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知道余数一定比除数小,会用竖式计算除数和商都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式题,会用有余数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能联系生活实际认识时间的单位:时、分、秒,获得初步的1时、1分、1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时=60分,1分=60秒,并能正确说出钟面上所显示的时刻。3、通过观察、操作、数数、交流等活动,认识万以内的数,知道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

5、一万,了解万以内的数位顺序,知道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以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会读、写万以内的数,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根据数的组成口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或几十,几千几百加、减几千或几百,能认识约等号“”,会求一个接近整百、整千数的近似数;了解用算盘表示数的方法,能在算盘上表示出万以内的数。4、理解和掌握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整十数加整十数(和大于100)及相应的减法,整百数加整百数(和大于1000)及相应的减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理解加、减法的算理,能正确地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对加、减法进行验算。5、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理解数量之间的相差关系,能应用加、减法正确解答一些两步计算的实

6、际问题。6、联系乘法含义,理解“倍”的概念,会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以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7、在现实情境中,初步掌握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能运用乘法和加(减)法正确解答一些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8、结合现实情境,认识东、南、西、北和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等方向,认识简单的平面图,能正确运用学过的方向描述现实生活中及平面图上物体或场所间的位置关系。9、联系生活经验,在观察、操作、比较、交流等活动中,认识分米、毫米等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相邻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换算,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测量和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10、联系一些典

7、型物体的面,直观认识角,了解直角、锐角和钝角,初步知道角是有大小的,会正确地识别直角、锐角和钝角。11、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能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者自己选定的标准,对事物或数据进行分类,感受分类与分类标准和关系;了解用画“正”字等方法收集数据,并能用自己的方式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能结合统计数据回答并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体会数据进行表达与交流的作用,感受数据中蕴含的信息。(二)、数学思考方面1、在认识万以内的数和用算盘表示数的过程中,逐步加深对数的意义、十进制计数法以及数的大小的理解,提高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数感。2、在学习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等计

8、算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四则运算意义的理解,不断积累口算、估算和笔算的经验,提高计算能力,发展初步的分析、比较、抽象和概括等思维能力。3、在应用加、减法运算,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的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积累分析数量关系,选择解题思路的经验,进一步增强有根据、有条理进行思考的意识,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4、在认识角和直角,认识方向,认识分米和毫米,以及相关的操作、测量、交流等活动中,初步建立1分米和1毫米实际长度的表象,初步体会现实空间中物体间的位置关系,感受平面图形与相应物体的联系,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5、在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中,能

9、对调查过程中获得的简单数据进行分类,体验数据中蕴含的信息。(三)、问题解决方面1、在教师的指导下,联系学过的数的认识与计算、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的知识、经验和方法,从生活中提出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在用学过的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会借助摆学具或画图等方式分析数量关系;在测量物体或线段长度的过程中,初步学会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计量单位和测量方法;在描述物体方位的过程中,初步学会用画图和口头描述相结合的方法解决问题;在分类整理数据的过程中,初步学会简单的收集和整理数据的一般方法。3、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会与同学合作,能有条理地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不断增强合作

10、交流的意识。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学会在表达前整理、在倾听时思考,逐步增强评价与反思的意识。(四)、情感与态度方面。1、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数学活动,感受自己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方面的收获与进步,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2、在探索和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计算和验算方法等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数学思考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3、在进行四则运算的过程中,进一步形成认真、细心的学习态度,培养发现错误及时订正的良好习惯。4、在经历将现实问题数学化,以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

11、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学习价值,不断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自觉性。五、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万以内数的认识。2、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难点:1、理解和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2、隔位退位减。3、比较角的大小六、教学措施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作业分层设计。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5、养成

12、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6、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7、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8、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七、教学进度(见附表)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周数日期教学内容课时备注12.172.21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22.242.28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33.33.8时、分、秒5课时妇女节43.183.14认识方向5课时植树节53.173.21认识万以内的数5课时63.243.28认识万以内的数5课时73.314.4认识万以内的数5课时清明节84.74.11认识万以内的数4课时94.144.18分米和毫米5课时104.214.25期中测试、讲评5课时期中考试114.285.2两、三位数的加减法3课时劳动节125.55.9两、三位数的加减法5课时135.125.16两、三位数的加减法5课时145.195.23两、三位数的加减法5课时155.265.30两、三位数的加减法5课时儿童节166.26.6角的初步认识4课时端午节176.96.13数据的收集和整理1新课结束186.166.20期末复习复习196.236.27期末测试期终考试206.30放暑假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