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8年陕西省学业水平考试地理真题及答案-精品(总29页)

上传人:文库****9 文档编号:183670482 上传时间:2021-06-11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4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2018年陕西省学业水平考试地理真题及答案-精品(总29页)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最新-2018年陕西省学业水平考试地理真题及答案-精品(总29页)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最新-2018年陕西省学业水平考试地理真题及答案-精品(总29页)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最新-2018年陕西省学业水平考试地理真题及答案-精品(总29页)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最新-2018年陕西省学业水平考试地理真题及答案-精品(总29页)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2018年陕西省学业水平考试地理真题及答案-精品(总29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2018年陕西省学业水平考试地理真题及答案-精品(总29页)(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8年陕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2018.3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综合题。2.考生领到试卷后,必须按规定在试卷上填写姓名、考籍号、座位号,并在答题卡上涂黑对应的试卷类型信息点。3.所有答案必须在答题卡上指定区域内作答。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计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地球属于A.恒星B.卫星C.行星D.彗星2.太阳系中地球的“左邻右舍”分别是A.水星、金星B.金星、火星C.火星、木星D.木星、土星3.地球上具有适合生物生存

2、的温度条件,是因为A.地球的质量适中B.地球的体积适中C.地球的卫星数目适中D.日地距离适中【解析】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它的“左邻右舍”分别是金星和火星。地球上具有生物存在的条件包括适宜的温带、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液态水,其温度条件的适宜是有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所决定的。4.太阳大气层的某些区域会突然爆发,出现增亮的斑块,这种现象发生在A.光球层B.日冕层C.色球层D.太阳内部【解析】太阳大气层的某些区域会突然爆发,人们称这种现象为“耀斑”。太阳黑子出现在光球层,耀斑出现在色球层,太阳风出现在日冕层。5.我国的“月兔车”在月球上正常工作的主要动力来源是A.太阳能B.重力能C.核能D.风能

3、【解析】“月兔车”之所以在月球上能正常工作,是因为它安装有太阳能板,能够接受太阳辐射,所以“玉兔车”的主要动力来源应该为太阳能。6.目前地球公转轨道面与自转轨道面的夹角是A.0B.2326C.6634D.90【解析】常识性。黄赤交角目前为2326或23.5。7.地球上昼夜交替的周期是A.一个太阳日B.一个恒星日C.一个恒星年D.一个回归年【解析】恒星日是地球自转360所用的时间(23小时56分),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太阳日是地球自转36059所用的时间(24小时),是昼夜交替的周期。恒星年是地球公转360所需的时间(365日6小时9分10秒),是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回归年是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

4、的周期(365日5小时48分46秒),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做回归运动。读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示意图(题8、9图),完成89题题8、9图8.“三八”国际妇女节这天,太阳直射点在图中的位置是A.之间B.之间C.之间D.之间9.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图中位置时,是北京一年中A.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昼最短的一天B.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昼最短的一天C.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昼最长的一天D.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昼最长的一天【解析】本题组关键是读懂“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示意图”。图中代表每年3月21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赤道),代表6月22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北回归线),图中代表每年9月23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赤道),图

5、中代表每年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南回归线)。图中代表次年3月21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赤道)。“三八”国际妇女节这天,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在图中之间。当太阳直射点位于位置时(6月22日),北回归线以北各维度正午太阳高度最大,这一天是北京一年白昼最长的一天。10.该题10图,地质波传播速度在地表以下月2900千米处的变化是题10图A.纵波消失B.横波消失C.纵波速度变大D.横波速度变大【解析】从“地震波传播速度变化”图看,在地表以下约2900千米处,横波消失,纵波速度急剧变小。1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交界处往往形成A.新月形沙丘B.喀斯特地貌C.河口三角洲D.火山、地震【解析】板块构造学说

6、认为,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往往形成火山、地震。而喀斯特地貌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河口三角洲是泥沙沉积作用形成的,新月形沙丘是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它们都是外力作用。12.题12图中景观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题12图A.岩浆活动B.风力沉积C.流水侵蚀D.冰川侵蚀【解析】10元人民币背面的图案是黄河壶口瀑布(晋陕交界黄河段),它是流水侵蚀作用而形成。13.云层对太阳辐射削减作用的主要方式是A.辐射B.反射C.散射D.吸收【解析】常识性记忆,云层对太阳辐射削减作用主要是反射作用。14.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大气垂直运动B.大气水平运动C.地区间气压差异D.地面冷热不均【解析】常识性记忆,地面冷

7、热不均是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15.题15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题15图A.B.C.D.【解析】图中由低压指向高压,不符合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地转偏向力向右偏转,故曲线表示北半球近地面的风向;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地转偏向力向南偏向,表示南半球近地面的风向;由低气压指向高压,不符合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偏向。读南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题16、17图),完成1617题。16.图中代表的是A.赤道低气压带B.副极地低气压带C.副热带高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17.常年受控制的地区,形成的气候类型是A.热带雨林气候B.温带海洋气候C.热带

8、季风气候D.地中海气候【解析】图中位于30S,代表副热带高气压带,位于南半球中纬度地区,是中纬西风带。常年受风带控制的地区,形成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气候。18.2018年3月4日,一股强冷空气入侵陕西并继续南下,刚有春暖之感的关中大地迅速降温并降雨雪,引起此次降温降水的天气系统是A.冷锋B.暖锋C.气旋D.反气旋【解析】3月4日属于北半球的冬半年,我国北方地区还比较寒冷,这时有“一股强冷空气入侵陕西并继续南下,刚有春暖之感的关中大地迅速降温并普降雨雪,引起此次天气变化的是冷锋天气系统。19.地处北冰洋的摩尔曼斯克港终年不冻,与其关系密切的洋流是A.北太平洋暖流B.北大西洋暖流C.阿拉斯加暖流D.

9、墨西哥湾暖流【解析】地处北冰洋沿岸的俄罗斯摩尔曼斯克港终年不冻,与北大西洋暖流关系密切。20.黄河、长江在水循环中所属的环节是A.蒸发B.水汽输送C.降水D.径流【解析】考查水循环环节,长江属海陆间循环的地表径流。2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是A.植被破坏B.降水集中C.地形崎岖D.土质疏松【解析】常识性考查,“人为因素”只有“植被破坏”,B、C、D都为“自然因素”。22.读非洲部分区域自然带分布图(题22图),自然带的分布体现了题22图A.经度地带性分异B.垂直地带性分异C.纬度地带性分异D.非地带性【解析】从局部非洲自然带分布图中可看:为热带雨林带、为热带草原带、为热带沙漠带、为亚热带

10、常绿硬叶林带。自然带东西延伸、南北更替,属于纬度地带性。23.小强与驴友在攀登太白山途中,看到植被从山麓到山顶有明显的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质构造B.水热组合C.土壤条件D.水文状况【解析】考查垂直地带性分异因素,水分和热量。(经度地带性水分;纬度地带性热量;非地带性非地带性因素如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地下水、坡向等等)24、有关自然环境各要素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A相互渗透、制约B各自发展演变C互不影响D独立存在【解析】自然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即相互渗透、制约。25、半坡原始村落选址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A.矿产B.气候C.植被D.地形【解析】考查地形对聚落的基本影响。26、我国大陆沿岸平

11、均海平面呈明显上升趋势,在过去的一百年里大约上升了0.14米,于此有关的是A.风暴潮B.潮汐C.海啸D.气候变暖【解析】“我国大陆沿岸平均海平面呈明显上升趋势,在过去的一百年里大约上升了0.14米”,这与全球变暖有关。27、下列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A.土地资源B.生物资源C.气候资源D.矿产资源【解析】考查自然资源分类:根据其属性可分为可再生和非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28、近年,我国多地雾霾天气频繁出现的自然原因是A大气运动较弱B第二产业比重大C交通工具尾气排放多D能源消费结构以煤为主【解析】近年来,我国多地雾霾天气频发,其原因是多方

12、面的。其中自然原因应是大气运动较弱(比如“逆温”)。能源消费结构以煤为主,第二产业比重过大,交通工具尾气排放等都是人为原因。29、滑坡、崩塌属于A.地质灾害B.气象灾害C.海洋灾害D. 生物灾害【解析】自然灾害按照与发生过程分类,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属于地质灾害。热浪、台风、寒潮、干旱、霜冻、冰雹等属于气象灾害、海啸属于海洋灾害、蝗灾属于生物灾害。30、大棚农业中,大棚的作用是改善A、水分条件B、光照条件C、热量条件D、土壤肥力【解析】我国北方地区农业生产活动中,近年来大力推广大棚农业,大棚的作用主要是改善热量条件。读图31、32图,完成3132题。31、图中四地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A、B、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