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通史体例教材整合表5(必修+选修1):世界近代史知识点整合表(总4页)

上传人:文库****9 文档编号:183670294 上传时间:2021-06-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通史体例教材整合表5(必修+选修1):世界近代史知识点整合表(总4页)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通史体例教材整合表5(必修+选修1):世界近代史知识点整合表(总4页)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通史体例教材整合表5(必修+选修1):世界近代史知识点整合表(总4页)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通史体例教材整合表5(必修+选修1):世界近代史知识点整合表(总4页)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通史体例教材整合表5(必修+选修1):世界近代史知识点整合表(总4页)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通史体例教材整合表5(必修+选修1):世界近代史知识点整合表(总4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通史体例教材整合表5(必修+选修1):世界近代史知识点整合表(总4页)(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平邑实验中学高中历史通史体例教材整合表(必修+选修1)表5:世界近代史知识点整合表时段阶段特征与主要线索历史事件经济政治文化资本主义兴起时期 (14世纪-16世纪)总体特征:西欧封建社会的解体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迅速兴起。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政治上,宗教改革;思想上,文艺复兴。1487年,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开始探寻新航路,到达非洲最南端。1492年,哥伦布船队到达美洲。1497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开始远航,1498年到达印度。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新航路开辟的原因:资本主义萌芽、“寻金热”、商业危机、提升国力、传教;条件:地理知识、

2、航海造船技术。影响: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欧洲社会出现重大变革,发生了“商业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1519世纪,黑奴贸易,给非洲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灾难。15世纪末,英国出现圈地运动。1500年左右,欧洲开始进入近代。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背景:天主教会大一统的神权统治成为欧洲发展的巨大障碍;中世纪的宗教“异端”运动对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提出了有力的挑战,对宗教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6世纪的西欧开始向近代过渡。意义:政治上,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发展;经济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思想上,打破了天主

3、教会精神垄断,使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旗帜。1517年,马丁路德发起宗教改革。内容:1、路德主张“因信称义”,简化宗教仪式;2、坚持圣经是人们唯一信仰的神圣权威,主张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上帝和圣经面前人人平等,教会是教徒的结社,教士是教徒选举出来的公仆;3、国家权力为神所授,王权高于教权并支配教权,应建立本民族的教会。1541年,加尔文在日内瓦进行宗教改革内容:1、坚持圣经绝对权威,反对教皇权威,主张简化宗教仪式,主张自由、平等,个人主义;2、核心:主张先定论,宣扬选民或弃民;3、主张发财致富,提倡奋斗精神;4、建立共和式的长老制度和政教合一的政权。1

4、529年,英国亨利八世宗教改革。内容:1、断绝英国教会在行政和经济上与罗马教廷的关系;2、规定国王为英国最高首脑,拥有任命教职、召开教会、审查教规的权力;3、保留天主教的教阶制度、教义和仪式;4、没收修道院财产归王室所有。1416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背景:资本主义萌芽、资产阶级形成、古希腊罗马文化遗存。核心: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代表成就:薄伽丘十日谈、“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歌集、但丁神曲、达芬奇。影响:使人们从封建愚昧中解放出来,开始更多地关注人及人生活的世界。续表时段阶段特征与主要线索历史事件经济政治文化工场手

5、工业时期(16世纪中期18世纪末)总体特征:欧美处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经济上,殖民扩张和掠夺,进行资本原始积累,英国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政治上,欧美各主要国家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科技文化上,以牛顿经典力学为代表的近代科学建立,启蒙运动兴起。1581年,荷兰独立,资本主义工商业迅速发展。17世纪初,英国成立东印度公司。17世纪,荷兰在美洲建立了以新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殖民地。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航海条例,三次英荷战争,夺得新阿姆斯特丹,改名纽约。18世纪中期,英国从法国手中夺取北美的加拿大和新法兰西,扩大在印势力,最终确立起世界霸权。殖民扩张的影响:大量财富流入西欧,为西欧

6、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给遭到殖民侵略的地区和人民却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和灾难;世界市场进一步得到拓展。 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1785年,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正式投入工厂使用。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政治前提、市场、资金、劳动力、技术。1588年,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1640年,英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利,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议会不但掌握制定法律的权力,还可以监督政府和决定重大的经济政策。1721年,英国责任内阁制逐渐形成。责任制内阁简称内阁,内阁的

7、首脑是首相,内阁成员是各部大臣。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要与首相共进退。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但首相也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其实是对议会负责。一个政党成为多数党时就获得执政地位,党的领袖就会被国王任命为首相。首相的地位非常重要,他有权提名内阁成员即各部大臣,决定国家的重要政策,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同时,他又能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这样,首相实际上掌握了国家大权。1775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1787年,美国宪法颁布。内容:1、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如征税、募兵

8、、发行钱币、宣布对外和战以及使用武力恢复地方秩序等。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2、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掌握立法权。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总统对宪法负责,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但国会复议时若以三分之二多数再次通过,即为有效;总统有权提名任命政府高级官员;总统有权与外国缔结条约,但须得到国会的批准方可生效。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对法律拥有最高司法解释权。意义:1787年宪法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宪法;美国的联邦制共和政体开始确立起来;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9、三权分立有利于防止专制独裁。1789年,美国联邦制共和政体确立。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1792年,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世纪初,伽利略发现自由落体定律。17世纪,胡克发现细胞。1687年,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创立经典力学。18世纪,启蒙运动进入高潮。伏尔泰抨击天主教会;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提倡“天赋人权”;相信法律应以人性为出发点,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代表作有哲学通信路易十四时代等。孟德斯鸠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认为法律应当是理性的体现。他的代表作是论法的精神。卢梭主张“天赋人权”说、“人民主权”论、“社会契约”论,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代表作是社会契

10、约论。康德著有纯粹理性批判等著作,对启蒙运动作了经典的总结:认为启蒙运动的核心是人应该独立思考,理性判断;强调人的重要性,提出人不是工具;坚持人要自律,自由和平等只能在法律范围之内。影响:启蒙运动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击了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呼唤了法国大革命的到来;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启蒙思想成为人们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18世纪60年代,瓦特制成装有冷凝器的单动式蒸汽机。80年代,他又制造了联动式蒸汽机。影响: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工场手工业作坊转变为机器大工业工厂,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大生产逐渐形成;工业化进程中催生了许多工业城市和英、法、美等工业国家;世界各

11、地的联系更加密切,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续表时段阶段特征与主要线索历史事件经济政治文化蒸汽时代(19世纪初-19世纪70年代)总体特征:欧美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全面展开。经济上,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和扩展,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政治上,各国进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在世界范围内争夺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工人运动和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起来。思想文化上,文学艺术异常繁荣。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工厂取代手工工场。19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基本形成,英国成为“世界工厂”。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1、对英国:工厂出现并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城市化

12、进程加快;社会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也是世界贸易中心。2、对世界: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越来越多的亚非拉美国家和地区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客观上也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开始改变世界的面貌。1866年,德国西门子发明发动机。1805年至19世纪40年代,埃及穆罕默德阿里改革。背景:马木路克的反动统治、奥斯曼帝国的威胁、英法等西方列强侵略的危险。内容:1、经济方面: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包税制,没收违规宗教地产,确立土地私有制度,征收单一的土地税;兴修水利,推广改良农具,引进新的农作物品种;大力发展官办工厂,初步建

13、立了埃及的民族工业。2、政治方面:消灭马木路克,削弱宗教长老阶层的势力,确立高度的中央集权(设立中央机构国务会议和咨议会,建立省县乡村各级行政机构)。3、文化方面:实行开放政策,学习西方的先进经验。4、军事方面:改造旧军队,建立新式军队。意义:1、政治上结束了埃及长期动乱、分裂、割据局面,确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体制;2、经济上促进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推进了近代化进程,推动了埃及历史的进步;3、经济、军事实力的增强,推迟了欧洲列强侵占埃及的进程;4、文化上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促进了文化繁荣。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

14、争。1842年,中英签定南京条约。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内容: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出资本主义必将被共产主义所取代;肯定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背景:1、农奴制危机;2、资本主义工业远远落后于西方;3、新思潮的涌动;4、克里米亚战争失败。内容:1、宣布废除农奴制,农奴获得法律上的人身自由;2、农民可以通过赎买获得一块份地,但付清赎金之前必须负担各种临时义务;3、强化村社管理,严格控制农民。意义:1、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道路,有利于工业革命的推行;

15、2、推动了俄国政治的缓慢变革;3、是俄国近代化的重要步骤,但不彻底,改革后的俄国经济发展依然赶不上西欧各国。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背景:1、资本主义经济发展;2、德川幕府统治晚期,社会矛盾激化;3、西方国家入侵,民族危机加深;4、武装倒幕,明治政府建立。内容:1、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四民平等,制定宪法、确立近代天皇体制;2、经济上,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新经济; 3、思想文化上,文明开化,求知识于世界;4、军事上,建立新式军队。影响:日本走上近代化道路,独立富强,成为亚洲强国;走上对外扩张之路,给亚洲人民带来灾难。19世纪六七十年代,普鲁士统一德国。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欧洲出现新古典主义美术。 代表作:法大卫马拉之死拿破仑加冕、安格尔泉19世纪初,拉马克提出早期生物进化思想。1815年以后,欧洲出现浪漫主义美术。代表作:法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音乐。代表作:德贝多芬(代表作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第九交响曲)、奥约翰施特劳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