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16首课内现代诗诗歌赏析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366914 上传时间:2017-11-1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34.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16首课内现代诗诗歌赏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考语文16首课内现代诗诗歌赏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考语文16首课内现代诗诗歌赏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考语文16首课内现代诗诗歌赏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考语文16首课内现代诗诗歌赏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16首课内现代诗诗歌赏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16首课内现代诗诗歌赏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17 页十六首课内现代诗诗歌赏析一、 理想流沙河(余勋坦,四川金堂人)【题目解说】“理想”就是对未来的想象和希望,是对美好未来的设想,也是人们前进的动力的源泉。我们都有自己的理想,有了理想,我们的生活才有方向,奋斗才有目标。人类有了理想,才使世界不断向前发展。整体把握:1、这首诗是说,人生一定要有理想。诗人从多种角度赞美理想,一连串形象的比喻,蕴含丰富的含义。2、理解诗的第一节。(1)第一节的主要意思是说理想是前进的方向。(2)用了四个比喻(暗喻)四个比喻是连环的。这在修辞手法上又叫“顶针” 。(3)前两个比喻为第三个比喻作铺垫,诗意主要在后两个比喻上。a、 “黎明”指理想境界

2、。b、漫漫黑夜里,理想指示了光明的方向,所以说“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 ;“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3、理解诗的第二节(1)不同年代有不同的理想,理想有时代性,理想有层次性(社会是逐步发展的,理想也是逐步提高的)。(2)这一节的标点值得注意,第一行、第二行,句末用分号,句号只有两个,两个句子是从两个角度来说的。饥寒、温饱、文明是从生活状况来说的。离乱、安定,是从社会秩序来的。【考点预测】1、第一节四个比喻,喻意是什么?从石到火,从火到灯,从灯到路,四个比喻是连环的,这在修辞手法上有叫“顶针” 。前两个比喻为第三个比喻做铺垫,诗意主要在后面两个比喻上。 “黎明”指理想境界。漫漫黑夜里,理想

3、指示了光明的方向,所以说“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可见,这一节的意思主要是说,理想是前进的方向。2、语句赏析:、理想有 时 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线,可望不可即,折磨着你的进取心。提示:运用比喻的修辞,说明理想的实现,往往要经历多次挫折和失败,或者不像预期那样切近,起初对长期性估计不足,越到后来越是认识其艰巨性、长期性。、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提示:诗人所说的“理想” ,是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为社会进步、为多数人谋利益的理想。树立理想,拥有信念,拥有为理想而奋斗的幸福感,是获得,而这一切又是以牺牲个人利益为前提的,他要牺牲个人利益,要抛弃黄金梦,所以又是一种牺

4、牲、怎样理解“ 理想开花,桃李要结甜果;理想抽芽,榆杨会有浓阴。 ”?用比喻的修饰手法说明理想的实现给人带来美好的新生活,鼓舞人们去为理想而奋斗。二、 秋天何其芳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第 2 页 共 17 页硕的瓜果。秋天栖息在农家里。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芦篷上满载着白霜,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秋天游戏在渔船上。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洌了。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整体把握】1这是一幅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表达了对秋天的热爱与赞美

5、之情。2这三节诗用最精粹的语言描写农家生活,每一句诗都是一幅画面,三节诗又组成三幅复合画面。(1)第一幅画面是“农家丰收图” ,不是写某个农夫,而是写普遍的农民活动,写了两个场景:一是山谷伐木,一是篱间背瓜果。(2)第二幅画面是“霜晨归渔图” 。 (3)第三幅画面是“少女思恋图” 。【考点预测】品析下列加点的词句。1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答:烘托出一派朦胧的诗意,又与秋天这个季切吻合。2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答:显示出渔人悠闲与自得的心情,也体现了秋天的宁静与悠远。3秋天游戏在渔船上。答:运用拟人的手法写渔民的丰收之景,形象生动。4提示:复习中考精典49 面 习题。三、 纸船寄母亲 (冰心)【

6、课文分析】古 今 中 外 表 达 母 爱 的 诗 作 很 多 , 这 首 诗 却 有 着 自 己 的 独 特 之 处 。 诗 人 以 孩 子 般 的 纯 洁 和 天 真 , 从儿 童 的 游 戏 世 界 中 找 到 了 一 个 可 以 寄 托 对 母 亲 无 限 恋 念 的 中 介 物 纸 船 , 并 以 此 展 开 自 己 的 情 思 。诗 歌 第 一 、 二 节 便 写 叠 纸 船 、 抛 纸 船 : “我 从 不 肯 妄 弃 了 一 张 纸 , /总 是 留 着 留 着 ”, 表 明 诗人 并 非 这 一 次 的 出 门 远 行 才 有 此 举 动 , 而 是 对 母 亲 的 思 念 与

7、 深 情 由 来 已 久 ; “叠 成 一 只 一 只 很 小 的船 儿 ”表 明 所 叠 纸 船 的 数 量 之 多 , 也 表 明 对 母 亲 的 思 念 之 深 ; 诗 人 把 纸 船 “从 舟 上 抛 下 在 海 里 ”后 , “有 的 被 天 风 吹 卷 到 舟 中 的 窗 里 , /有 的 被 海 浪 打 湿 , 沾 在 船 头 ”, 写 出 了 精 心 叠 成 的 纸 船 抛入 大 海 后 瞬 间 令 人 心 碎 的 结 果 , 它 暗 示 读 者 , 纸 船 漂 过 大 海 到 母 亲 身 边 实 际 上 不 可 能 , 给 人 一 种 悲 观绝 望 的 情 绪 ; 但 诗 人

8、 仍 “不 灰 心 的 每 天 叠 着 , 总 希 望 有 一 只 能 流 到 我 要 它 到 的 地 方 去 ”, 这 要 到的 地 方 便 是 母 亲 那 儿 !俗 话 说 “精 诚 所 致 , 金 石 为 开 ”, 诗 人 的 愿 望 能 够 实 现 吗 ?其 实 , 这 一 问 题 已经 并 不 重 要 了 , 最 重 要 的 是 , 这 是 诗 人 寄 托 思 念 的 惟 一 方 式 , 只 有 这 样 , 诗 人 才 能 排 解 心 头 的 忧 伤 ,只 有 这 样 , 才 能 最 充 分 地 表 达 那 种 刻 骨 铭 心 的 思 念 之 情 。 第 三 节 诗 , 诗 人 思

9、念 至 极 , 展 开 想 像 :“母 亲 , 倘 若 你 梦 中 看 见 一 只 很 小 的 白 船 儿 , /不 要 惊 讶 它 的 无 端 入 梦 。 ”纸 船 漂 不 到 母 亲 的 身 边 ,就 进 入 母 亲 的 梦 中 吧 !“这 是 你 至 爱 的 女 儿 含 着 泪 叠 的 , /万 水 千 山 , 求 它 载 着 她 的 爱 和 悲 哀 归 去 。”点 明 题 旨 , 感 情 达 到 最 强 烈 的 状 态 , 令 人 怅 然 不 已 。 这 是 全 诗 最 为 精 彩 的 一 笔 。在 这 首 诗 中 , 诗 人 以 纸 船 为 题 , 托 物 言 情 , 赋 予 纸 船

10、 特 别 的 含 义 。 纸 船 象 征 漂 泊 无 依 的 孤 独 , 象征 思 念 母 亲 思 念 祖 国 的 一 颗 心 , 象 征 诗 人 纯 洁 、 美 好 的 心 愿 。【考点预测】 体会下列诗句蕴含的思想感情。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答:这几句诗表达女儿对母亲深情的爱,表达女儿思念母亲的痛苦和悲哀,在太平洋舟中呼唤母亲,但愿母亲想到女儿离家后的心情。第 3 页 共 17 页四、 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远远的街灯明了,/好象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象点着无数的街灯。我想那缥

11、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那隔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不信,请看那朵流星,/那怕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写作背景】19211922 年,中国处于北洋军阀混乱时期,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作者感到极大的愤怒.从地上的街灯联想到天上的明星,又联想到街灯,描写天上的街市,使人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不满地上的现实。从而想象到牛郎和织女团聚生活,这里的牛郎和织女已经得到了解放,他们生活得很美满。明星和街灯这回还往复的互喻,创造了一个充满幻想,诗情画意的意境,表达了作

12、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整体把握】这首诗取材于我国古代有关牛郎织女的传说。它借丰富新奇的联想和想象,描绘了美妙的天街景象,表达了诗人摆脱封建束缚、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的思想感情。【考点预测】1、本诗是怎样逐步展开想象的?提示:“街灯” 、 “明星”天上的街市天上陈列的物品牛郎织女的自由2、诗的后 3 节中连用了四个“ 定然”和一个“定”字说明了什么?提示:“定然” “定”都表示断定的语气。所描绘的事物明明都是出自于想象的,作者却以斩钉截铁的语气加以肯定,这表明了作者坚信这样的理想世界是存在的,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了信心,使我们读后也同样受到鼓舞和感染。3、语句赏析: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

13、游。不信, 请看那朵流星,是他 们提着灯笼在走。提示:诗人在具体运用我国古代有关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的时候,按照自己的意愿和理想,作了大胆的改造。诗人扬弃了有情人被生生拆散、难以团圆的悲剧内容,换上了牛郎织女生活自由、幸福生活得新内容。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得向往与追求。4仿照示例,发挥你的想象和联想,续写下边的句子。(1)牵牛花开放了,像一串点亮的霓红灯。(2)笼中的小鹦鹉像监狱里的囚犯。(3)我不在父母身边的时候,像一只小鸟离开了森林。5、赏析“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这种联想具体表现出来,既描绘了迷人的夜景,又暗示了对光明未来的追求和对黑间现实的不满

14、。同时,这种带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联想,为下面具体描绘“天上的街市”作好铺垫。6、复习中考精典49 面习题 。五、静夜(郭沫若)月光淡淡,/笼罩着村外的松林。 /白云团团,/漏出了几点疏星。天河何处?/远远的海雾模糊。 /怕会有鲛人在岸,/对月流珠?【背景介绍】静夜选自诗人第二部诗集星空 。 星空写于五四以后诗人最苦闷的时期。当时诗人正在日本留学,其间诗人于 1921 年 4 月和次年暑期两度回国。面对当时中国的现实,诗人感到失望和痛苦,他痛恨黑暗的现实,向往光明的未来。但五四时期那种勇猛的反抗精神和烈火般的热情已经消退,有的只是“潮退后的一些微波,或甚至是死寂” (郭沫若语) 。所以,在星空中,

15、诗人流露出较浓重的失望和悲愁情绪,虽然表现了要求奋飞、新生和自由的愿望,但另一方面又包含了逃避现实、独善其身的消第 4 页 共 17 页极情绪。这是星空给人的整体阅读印象。解读静夜时必须联系上述具体的时代背景。【整体感知】诗的标题是静夜 ,诗中用了大部分笔墨描写静谧的夜景,前后两节小诗虽有写实与想象的区别,却共同写出一个“静”字,全诗的氛围是谐调统一的。【考点预测】1、诗的第一节描绘了一幅怎样 的画面?答:月光淡淡,村外的松林沐浴在月光里;天上白云团团,星星点点。2、第二节的开头一词“天河何 处”有何作用?答:这一问使全诗的境界得以拓宽和提升,把读者的视野与心胸带到那广袤的宇宙中去了。3、语句

16、赏析:怕会有鲛人在岸,对月流珠?提示:诗人借助丰富的想象,想象有一位“鲛人”立在岸边,对着月亮无声地流下串串珍珠泪“鲛人”是喜极而泣,还是伤心落泪?抑或是无穷的思念?这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回味。六、 未选择的路 (弗罗斯特)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虽然在这条小路上,/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那天清晨落叶满地,/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主题把握】这首诗表面上似乎是在写自然界的道路,但实质上暗示的确是人生之路。它告诉我们:人生的道路千万条,但一个人一生中往往只能选择其中一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