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道德与法治新教材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上传人:1305****567 文档编号:183667094 上传时间:2021-06-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道德与法治新教材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统编道德与法治新教材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统编道德与法治新教材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统编道德与法治新教材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统编道德与法治新教材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编道德与法治新教材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道德与法治新教材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统编道德与法治新教材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到目前为止,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在我国已经使用将近三年的时间并深受广大一线教师的一致好评。从学生角度而言,新教材取材于儿童的生活,并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入手,结合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生活实际、认知情况和年龄特点有针对性地设置教材内容,并用儿童化的语言、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和形式多样的活动呈现出来,对儿童的生活产生正向的、积极的指引。然而再完美的教材,在使用的过程中,也难免有一些问题的存在,统编道德与法治新教材也不例外。因此,本文对统编道德与法治新教材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展开了探讨,以期能够让新教材更好的发挥其作用,促使儿童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关键词

2、:统编新教材;道德与法治;问题;对策引言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开发和使用,对于广大教师和儿童来说,都是十分受益的。从儿童角度而言,使用统编道德与法治新教材进行学习,儿童自己就能看得懂,而且越看越感觉有趣,课本中的人物仿佛是生活中的自己,让儿童有了代入感和真实感,他们在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困惑都可以通过阅读课本加以解决。这样一本源于儿童生活,又能指导他们生活的教材,怎么能不收获儿童的喜爱呢?但是世上是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的,统编道德与法治新教材也是同样的道理,就教师角度而言,在使用教材过程中会存在一些问题,亟需得到有效的解决。1.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不一致产生的问题与解决对策众所周知,统编的道德与法

3、治教材的编写是按儿童的生活路径,以儿童成长与发展的生活逻辑为核心设计的。因此教材中的主体是儿童这一点更加突出,教材的内容也是围绕着儿童的生活而设计的。但是,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大,南方北方存在差异,各个地区之间也存在着差异,每个地区的儿童生存环境不一样、所见、所听、所感当然也不一样。因此,就会出现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不符合的问题。例如,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2课干点家务活中的文本中呈现了一个“妈妈让我出去买醋,我正看电视不愿意去买”的内容。其实如果你真的和儿童交流过,你会发现其实很多学生是很愿意尝试自己出去买东西的,特别是一年级的儿童,他们渴望长大,对大人的行为也愿意模仿,对他们而言,买东西是非

4、常新鲜、开心的事,既有能帮助父母而产生的自豪感,又能够借此证明是自己是大学生了。但实际情况是由于父母的保护意识,大多数学生没有过独自买东西的经历,因此,如果在课堂上让儿童回答这方面的问题,学生的回答再正确也是空话。又如一年级上册第四课上学路上,教材中设计了“过马路”的环节。在现实生活中,儿童上学都是家长护送,儿童几乎也没有独自过马路的时候。因此,在课堂上儿童对这样的教学内容没有兴趣,或者即使课上听了、学会了,背会过马路小口诀了,没过几天,不应用,也就印象不深刻了。面对这样的问题,应该从这两个方面入手解决:第一,有选择性地取舍教材内容。教师要因地制宜地设计教学内容,做好充分的课前调查,了解学生的

5、真实生活,根据学生实际生活对教材内容进行“改头换面”。例如“妈妈让我出去买醋,我正看电视不愿意去买”的教学内容产生的问题。其实这一主题是引导儿童用自己做家务的行动表示对家人的爱,感受做家务的乐趣,体会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的美好。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把内容改为“妈妈让我擦擦饭桌,我正看电视不愿意去”等,这样的场景儿童生活中可能经常发生,因此,能唤起儿童内心的真实感受,教师就可以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教学。此外,教师也可以仍然选用教材内容,但是,可以把教育方向稍微偏移,可以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是不是为了安全,我们就一定不能自己出去玩或者帮家里买东西呢?”学生们可能会说不是的,那么教师就可以紧接着抛出下一个

6、问题:“我们怎样做既可以出去帮父母买东西还能不出危险呢?”通过两个问题的创设,引导儿童对这个安全地买东西进行思考,找到最好的办法。学生们经过思辨和交流,很多外出时的安全常识很自然地就印在学生的脑海了。教师将这部分内容变成了一个很好的渗透自我保护常识教育的契机。对于儿童来说,最好的教育和各方面的正确引导应该是随时随地,潜移默化的,善于抓住教育契机,也是做教师的机智。所以当儿童生活实际与教材内容出现矛盾时,教师一定要停下来给学生们一个缓冲的地带,给他们一个表达与争辩的机会,也许这样会无形中花费很多的宝贵时间,但若把学习知识与人生成长相比,这点时间的花费是值得的。第二,教师在课堂上尽量创设真实情境或

7、者创造实践机会让儿童去体验、去感知、去生成正确的道德意识。例如一年级上册第四课上学路上中提到的“过马路”环节,教师可以准备好教学用具画好的斑马线,红绿灯等等,让学生根据课本“小剧场”学走人行横道线的提示、模仿生活中的实际情景来表演如何过马路,再请学生们结合生活常识讲讲平时和大人过马路的经验或者体会,结合“法治墙”板块的内容让学生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知道哪些路道是安全或危险的,让儿童有更深的体验,有条件的甚至也可以真的带领学生走出去,在学校附近真正的上学路上过一次马路,进行生活实践,并在实践中通过教材中儿童歌谣,潜移默化地让儿童树立法治意识,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并增强自我安全保护意识。

8、2.教材内容与学生生存环境产生道德认识矛盾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学生在学校学习时间和不在学校的时间相比,仍然是不在校时间较多,所以,教师在课堂上所教的内容和儿童在家中、在社会上所看到,所经历到的情景有所不同,甚至会背道而驰,这时候矛盾就产生了,儿童在校学习的都是正向的、积极地价值观和习惯,而在校外,会有很多不正向的价值观念。这时,作为教师要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呢?例如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第15课快乐过新年这一教材内容所展示出的过新年的内容都是正向的、积极的,而在交流春节习俗的时候,有学生提出了家人给去世的亲人烧纸的这一传统习俗。“烧纸”这一习俗确实是中国民间的一个传统习俗,既然学生们提到了,教师就要正

9、确引导。很多学生的知识面很广泛,知道“烧纸”会影响环境、引发火灾,甚至也懂得这叫迷信,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视频和图片等方式列举一些真实直观的例子。如每年春节期间因为烧纸造成的火灾、烧纸造成的空气污染等相关的真实事件以及一些地区相关部门已经有不允许焚烧纸钱的明确规定。从“烧纸”会带来的危害性来引导学生们在课堂上认识到在春节文化中,“烧纸”的确不是一个很好的习俗,应该用别的方式来代替。然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怎样纪念去世的亲人,既能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又能安全、环保呢?”学生们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讨论,进行深入的思考,得出了诸如用鲜花来表达纪念或者写一封信等等方式来代替“烧纸”,表达对去世亲人的怀

10、念。因此,在教材内容与学生生存环境产生道德认识矛盾时,教师仍然给学生展示真实的社会,不规避现实家庭及社会与课程内容的冲突,规避道德捆绑。发挥教师的道德领导力,自然地影响和引导学生在明理和辨析中建构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从而正向指导学生未来生活。3.教材中的部分内容与学生的认知水平不一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培养儿童的良好习惯和道德品质是党和国家最注重的事,因此,从儿童上幼儿园开始,学生就开始学习如何养成好习惯,培养好品质。在小学一二年级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可能会出现与幼儿园时期相同或相似的学习内容,大部分儿童已经有相关的认知和经验了,因此,教师所要讲的教学内容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一年级上册第1

11、0课吃饭有讲究中有一个环节“干干净净吃饭好”,教材中出示“六步洗手法”,引导学生养成吃饭讲卫生的好习惯。但是儿童在幼儿园已经学过了,所以大部分学生早已会正确洗手的方法。又如一年级上册第三课我认识您了,讲授此课时,一年级学生入学才两周,就连自己的任课教师的姓都记不全,能把教师外表跟所教学科对上号就不错了,另外,对于学校里的其他教师和工作人员,能引起他们认识兴趣的少之又少。硬是引导学生“你想认识谁啊?”学生就开始按需搜索而不是发自内心的对谁感兴趣了。面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可以从两方面入手:第一,一定要进行充分的课前调查,做好充分的预设,才不会在课堂上出现无内容可讲的尴尬场面。第二,要对与儿童认知水平

12、不一致的教材内容进行再次挖掘和整合。例如刚才提到的洗手问题,儿童既然已经会正确洗手了,就可以简单处理这部分内容,而是引导学生明白饭前洗手的意义以及引申到重点思考饭桌上还有哪些卫生习惯。又比如处理“你想认识谁啊?”的问题时,可以让学生简单回答,学生提出问题就解答,没问题,马上利用多媒体设备,以影像资料向学生们介绍学校里工作的教师和师傅以及他们的工作内容,既直观地让学生多了对学校里工作的教师和师傅的了解,又让学生看到教师和师傅工作的辛苦,从而从内心产生尊重他们的情感。4.结束语总而言之,在统编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使用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新教材的特色,以学生的学习体验为依据,开发课程资源,通过全新的课程理念让新教材发挥出最大的作用,而且道德与法治的学习也将会成为学生最快乐的学习时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