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

上传人:_****候 文档编号:183665787 上传时间:2021-06-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免费)(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A丁一定是化合物B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C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 1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2、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收集、干燥、存放气体的装置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B实验室收集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气体从导管b进入

2、C实验室干燥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气体从导管a进入D实验室收集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如图临时存放3、硝酸铜受热分解会产生一种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该气体可能是()AN2BNO2CNH3DSO24、将金属M的粉末放入盛有硝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无色,继续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根据上述实验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MCuAg B滤渣中可能有金属MC滤液中至少含有两种溶质 D滤渣中一定有Ag5、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下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

3、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C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5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6、一定质量的某化合物完全燃烧,需要3.2g氧气,生成4.4g二氧化碳和1.8g水。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该化合物的质量为3.0gB该化合物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C该化合物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2:4:1D该化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40%7、集气瓶中装满某气体,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一种:二氧化碳 氧气 空气 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火焰立即熄灭,则该瓶气体可能是()A或B或C或D或8、甲、乙、丙、丁表示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乙

4、属于同种元素 B甲、乙、丙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C丁中x8 D乙表示阴离子9、一定质量的Zn加入到含有Fe(NO3)2和AgNO3两种物质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液仍为浅绿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滤液中一定有Zn2+、Fe2+滤液中可能有Ag+滤渣中一定有Ag,可能有FeABCD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加热固体B倾倒液体C熄灭酒精灯D取用固体粉末11、某同学为验证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他设计了以下四种实验方案,其中能达到目的是()A将Fe、Cu分别加入AgNO3溶液中B将Fe、Cu、Ag分别加入稀盐酸中C将Fe分别加入CuSO4、AgNO3溶液中D将Fe、Ag分别加入CuSO

5、4溶液中12、河水净化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步骤可出去难溶性杂质BX试剂可以是活性炭C步骤可杀菌消毒D净化后的水是纯净物13、下列物质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小且不变质的是()A烧碱B浓硫酸C浓盐酸D生石灰14、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B铁在干燥的空气中容易生锈C硬铝(铝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铝D金属资源的回收利用既保护了环境,又节约了金属资源15、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C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D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

6、集气瓶中剧烈燃烧16、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有利于寻找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下列对比实验设计与所探究的条件(蒸馏水经煮沸并迅速冷却),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甲和乙:水B乙和丙:空气 C甲和丙:空气 D甲和丁:水17、某露置于空气中的CaO固体,测得其中Ca元素质量分数为50%,取10g该CaO固体样品,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使其完全溶解。正确的说法是()A加入稀盐酸后一定没有气泡产生B该CaO样品的成分可能是CaO和Ca(OH)2C生成CaCl2的质量为11.1gD该CaO样品的成分可能是Ca(OH)2和CaCO318、下图为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B图中 n

7、的值为10C钠在反应中易失去电子D钠元素位于第三周期19、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现象能证明空气中O2的含量的是()A红磷燃烧,产生白烟B瓶中液面先下降,后上升C瓶中液面最终上升至1处D水槽中液面下降20、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A氮气 B二氧化碳 C氧气D稀有气体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1、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科学。(1)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_。(2)下图为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电子(填“得到”或“失去”)。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亚硫酸钠(Na2SO3)和水,写

8、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硒元素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山药等食物中富含硒元素。硒(Se)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硒。回答下列问题:A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B硒元素与氧、硫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原因是它们的原子_相同。C写出硒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碘是一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如图是碘离子(I-)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x=_。(2)碘属于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_周期。(3)下图表示的粒子中,其元素的化学性质与碘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填标号)。A B C D E F 3、现有木炭硫磺红磷细铁丝四种物质分别在氧气中燃烧,用序号回答问

9、题:(1)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是_(2)产生大量白烟的是_(3)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_(4)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是_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如图所示是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图:(1)刚开始加热,试管中立即产生气泡,澄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其原因是_(2)实验中酒精灯加网罩的作用_(3)继续加热时,试管1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该反成的化学方程式为_(4)实验完毕后,应先撤离导管还是先熄灭酒精?你认为应该_.2、实验小组研究盐酸、氢氧化钙两种物质的化学性质,做了如下图所示8个实验。已知:Na2CO3 + CaCl2CaCO3 + 2NaCl(1)实验后某试管中

10、为黄色溶液,该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实验后某试管中为红色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_,溶液变为无色。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盛有的物质是_。(3)实验后某试管的底部有白色固体,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一段时间后有气泡出现。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实验后某试管中只得到无色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a2CO3溶液,无明显现象。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原无色溶液中的溶质是(写出所有可能)_。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1、将40g稀盐酸逐滴加入到20g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边滴加边搅拌。随着稀盐酸的滴加,溶液

11、的pH变化如图一所示,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二所示(不考虑反应过程中热量损失)。试回答:(1)图二从A到B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_(填“增大”或“减小”)。(2)图二表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的点是_。(3)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2、为了测定一瓶硫酸铜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取出50克该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用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请你仔细分析此关系图,并进行计算。(1)当滴入氢氧化钠溶液_克时,硫酸铜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2)计算此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写出计算过程)。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

12、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C2、B3、B4、B5、D6、C7、C8、B9、D10、D11、D12、D13、C14、B15、B16、D17、D18、B19、C20、A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1、离子 得到 2NaOH+SO2=Na2SO3+H2O A34 B最外层电子数 CSe+O2SeO2 2、18 非金属 5 E3、; ; ;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装置中的空气受热膨胀从导管口逸出 集中火焰,提高温度 黑色固体粉末变为红色 C+ 2CuO2Cu + CO2 先撤离导管 2、Fe2O3+6HCl=2FeCl3+3H2O 稀盐酸或稀硫酸 无色酚酞溶液 Na2CO3+Ca(OH)2=CaCO3+2NaOH Na2CO3+ 2HCl=2NaCl+H2O+CO2 Na2CO3、NaCl或只有NaCl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1、(1)减小(2)B(3) 3.65%2、(1)25(2)16%11 / 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