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综合能力测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_****候 文档编号:183665757 上传时间:2021-06-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综合能力测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综合能力测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综合能力测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综合能力测试卷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综合能力测试卷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综合能力测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综合能力测试卷及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综合能力测试卷及答案(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土壤的酸碱度会影响植物的生长。下列植物在微酸性土壤中,不适宜种植的是()植物花生苹果西瓜沙枣适宜的pH范围5.06.05.06.56.07.08.08.7A花生B苹果C西瓜D沙枣2、在一定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溶液中加入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如果滤液显蓝色,则滤渣一定没有CuB如果滤渣只含一种金属,滤液中的溶质可能含有三种C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滤液中的溶质可能含有两

2、种D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一定含有Ag和Cu3、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中,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蜡烛的燃烧B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D磁悬浮列车中液氮制冷4、如图是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氧气含量越多硫燃烧越剧烈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C瓶底的水可以吸收生成的有害气体D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生成物不同5、如图所示仪器中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是()ABCD6、某同学在量取10mL水时,视线仰视,则他量取的水的实际体积()A等10mLB小于10mLC大于10mLD无法判断7、下面是某同学进行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时

3、记录的实验现象,其中与事实不相符的是()A在Ca(OH)2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变化B在NaOH溶液中通入CO2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C在Ca(OH)2溶液中加入几滴石蕊溶液,溶液呈蓝色D在NaOH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8、将一定量甲烷和氧气置于密闭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甲烷氧气水二氧化碳X反应前质量/g4.816000反应后质量/g0010.84.4a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X可能是反应物BX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X中含有氢元素D氧气增加能减少X的生成9、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或分析正确的是()A图a中将煤球变成蜂窝煤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长煤燃烧的时

4、间B图b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C图c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金属丝阻碍空气的流动D由图d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燃烧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10、下列物质含有氢分子的是( )AH2BH2O2CH2CO3DH2O11、甲、乙、丙、丁表示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乙属于同种元素 B甲、乙、丙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C丁中x8 D乙表示阴离子12、某同学误将少量KMnO4当成MnO2加入KClO3中进行加热制取氧气,部分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c代表氧气 Bt2时刻,O2开始产生Ct1时刻,KMnO4开始分解 D

5、起催化作用物质的质量一直保持不变13、生活中常接触到的“加铁酱油”“含氟牙膏”中的铁、氟是指 ()A单质B元素C原子D分子14、化学仪器对应的名称书写正确的()A长劲漏斗B量桶C坩埚钳D椎形瓶15、不使用其它试剂,利用物质间两两混合反应将物质区别开(提供的物质可重复使用),也是物质鉴别的常用方法。下面四组物质利用上述方法可鉴别开的是()AH2SO4、Na2SO4、BaCl2、FeCl3BBaCl2、HCl、NaNO3、AgNO3CNa2CO3、HNO3、NaNO3、BaCl2DH2SO4、NaOH、MgCl2、Ba(NO3)216、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其主

6、要原因是()A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B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C金刚石、石墨和C60由不同种原子构成D金刚石、石墨和C60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17、将乙酸(CH3COOH)和葡萄糖(C6H12O6)溶于水得到混合溶液,测得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溶液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19aB18a C12aD8a18、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C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19、两个烧杯中分别盛装X、Y的饱和溶液,两只试管中分别装有NaOH和NH4NO3固体,向两只试管中

7、分别滴加适量水,现象如图所示,结合图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Y的溶解度曲线为b曲线B降温可使X的饱和溶液变浑浊CX的饱和溶液从t2 降温到t1 ,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Dt3 时,X、Y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则溶剂质量XY20、空气是我们每天都呼吸的“生命气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为 78%B空气中氧气能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C空气中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之一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所占比例虽小,但用途广泛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1)两个氢原子_。(2)构成氯化氨的基本微粒是离子,则阳离子的化学符号为_。(3)氧离子的离子结构示意图_。(4)标

8、出氯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2、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和二氧化氯(ClO2)是常用消毒剂。(1)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2)ClO2属于_(填序号)。A 混合物 B 化合物 C 氧化物3、图甲是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图乙是几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仔细分析答题:(1)图甲中,铝元素的信息有处错误,请加以改正_;(2)铝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_;(3)图乙中,属于稳定结构的原子是_(填序号,下同);(4)图乙中,与铝不属于同一周期元素的是_。(5)图乙中,与金属铍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某同学设计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

9、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试回答:(1)实验开始时,为什么要先通一会一氧化碳,再给 A处的氧化铜加热?_;A处看到的现象_,A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B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2)该装置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_;(3)加热一段时间后,如果要对A处残留固体的组成进行探究,试猜想残留固体的组成为_。2、在实验室中,老师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已省略):加热一段时间,反应正常进行,直到实验完成,停止加热并冷却到室温。回答下列问题。(1)硬质大试管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2)装置A产生的实验现象是_,C中产生的实验现象是_。(3)酒精灯加网罩的作用是_。(4)装置B的作用是_

10、。(5)此套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是_。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1、化学小组为测定某样品中碳酸钙(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水和氯化氢的挥发忽略不计):取25.0g样品粉碎:放入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所加稀盐酸的质量与生成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CaCO3+2HClCaCl2+H2O+CO2(1)完全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是_g。(2)计算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2、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从水泥厂拿来一块石灰石样品,技术员告诉他们此样品中含有的杂质难溶于水,不能与盐酸反应。为了测定该样品的纯度,同学取用8.00g这种石灰石样品,用实验室现有的未知溶质质

11、量分数的稀盐酸100克分5次加入,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燥等操作后称量,得到如下数据:实 验 次 数12345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20.020.020.020.020.0剩余固体的质量/g6.00m2.001.201.20试回答下列问题:(l)表中m的值为_。(2)该石灰石样品的纯度是_。(3)反应生成的气体质量是多少克?(4)试计算稀盐酸的质量分数。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D2、B3、D4、D5、C6、C7、B8、D9、D10、A11、B12、C13、B14、C15、C16、D17、A18、A19、D20、A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1、2H NH 2、+1 BC 3、Al 26.98 AD A C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排尽空气,防止CO与空气混合加热发生爆炸 黑色粉末变红色 CuO+COCu+CO2 Ca(OH)2CO2CaCO3H2O 没有进行尾气处理 铜或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肯定有铜,可能有氧化铜) 2、 固体由黑变红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集中火焰,使局部温度升高 防止C中的液体倒流,炸裂试管 收集尾气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1、(1)8.8(2)80%2、(1)4;(2)85%;(3)2.992;(4)7.3%10 /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