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题(带答案)

上传人:_****候 文档编号:183665332 上传时间:2021-06-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题(带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题(带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题(带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题(带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题(带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题(带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题(带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题(带答案)(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燃气热水器中燃气不充分燃烧易产生CO气体,下列关于CO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CO气体有毒,可危害人体健康 BCO可用于冶炼金属CCO可以燃烧,可作燃料 D在煤炉上放一壶水就能防止CO中毒2、在“探究氧气的性质”实验中,李强同学取一段铁丝窗网上的细铁丝,在自己收集到的氧气中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造成此实验失败的原因不可能是()A收集到的氧气太少或纯度太低B铁丝生锈C集气瓶底部没有

2、铺一层细沙D铁丝的一端没有系火柴梗3、AgNO3固体见光或受热易分解,故用棕色试剂瓶保存。AgNO3受热分解,放出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能是()ASO2BNO2 CNH3DN24、对于下列几种化学符号,有关说法正确的是()H Fe2+ Cu P2O5 Fe3+ NaClA能表示一个分子的是B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是C的质子数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D中的数字“5”表示五氧化二磷中有5个氧原子5、下列化学仪器对应的名称正确的是()A燃烧匙 B分液箱斗 C试管夹 D烧杆6、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A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化合物,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单质B水和过氧化氢的

3、组成元素相同,则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CNa+、Mg2+、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由此得出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D同温下分解氯酸钾,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说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7、生活中的自来水通常用氯气(Cl2)进行杀菌消毒处理,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l2+ H2O=X+HClO。则X的化学式为()AH2BClHCHClDClO28、现将10gA和足量B混合加热,A和B发生化学反应,10gA完全反应后生成8gC和4gD,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A1:1B2:1C4:1D5:19、世界万物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构成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海水是由海水分子构成的B分子、原子、离子

4、都能直接构成物质C二氧化碳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D自然界中的物质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等粒子构成的10、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聚沙成塔B死灰复燃C破釜沉舟D滴水成冰11、如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同种元素B化学性质相似C均表示离子D形成的化合物是MgCl12、下列滴管使用图示正确的是()A取液时挤入空气 B代替玻璃棒进行搅拌C向试管中滴加液体 D将残留溶液的滴管倒持13、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氧气B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之一C空气中氧气质量占空气质量的21%D空气中的氧气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

5、用14、对资料或实验证据的分析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科学探究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下图为实验室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分别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下列依据图示信息所得出的分析正确的是()A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氯酸钾B用相同容积的试管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时,宜选择氯酸钾为原料C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使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质量增加D反应时间较长的是高锰酸钾15、在化学反应3A+B=2C+D中,若30g A和10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gD,且已知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0,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A20B26C40D6016、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约占空气总体积1/5的气体是()A

6、N2BCO2CO2D稀有气体17、某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时,连接好装置并检查不漏气后再进行后续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用红磷要过量,以保证集气瓶内空气里的氧气能充分反应B在空气里点燃红磷后,应缓慢把燃烧匙伸入瓶内并塞紧橡皮塞C红磷燃烧时,要打开止水夹,以免瓶因温度升高,气压较大,造成橡皮塞从瓶口脱落D仍用本装置,只把红磷换成燃烧的本炭,能够更精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18、如图所示,等体积的 A、B 两集气瓶内充满了空气,燃烧匙内分别盛有过量的红磷和 硫,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可以看到()A B 瓶中有水流入 BA 瓶中有水流CA,B 瓶中均有水流入 DA,B 瓶

7、均无水流入19、实验室测定蜡烛在盛有一定体积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过程中,O2和CO含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通过分析该图可推理出的结论是()A曲线表示CO含量的变化 B蜡烛发生了不完全燃烧C蜡烛由碳、氢元素组成 D蜡烛熄灭时,容器内氧气耗尽20、下列图示中的“错误实验操作”与图下面对应的“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A液体喷出B污染试剂C酒精溅出D读数偏大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1、选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之一填写在下列空格中:(1)铜能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是_。(2)铜与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铜是_。(3)水蒸气遇冷变成水,水在0时结成冰是_。(4)水的凝固

8、点是0,沸点为100,4时密度最大是_。2、某粒子R的结构示意图为。(1)当x=10+y时,该粒子为_ (填“原子”或“阳离子”或“阴离子”,下同),当x10+y时,该粒子为_。(2)若该结构示意图表示的粒子是R原子,当y=2时,x=_。(3)若该结构示意图表示的粒子是R-,则x=_,y=_。3、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研究物质的性质及变化的一门自然学科,物质从宏观上由元素组成;微观上是由_,_等粒子构成一滴水约由 个水分子构成,可见分子个体非常小即使微小,分子还是可以再分水分子由_原子和_原子构成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根据下列实验回答问题。(1)A实验中,水发生的是_(填

9、“物理”或“化学”)变化。(2)B实验中,水分解可以生成氢气,氢气在_(填“正极”或“负极”)连接一端的试管中产生,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此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3)C实验中,某气体燃烧后,在烧杯内壁出现了无色液滴。写出一个符合此实验现象的反应文字表达式_。2、根据下列所示的实验示意图回答问题:(1)实验一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该实验的原理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硬质玻璃管中现象为_;若实验测得的结果偏小(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21%),可能的原因有哪些?(列举两条)_、_。(2)实验二是探究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a中看到的现象是_。b装置中的现象是_,该现象能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本身不燃

10、烧,_,_。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1、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卫星由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至此,整个系统55颗卫星织成一张“天网”。长征三号运载火箭的常规燃料有偏二甲肼(C2H8N2)、液氢,助燃剂有四氧化二氮(N2O4)、液氧。(1)偏二甲肼中氮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2)写出求算四氧化二氮中氧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式:_。(3)ag四氧化二氮与32g氧气中氧元素质量相等,则a=_。2、某同学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相关数据如下:反应前物质的质量/g充分反应后物质的质量/ g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固体与液体混合物质量68.00.1

11、66.5请计算:(1)该同学制得氧气的质量为_g。(2)求该同学所用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D2、C3、B4、B5、A6、D7、C8、D9、B10、B11、B12、C13、C14、B15、C16、C17、A18、B19、B20、C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1、化学性质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物理性质2、原子 阳离子 12 17 83、分子、原子; 离子; 氢; 氧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物理 负极 水氢气+氧气 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 氢气+氧气水2、2Cu+O22CuO 红色固体变黑色 装置漏气 铜粉不足 溶液变红色 蜡烛由下而上依次熄灭 不支持燃烧 密度比空气大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1、(1)72 (2) (3) 462、(1)1.6(2)3. 4g10 /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