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题及答案【完整】

上传人:_****候 文档编号:183665281 上传时间:2021-06-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题及答案【完整】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题及答案【完整】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题及答案【完整】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题及答案【完整】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题及答案【完整】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题及答案【完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题及答案【完整】(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题及答案【完整】(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小丽捡到一枚白色鹅卵石,这会不会是大理石呢?将其放在食醋中,有气泡产生。小丽认为鹅卵石中可能含有碳酸盐。在此过程中,没有应用的科学方法是()A猜想B实验C推理D归纳2、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A中子数B电子数C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和D中子数和电子数之差3、石墨烯是一种革命性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和力学特性。图为金刚石、石墨和石墨烯的结构模型图,图中小球代表碳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石墨烯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三种物质分别在

2、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相同金刚石和石墨烯是组成相同但结构不同的两种物质石墨烯有超强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说明石墨烯的化学性质和金属相似ABCD4、在实验室中某同学把澄清石灰水滴加至盛有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振荡。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哪一重要环节()A提出假设B进行实验C收集证据D得出结论5、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下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C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5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6、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3、A分子、原子、离子都是在不断运动的粒子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一种粒子C分子、原子、离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D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7、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A2个氮原子-N2 B钙离子-Ca+2 C氯化铁-FeCl2 D氦气-He8、关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A构成:都是由分子构成,且都含有氧分子B性质:常温下均为气体,且都易溶于水C用途:氧气可用作燃料,二氧化碳可用作化工原料D转化:在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9、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接触到许多含氮的物质,如:N2、NO2、NH3、NO、N2O3、N2O4、NaNO2、NH4NO3,则这八种物质中氮元素显示的

4、化合价共有()A4种B5种C6种D7种10、如图所示仪器中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是()ABCD11、如图是某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生成的甲、乙分子个数比是1:4C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D该反应的生成物都是单质12、在2A+3B=C+2D反应中,36gA与56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8gC和一定量的D,若C的化学式量为14,则C和D的化学式量之比为()A7:1B7:8C7:16D7:3213、在一密闭的容器中,一定质量的碳粉与过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充分反应,容器内各相关量与时间(从反应开始计时)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 BC D14、“神舟六号”太

5、空舱利用NiFe2O4将航天员呼出的CO2转化为O2,而NiFe2O4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不变。则NiFe2O4在该反应中是()A反应物B生成物C催化剂D消毒剂15、下列有关金刚石、石墨的说法正确的是()A都是由碳元素组成B都是黑色固体C都能导电D硬度都很大16、一定条件下,水在密闭容器里的冷却过程中,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表示水在不同时刻的存在状态,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水分子间的间隔:B水分子的运动速率:C状态的水分子静止不动D发生了化学变化17、下列仪器中,可用于准确量取一定体积液体的是()A量筒B试管C集气瓶D锥形瓶18、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死灰复燃 B

6、杯弓蛇影 C冰消雪融 D铁杵磨针19、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A“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C“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D“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20、下列古代文明或工艺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在甲骨上刻文字 B指南针指引航海C用泥土烧制陶瓷 D用石块修筑长城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1、选择仪器下方的字母填写在相应横线上:(1)用来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是_;(2)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_;(3)用作量

7、度一定量液体体积的仪器是_;(4)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是_。2、用化学用语填空。(1)两个氢原子_;(2)地壳中含量最多金属元素的离子_;(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_;(4)生活中常作食品干燥剂的氧化物_。3、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金牌中的金是_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2)“风过泸州带酒香”,请从微观角度解释诗句中的现象_;(3)某有机物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有机物的组成肯定有_元素。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氧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学物质,请根据所学知识填写下列内容。氧气的测定:实验室常用图1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测定

8、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由注射器和硬质玻璃管组成的密闭系统,其中注射器中存有15mL空气,玻璃管的容积是40mL。 (1)连接好装置后,需要_,再加入铜粉。为了保证氧气充分反应,加入的铜粉应该_。(2)保证氧气跟铜粉充分反应的操作是_。(3)实验中你所看到的硬质玻璃管内的现象是_。(4)充分反应后,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挤出气球内的气体,发现注射器中的气体体积约为4mL,通过计算,你认为该同学测定得到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_。(5)瑞典化学家舍勒曾用图2装置对空气中的氧气含量进行测定:将磷放在密闭钟罩内的水面上方燃烧(如图2所示),产生_现象(产物为五氧化二磷)。2、如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装

9、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并填写相关空白:(1)图(甲)把一根铁丝盘成螺旋状,在铁丝下端系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快要燃尽时,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预计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其发生反应的表达式为(文字符号均可)_;实验前要在集气瓶内预先放入一些水,其目的是_。(2)图(乙)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改进实验,用适量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代替原实验中集气瓶里的水,其优点除了使实验更简便外,还有_;请写出过氧化氢溶液加入二氧化锰反应的表达式为(文字符号均可)_。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1、尿素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化肥,尿素化学式为CO(NH2)2,试根据化学式进行有关的试验。(1)CO(NH

10、2)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2)尿素中碳氧氢氮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3)纯CO(NH2)2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结果精确到0.1%)。(4)_克氯化铵与30克尿素所含氮元素质量相等。2、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用2.0g石灰石样品,把25.0g稀盐酸分五次加入样品中(样品中的杂质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解于水),每次充分反应后都经过滤、干燥、称量,得实验数据如下:实验次数12345稀盐酸的累计加入量5.0g10.0g15.0g20.0g25.0g剩余固体的质量1.5gm0.5g0.3g0.3g计算:(1)m的值。(2)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3)2.0g石

11、灰石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解题过程)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D2、B3、B4、B5、D6、C7、D8、D9、C10、C11、B12、B13、A14、C15、A16、A17、A18、A19、D20、C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1、g d c h 2、2H Al3+ CH4 CaO 3、金属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H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检查装置气密性 过量 缓慢推拉注射器活塞 红色粉末变成黑色 20%(或1/5) 白烟,一段时间后,钟罩内液面上升约1/5 2、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或 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炸裂集气瓶底 可以持续提供所需要的氧气,让铁丝燃烧更持久(或过氧化氢溶液既是反应物或提供氧气,又起到水的作用)(合理即可) 或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1、(1)根据尿素的化学式可知,它的相对分子质量=12+16+142+14=60;(2)尿素中碳、氧、氢、氮四种元素的质量比12:16:(122):(142)=3:4:1:7;(3)纯CO(NH2)2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设需要氯化铵的质量为x,则x=53.5g。2、(1) 1.0;(2) 85%;(3)0.748g9 /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