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及应急工作方案3篇

上传人:k*** 文档编号:183664113 上传时间:2021-06-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及应急工作方案3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及应急工作方案3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及应急工作方案3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及应急工作方案3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及应急工作方案3篇(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及应急工作方案为有效防治我村地质灾害,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编制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南平市、武夷山市的部署,结合_村实际,制定本预案。一、工作机构和职责1、应急工作组:在乡镇政府防灾抢险指挥部的领导下,村成立应急工作组,组长由_(村主任或村书记)担任,成员有_(村两委、各村民小组组长和国土资源协管员)。应急工作小组的职责是:向村民宣传地质灾害防治的基本知识,公布本预案;基本落实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的各项措施;做好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和抢险救灾工作。职责分工:(1)组长:负责组织、指挥、协调本村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和突发性地质灾害各项应急处置工作

2、;负责地质灾害灾情报告,在强降雨期间执行“零报告制度”;负责向村民公布本预案。(2)民兵营长:负责组织抢险小分队及其人员分工;组织地质灾害临灾抢险、排险。抢险小分队由_组成。(3)村国土资源协管员:负责发布本村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信息;监督监测点监测人和地质灾害易发地段巡查人做好监测和巡查工作;负责地质灾害点监测资料和地质灾害易发地段巡查资料的整理、汇总和上报工作。(4)村民小组组长:负责组织本村民小组范围地质灾害点监测和地质灾害易发地段巡查;负责临灾时组织受威胁群众撤离;负责及时向应急工作组组长报告地质灾害灾情。(5)应急工作组其他成员:负责物质保障、灾民安置、救护和汛期值班等项工作各村根据实际

3、进行分工。2、村(组)两级巡查小组:村两委、村民小组长、基于民兵和受影响的村民分别组成村(组)级巡查小组。巡查范围见村(组)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表。二、防灾抢险1、汛期值班人员值班人姓名:电话:注:值班采取一人一班制,具体以当时安排为准。2、地质灾害点监测、易发地段巡查防灾避险。3、预警及抢险救灾措施当本村遇大雨以上强降雨和接上级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立即加密地质灾害点监测、加强地质灾害易发地段巡查。特别是要加强房前屋后高陡边坡、房前屋后大于25以上的土质斜坡、沟口及沟边低洼地带的巡查、排查。发现险情征兆,立即组织受影响群众撤离,并及时上报。疏散安置地点必须在汛期前实际调查选点,确保安全。划定临时危险

4、区,在危险区边界设置境界,同时明确具体监测人。在强降雨过后,根据地质灾害点具体情况,采取修建地表排水沟、埋实裂缝等简易治理措施。4、监测、巡查要求旱季每月监测、巡查一次。汛期4月1日-10月15日每15天量测、巡查一次,若发现监测地质灾害点有异常变化和暴雨天气前后,应加密观测次数,每日观测次数不少于3次;易发地质灾害地段巡查不少于2次,并通知受影响村民加强观察、巡查,发现险情立即报告。监测、巡查必须做好数据记录、归档。5、灾后处理灾情发生后,村应急工作组将与上级部门一道做好灾区群众的思想工作,安定群众情绪,并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及时组织灾区群众开展自救。三、保障措施1、组织到位。做到机构落实、组

5、织落实、人员落实,不断把村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轨道。应急工作组成员、抢险小分队成员、村(组)两级巡查小组成员于每年3月底前完成调查补充,修改本预案,并向村民公布。2、宣传到位。向村民宣传地质灾害防治的基本知识,公布本预案,充分认识防御地质灾害工作的艰巨性、重要性,提高村民的自我防范意识。3、措施到位。地质灾害点“防灾明白卡”、“避险明白卡”发放到位;地质灾害点监测到位、易发地质灾害地段巡查到位;汛期前组织对避险路线、临时安置点进行勘查,并向村民公布。4、物质到位。每个村民小组购锣一面、锣锤一把、雨衣一套、手电一把、应急灯一盏、铲两把(具体数量由村组具体实际确定)等必备物质设

6、备,并由_(专人)保管。社区在街道办事处防灾抢险指挥部的领导下,成立社区应急工作组,并按本提纲制定相应预案。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及应急工作方案一、如何选择监测员为认真落实群测群防工作体系,充分发挥监测员的作用,切实加强地质灾害监测和预警、预报工作,有效避免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减少财产损失。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员需要具备以下条件:(一)居住在受该地质灾害隐患点所威胁的安全负责人;(二)有一定的组织能力,能够在紧急情况下组织受威胁群众转移避险;(三)有高度责任心和领导能力;(四)身体健康,有一定文化程度,组长和退伍军人以及共产党员和同等条件下的建档立卡户,能够适应地质灾害不定时巡查,监测和记录工作需

7、要,二、培训计划采取集中和现场等多种形式,在每年的4月底之前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进行地质灾害业务知识培训,每年集中培训不能少于1次。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业务培训的主要内容是:(一)地质灾害预警、预报措施及手机短信收发;(二)自动化监测和群测群防监测设备使用及维护。(三)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记录方法;(四)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有关规定;三、考核机制(一)监测员对辖区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定点监测,定时巡查,并做好监测记录,非汛期(10月1日至次年4月30日),每5天开展1次以上巡查监测;汛期(5月1日至9月30日),每3天开展2次以上巡查监测;强降雨等极端天气时,每天至少开展2次以上巡查监测;地

8、质灾害隐患点变形加大,险情加剧时,以及根据气象情况和上级指令加大监测频次,做到24小时跟踪巡查监测。(二)监测员确保手机24小时正常通讯和信息上传下达,更换手机号码和离开负责范围不能巡查监测时,提前1天向县自然资源局报备。(三)县自然资源局及(镇、乡街道)自然资源所应不定期对监测员的监测记录进行抽查,在降雨期间电话抽查各隐患点监测员在岗监测情况。对不履职不积极的监测员,应及时进行调整更换。四、相关经费补助隐患点监测人员的补助经费标准按照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员管理的通知(黔国土资发201543号)要求,纳入县级财政统筹安排,原则上不低于300元/月。五、与地灾保障单位技术服务保

9、障措施县人民政府与对口协作单位签订保障协议书,明确双方责任与权利。由县自然资源局安排落实协作单位派驻工作组的办公场地,县人民政府每年向对口协作技术保障责任单位及时支付必要的工作经费,拨付时限在汛期结束之前。六、自动化监测站点相关工作县自然资源局和(镇、乡街道)自然资源所协助对口协作技术保障责任单位完成地质灾害隐患自动化监测设计工作,在项目施工期间,积极开展督促、指导、协调工作,推进项目落实,确保所有项目按时保质保量建成并投入运用。镇(乡、街道)自然资源所、隐患点监测员负责保障当地自动化监测及群测群防监测设备的运行维护工作,定期开展巡查工作,发现故意损坏设备者,要及时制止,并追究当事人责任。七、

10、完善应急预案及机制由县应急局负责编制全县应急预案,并每隔1年报县人民政府修订一次。应急预案需明确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应急响应机制。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及应急工作方案为提高应对突发地质灾害的能力,加强监测预警,高效有序地做好全区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一、充分认识全区地质灾害现状由于受自然地质地貌条件等因素影响,我区地质灾害较为严重,已经造成灾害或具有潜在危害的地质灾害有地面塌陷、地裂缝、崩塌、滑坡、泥石流等。自2003年5月至2018年底,全区共发生岩溶塌陷地质灾害29起,山东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3-2

11、020年)已将我区列入重点地质灾害防治区。从我区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类型和分布以及主要控制因素分析,仍有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特别是重点防范期强降雨引发的突发性地质灾害。二、防治措施要加强群测群防和日常监测,对已发生的地裂缝、塌陷坑,及时进行填塞、封堵,防止地表水倒灌污染地下水;城镇建设、住宅小区、工业项目等工程建设要避开岩溶塌陷危险区;科学取水,逐步减少地下水的开采量。重点采取以下具体防治措施:1、科学编制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各街道镇要结合辖区地质灾害特点,认真组织编制和落实本街道镇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明确主要灾害点的分布,确定避灾、搬迁及紧急疏散的措施,并组织演练,提高应对突发地质灾害的能

12、力。2、积极做好地质灾害防治。积极筹集资金,及时安排地质灾害监测、调查和防治经费;对急需治理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及时进行调查、勘察、治理或搬迁避让。对上级安排的地质灾害治理等项目要全力做好相关协调和服务工作。3、依法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各街道镇要严格按照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山东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和编制村庄、集镇规划时,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从源头上控制地质灾害的发生。在已划定的地质灾害危险区内,禁止审批新建工程项目。4、严格落实地质灾害防治值班、巡查、监测和速报等各项制度。汛期各街道镇和重点村要结合防汛,建立并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定期巡查灾害隐

13、患点,落实责任人监测值守和发现情况后快报速报等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置各种地质灾害,将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5、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行动。各街道镇对辖区内各类地质灾害进行拉网式排查,根据XX区1:50000地质灾害调查报告结果,对确认的隐患点进行评估,做出防灾预案,及时上报,对所有隐患点的单位或居民,及时发放地质灾害“工作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并安排专人加强对隐患点的监测。三、保障措施(一)强化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宣传力度,普及地质灾害防治基本知识,同时,积极做好群测群防人员的培训工作,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群众防灾意识,提高防灾水平。(二)完善监测网络按照“

14、预防为主、群测群防,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防治方针,完善区、街道镇、社区(村)三级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要加强协调沟通,保障全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信息畅通;要对重点地区、重要地质灾害点做到长期监测、及时预警预报;有重大险情发生时,要立即采取应急防灾减灾措施,并迅速按照程序逐级上报,接到报告后,有关部门要立即派出专业人员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勘查和指导防灾、救灾工作。(三)严格落实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制各级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对本辖区、本部门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总责,要切实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各项任务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地质灾害防治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对在地质灾害应急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于工作中因失职渎职造成不良影响和生命财产损失的,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追究其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