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练习卷及答案

上传人:_****候 文档编号:183663879 上传时间:2021-06-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练习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练习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练习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练习卷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练习卷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练习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练习卷及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练习卷及答案(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有Mg、Al、Zn的混合物共7.2g,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H2的质量可能是()A0.2gB0.6gC0.8gD0.9g2、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化合反应的生成物只有一种,所以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B同种元素的粒子质子数相同,所以含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C有机化合物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化合物D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的溶液一

2、定显酸性3、在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是()A氮气 B二氧化碳 C氧气D稀有气体4、关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A构成:都是由分子构成,且都含有氧分子B性质:常温下均为气体,且都易溶于水C用途:氧气可用作燃料,二氧化碳可用作化工原料D转化:在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5、镍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镍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是28B属于金属元素C原子中的质子数是28D相对原子质量为58.69 g6、“84消毒剂”是以次氯酸钠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消毒液。制备次氯酸钠的原理可表示为:2NaOH + Cl2 = NaClO+X+H2O,则X的化学式是()

3、ANa2O BNaCl CNaH DNaClO37、下列基本操作正确的是()如果没有说明药品用量,则固体盖满试管底部即可,液体取12mL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没有量筒时可用胶头滴管代替打开试剂瓶后要把瓶塞正放在桌面上,右手心向着瓶签拿药瓶倒液体试剂滴管吸满药液后,管口端要靠在试管壁上,使液体沿管壁流下观察量筒里液体的体积,应把量筒举起,让视线与量筒的液面相平,再读出数值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头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防止试液倒流,腐蚀胶头A B CD只有8、下列各组离子能在pH=3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NH4+、Na+、NO3-、CO32-BNO3-、Cu2+、SO42-、OH-CMg2+、

4、K+、SO42-、Cl-DCa2+、Na+、HCO3-、Cl-9、取一定质量的CaCO3高温灼烧一定时间,测得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8.8g,其中钙元素质量分数为50%,则反应放出CO2的质量为()A1.1gB2.2C4.4gD5g10、将一定量甲烷和氧气置于密闭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甲烷氧气水二氧化碳X反应前质量/g4.816000反应后质量/g0010.84.4a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X可能是反应物BX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X中含有氢元素D氧气增加能减少X的生成11、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收集、干燥、存放气体的装置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用石

5、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B实验室收集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气体从导管b进入C实验室干燥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气体从导管a进入D实验室收集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如图临时存放12、甲、乙、丙、丁表示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乙属于同种元素 B甲、乙、丙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C丁中x8 D乙表示阴离子13、下图是某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 B生成物有三种C反应前后汞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不变 D汞和氧气都由分子构成14、下列物质属于碱的是()AH2OBNaHCO3CCa(OH)2DH3BO315、古诗词是中国传

6、统文化的瑰宝。下列古诗词中蕴含着化学变化的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16、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A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化合物,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单质B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CNa+、Mg2+、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由此得出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D同温下分解氯酸钾,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说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17、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ASiBFeCAlDO18、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

7、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A丁一定是化合物B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C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 1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19、“一带一路”是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赋予了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下列通过古丝绸之路传到国外的发明和技术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使用火药B指南针指引航海C用泥土烧制陶瓷D冶炼金属20、利用如图装置验证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实验前需检查装置气密性B白磷的作用是消耗试管中的氧气C白磷熄火、试管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D最终量筒中液面约降至40mL刻度线处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1、我们已经学习

8、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选用的细铁丝应先用砂纸打磨干净,这个变化属于_变化(2)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_(3)集气瓶内要预先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的目的_(4)火柴的目的是为了_(5)某同学取一段纱窗网上的细铁丝,在自己收集到的氧气中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请分析此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_、_(写两条即可)2、如图A、B、C、D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四种物质。其中A为黑色单质,D为红色单质,B、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态化合物。“”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省略)。请回答:(1)C的化学式是 _。(2)B的一种用途_

9、。(3)A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3、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充分加热10 g含碳酸钠的碳酸氢钠固体,反应前后固体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之比为7:10,则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之和为_g。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_。(2)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停止加热时,应_(填序号)。先熄灭酒精灯,再把导管移出水面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3)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用的装置为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请根据下列实

10、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_;_。(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当用F装置收集满O2并取出集气瓶后,停止该实验的正确操作方法是_。(3)可用E装置收集的气体是_(需答两种)。(4)硫化氢(H2S)是有毒气体,实验室常用块状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硫化氢(H2S)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最好是_。(5)检查C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先用弹簧夹夹住导气管上的胶皮管,再向长颈漏斗中 加入水_,静置,若观察到_,说明气密性良好。(6)G装置可用于气体的收集、检验、除杂和体积的测量等,用该装置不能完成的实验是_(填序号)。A气体从a端通入,收集氢气。B瓶内装有澄清石

11、灰水,气体从a端通入,检验氧气中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C在b端连接量筒,瓶内装满水,氧气从a端通入,测量气体的体积。D瓶内装有氢氧化钠溶液,气体从a端通入,吸收一氧化碳中混有的二氧化碳。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1、某粗盐中除NaCl以外还含有少量杂质MgCl2,为了测定粗盐中MgCl2的质量分数。取固体样品50.0g完全溶解于150.0g水中,并向其中逐渐加入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实验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2+2NaOHMg(OH)2+2NaCl请根据相关信息完成下列计算:(1)反应完全时,生成氢氧化镁

12、的质量为_g;(2)在粗盐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3)恰好完全反应时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铜镁合金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常用作飞机天线等导电材料欲测定合金的组成(其他元素忽略不计),进行如下实验:取铜合金20g放入烧杯,将280g稀硫酸分4次加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如下请计算:次数1234加入稀硫酸质量/g70707070剩余固体质量/g18.216.414.613.2(1)合金中铜、镁的质量比(2)所加稀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B2、D3、C4、D5、D6、B7、D8、C

13、9、B10、D11、B12、B13、C14、C15、A16、D17、D18、C19、B20、D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1、物理变化 增大铁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铁丝燃烧 防止生成的四氧化三铁溅落把集气瓶炸裂 给铁丝加热,使温度达到铁的着火点; 铁丝上有铁锈; 氧气的浓度太低等2、CO2 作燃料或冶炼金属 C+2CuO2Cu+CO2 3、2NaHCO3Na2CO3H2OCO2 3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铁架台 BD 2、铁架台 锥形瓶 2KMnO4 K2MnO4 + MnO2 + O2 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H2、CH4 B 直至长颈漏斗下端形成一段水柱 水柱液面不下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