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1年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卷及答案一

上传人:_****候 文档编号:183660352 上传时间:2021-06-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1年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卷及答案一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2021年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卷及答案一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2021年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卷及答案一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2021年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卷及答案一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2021年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卷及答案一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1年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卷及答案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2021年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卷及答案一(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2021年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卷及答案一(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拥有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下列做法违背该理念的是()A多植树造林 B开发绿色能源C焚烧废旧塑料 D减少煤的燃烧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ASiBFeCAlDO3、甲、乙、丙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各组物质按照甲、乙、丙的顺序不符合要求的是()AC、CO、CO2BH2O2、H2O、O2CKOH、K2CO3、KNO3DFe2O3

2、、FeCl3、Fe(OH)34、“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物理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B纺纱织布C烧制瓷器D冶炼生铁5、如图所示仪器中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是()ABCD6、对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用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B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C氧化汞受热后分解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D氢气和液氢都可以作燃料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7、向AgNO3和Mg(NO3)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Zn粉和Cu粉,充分

3、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关于该滤渣和滤液说法正确的是()A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B滤液中一定有Cu(NO3)2、Mg(NO3)2、Zn(NO3)2C滤渣中一定有Ag,可能有Cu和ZnD滤液中一定无AgNO3,可能有Zn(NO3)28、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正电子、负质子都是反粒子,它们跟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科学家已发现反氢原子。推测出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A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电子构成B由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构成C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D由一个质子和一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9、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下列推理

4、正确的是()A化合反应的生成物只有一种,所以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B同种元素的粒子质子数相同,所以含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C有机化合物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化合物D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的溶液一定显酸性10、下列试剂瓶应有标志的是()A氯化钠B蒸馏水C浓硫酸D葡萄糖11、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其主要原因是()A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B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C金刚石、石墨和C60由不同种原子构成D金刚石、石墨和C60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12、化学符号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对所示化学符

5、号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是()Ne Mg Mg2+ H2O2A都表示一个分子B表示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C表示H2O2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D和属于同种元素,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13、推理是化学常用的学习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金属能导电,所以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金属B构成过氧化氢和水的分子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一定不同C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所以均一的、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D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14、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B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

6、铁15、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A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则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则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16、下图为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B图中 n的值为10C钠在反应中易失去电子D钠元素位于第三周期17、关于质量守恒定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煤燃烧化为灰烬,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24g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0g氧化镁,实际消耗空气的质量为16g;C无数实验证明化学

7、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D质量守恒定律只适合于有气体或固体生成的化学反应。18、在一定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溶液中加入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如果滤液显蓝色,则滤渣一定没有CuB如果滤渣只含一种金属,滤液中的溶质可能含有三种C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滤液中的溶质可能含有两种D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一定含有Ag和Cu19、化学仪器对应的名称书写正确的()A长劲漏斗B量桶C坩埚钳D椎形瓶20、河水净化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步骤可出去难溶性杂质BX试剂可以是活性炭C步骤可杀菌消毒D净化后的水是纯净物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

8、2分)1、取用药品应注意操作规范。(1)取用粉末状固体时,先使试管_,用_把药品送至试管底部,再直立试管。(2)某同学向量筒倾倒液体时的操作如图,纠正其中的两处错误:_,_。2、已知如图A、B、C三种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依次为:(1)当A、B为原子结构示意图时,X=_;Y=_;(2)当A为离子结构示意图时,若该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时,则其离子符号为_,若该离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时,则其离子符号为_。(3)C表示的是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填“阳离子”、“阴离子”或“原子”);该元素与B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该化合物是由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3、近年比较流行的“自热火锅”

9、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自热火锅”主要由料包和发热包(主要成分为生石灰、焙烧硅藻土、活性炭、铁粉、铝粉、碳酸钠等)组成,食用方法如图所示。请回答:(1)发热包发热的原理是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生石灰的化学式为_。(2)焙烧硅藻土、活性炭都有_的结构,能起到吸附作用。(3)“自热火锅”的内、外盒由聚丙烯塑料材质制成,随意丢弃会带来_问题,聚丙烯塑料属于_(填字母)。A金属材料 B有机合成材料 C复合材料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为比较相同浓度的FeCl3溶液和CuSO4溶液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1)请写出H2O2分解的符号表达式_。(定性研究)

10、(2)如图甲,可通过观察_来定性比较两者的催化效果。此时对比实验应控制的相同条件是_(定量研究)(3)如图乙,要定量比较两者的催化效果,可测量生成等体积气体所需的_。实验前必须要做的是_。2、用下图实验装置验证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的产物(固定装置省略、装置气密性良好)。A 处玻璃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B 中固体由黑变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说明一氧化碳有_性。有关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_(选填编号)。a. A 中消耗的碳粉的物质的量等于 B 中消耗的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b. C 的作用是收集剩余的一氧化碳c. 点燃 e 处,火焰呈淡蓝色d. B 处玻璃管中固体减少的质量等于消耗的氧化铜中氧元素

11、的质量上图实验装置设计还不能完全证明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的产物,请说明理由_。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1、取CaCl2和CaCO3的混合物12.5g于烧杯中,向其中滴加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请加稀盐酸的质量与产生气体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求:(1)混合物CaCO3中的质量为_;(2)稀盐酸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2、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20g加入试管中,加热。待完全反应后,将试管冷却、称量。试管内固体物质为15.2g。计算:(1)反应生成的氧气质量为_g。(2)列式计算

12、原固体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C2、D3、C4、B5、C6、A7、B8、C9、D10、C11、D12、B13、B14、B15、B16、B17、C18、B19、C20、D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1、倾斜 药匙或纸槽 把瓶塞倒放 手持量筒,使量筒倾斜2、10 1 Mg2+ F- 阴离子 NaCl 离子3、CaO 疏松多孔 白色污染 B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 气泡产生的快慢(或剧烈程度) 等量等浓度的H2O2溶液、等量的FeCl3和CuSO4溶液、相同的容器等 时间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CO2+C2CO 红 CO+CuOCu+CO2 还原 cd 未参与反应的 CO2 也能使 D 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此不能验证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产生的 CO2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1、10g 7.3% 12.6% 2、(1)4.8g;(2)12.25g10 /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